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小学自然第七册第十三课《磁铁》 ,主要是要求同学们认识磁铁的种类和它的性质 ,通过实验学生自己发现磁铁的性质 ,这是本课的重点。为了突出本课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 利用实验 ,导入新课讲述新课时 ,我做了个小小实验 :即在纸板中心 ,画了一个钉子 ,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铁钥匙往画着的钉子上挂去。这样来导入本课教学的主题。学生都睁大眼睛看着。心想画钉能挂钥匙吗 ?钥匙肯定会掉下来。可是 ,钥匙竟稳稳当当地挂在画钉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同学们都急于了解…  相似文献   

2.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正处于发展阶段,并且持续时间较短,而无意注意却常常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遵循儿童的注意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在教“比例的意义”时,我用生活事例引入新课,唤起儿童的注意,激发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3.
磁铁(一)一、问题情景。教师用磁铁挂图片,但是挂不住。师:怎么挂不上?生:纸太重,磁铁太小。生:因为不是铁做的。生:如果纸是铁做的,才能吸上。生:墙比磁铁重。二、教师设疑。师:我们用磁铁能做什么?我认为磁铁能怎样?我做实验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们观察到什么?问题写在记录纸上,让孩子把记录纸粘于自己的观察记录本,然后根据问题将答案写上。【反思】将大的任务切割成若干个小问题,这体现了法国老师指导的策略性。在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感到没有方向或无所适从时,就更需要教师的指导。三、实验操作。教师发实验材料:木头、4块磁铁、钉子。学生分…  相似文献   

4.
运用投影仪进行磁力线演示,具体作法是:在投影仪的水平镜面上放置一稍大的平板透明玻璃,先用手撒一层铁屑,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显示了铁屑杂乱无章的排列,然后用手轻轻水平托起玻璃,把条形磁铁(或蹄形磁铁、同名磁极磁铁、异名磁极磁铁)放入玻璃板下,再轻轻振动玻璃板,这样铁屑在磁场中由于受到磁场  相似文献   

5.
1 利用投影仪进行地球自转演示实验  在进行地球自转演示实验时 ,用手电筒光照射地球仪 ,因手电筒光线较弱 ,照射范围狭窄 ,学生不易明显看出地球仪上明暗两部分。为了克服这一弱点 ,我把手电筒改换成了投影仪 ,事先我准备一张与投影仪台面大小一样的纸板 ,中间开一个适当的正方形 ,让投影仪射出的光通过反光镜后刚好比地球仪大一些。实验时 ,打开投影仪 ,让反光镜把光直接照射到地球仪上 ,这时地球仪上就清晰地出现了明暗两部分 ,我问学生 :光代表什么 ?地球仪上明暗两部分又代表什么 ?使学生明白光代表太阳光 ,地球仪上明暗两部分分别…  相似文献   

6.
以教学班为单位上科技活动课,这种课本身就必须“很好玩”,于是我就给二年级设计了《磁铁游戏》这一活动,注意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做文章。演示“游戏”,激起兴趣。一上课,我首先给学生做了一个“磁控帆船移动”的游戏,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当他们知道这是磁铁的魔力时,都急不可待地拿起磁铁自己摆弄。围绕目的,引导兴趣。科技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活动,但老师围绕活动目的适时引导也是必要的。学生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将投影仪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有利于教改的顺利进行,充分显示了投影仪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现就投影仪在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及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简述如下: 一、投影仪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以“投影仪教学”代替“黑板教学” 投影仪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心理学认为:“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新东西更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1 利用投影仪进行地球自转演示实验 在进行地球自转演示实验时,用手电筒光照射地球仪,因手电筒光线较弱,照射范围狭窄,学生不易明显看出地球仪上明暗两部分.为了克服这一弱点,我把手电筒改换成了投影仪,事先我准备一张与投影仪台面大小一样的纸板,中间开一个适当的正方形,让投影仪射出的光通过反光镜后刚好比地球仪大一些.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太小,他们的注意力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而且极不稳定,持续的时间短.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形式吸引儿童的无意注意,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学生对教材的感知、思考或识记都有赖于注意。注意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如果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学习效果必然不佳,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学生的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无意注意规律小学生占优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这种无意注意主要是在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课尽量上得生动活泼,以吸引学生注意。如讲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先请学生各自将课前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大量的集中识字,学生常会感到单调,枯燥无味,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我们在识字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趣味教学把儿童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课堂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最佳学习状态,帮助儿童理解、记忆汉字。  相似文献   

12.
利用投影仪光源强、能放大的特点 ,可以增大教材中演示实验的可视度。例 1 :《物理》第一册P93 页 ,实验《光的色散》图 6~ 2 6。这个实验往往需要在室外强阳光下进行 ,若在室内我们用投影光源代替太阳光 ,将此实验这样改进 :将投影仪打开 ,让光线射到屏幕上 ,然后手持三棱镜 ,将三棱镜的一个棱与投影仪的载物玻璃正中接触 ,我们在屏幕上能清晰地看到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束。例 2 :《物理》第二册《电和磁》P15 1页实验。改进 :将玻璃板上均匀撒上铁屑 ,把条形磁铁放在投影仪的玻璃上 ,然后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铁上 ,打开投影仪 ,轻敲玻璃…  相似文献   

13.
电化教学的实践证明:适当地采用电教手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我备课时认真考虑课文内容,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设计和使用电化教具。儿童注意不稳定,无意注意占优势,教具设计要新颖生动,使用要讲究方法。我们知道,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客体的指向和集中。人在注意某种事物时,大脑皮层上就会形成一个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优势兴奋中心的兴奋性越强。则注意就越集中。趣味性强的事物最能引起低年级学生的注意。根据儿童这样的心理特点,备课时,我既构思教具的设计,又考虑使用的方法。小语第一册基础训练2第一题看图写字,课本上是一幅图,我在备课时,把它设计成复合式的幻灯片(由我校马老师精心绘制),同时,对鸟、马、  相似文献   

14.
顾长明 《师道》2010,(1):28-28
这是我做兼职自然教师时上的一节课。实验室里,我给五(1)班的学生上《磁铁》一课,把磁铁实验盒分发给同学们,同学们像往常一样熟练地打开实验盒,把各种形状的磁铁取出来。同学们拿到磁铁后兴趣盎然,如获至宝,按照我提出的要求开展自行探究,了解了各种形状磁铁的名称,磁铁有南北两极,磁铁的同极相互接近时相互排斥,异极相互接近时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15.
我平时应用注意规律来改进语文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利用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做到聚精会神,需要借助于无意注意将学生的心理集中、指向到具有吸引力的事物上。比如我教李白的诗歌,上课时先给学生讲几个小故事,从教学目的看,选择这几个小故事是为了勾勒一下李白所处的时代和他不事权贵  相似文献   

16.
在生物实验课上,我无意将玻璃切片放在打开的投影仪上,玻片被投在幕布上,并且被放大了许多。当时我就想,能不能增大投影的放大倍数,使玻片能清晰地投在幕布上,让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呢?这样既提高了普通投影仪的功能,也使上生物课方便多了。我先用一些显微镜头和放大镜,在投影仪  相似文献   

17.
一是有效时间利用法。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在3岁儿童身上只能保持5分钟左右,4—5岁儿童10分钟左右,6—7岁儿童15分钟左右,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家长可把所要教给孩子的知识,在孩子的注意能够保持的有效时间内进行讲述,这样  相似文献   

18.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到“我要学”,提高教学质量。从心理学上分析,学习兴趣的表现是学生的注意保持在教学上。普通心理学把注意分为三种: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划分的根据是保持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  相似文献   

19.
教育心理学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就是人们有意识地对某件事物保持的注意力,无意注意就是指事先无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会被某种事物吸引,从而将注意力从一件事物上转移到另外的事物上。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正在认真地听教师讲课(这属于有意注意),这时,突然有某个学生打了一个嗝,同学们就会把注意力不自觉地转移到这突如其来的事件上,这就属于无意注意。引起这种注意力转移的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从客观因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他们不会主动确立目的。因此,在上课前他们注意力一般不会马上转入课堂,课堂教学前的导入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怎样开好这个头呢?一、引趣导入,兴趣盎然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认知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刺激物只要是新异的,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如,在教学《画风》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学生一听猜谜语,立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