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勇 《体育教学》2012,(7):59-60
一、指导思想本教学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掌握跨越式跳高技能学习为主要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将跨越式跳高中两腿相继过竿的技术有机地渗入到各种活动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及弹跳能力,并让其  相似文献   

2.
俯卧式跳高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运动项目。由于它的技术较难掌握,所以教法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过斜杆是普遍被采用的并且是较为有效的教法之一,目前所采用的均是近端高、远端低的横杆,笔者也多年采用过,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并逐渐发现它有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3.
第一个任务:学习和掌握最后两步助跑和起跳技术一、利用支撑竿做原地迈步(上一步)放踏跳腿的练习。两脚前后开立,摆动腿在前,重心落在后脚,同侧臂持竿(比肩稍高)放于脚掌侧前方20—30厘米处(图一)。当摆动腿向前跪膝时,起跳腿向正前方迈步,用脚跟先触地。  相似文献   

4.
俯卧式跳高有比较长的历史,在国内、外有各种练习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练习方法大都是从训练方面着眼,而与教学特点结合的不够紧密。所谓教学特点:就是有规定的教学时数,教学对象有较多的人数(15—45人),有限制的场地与器材。学生还必须掌握较完整的技术,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并达到大纲规定的考核标准。另外体育院、系的学生通过学习还应具有较好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跳高是越过垂直障碍的运动项目.目前中学体育教学大都是一、二年级学习跨越式,三年级以后学习俯卧式.跨越式较简单,这里重点介绍俯卧式的教法.俯卧式跳高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几部份动作组成,是一个完整体.教学中,应采取完整技术教学为主,完整与分解技术相结合的循序渐进的方法,酌情进行辅助练习和发展弹跳力的练习.为了更好地开展跳高教学活动,首先把俯卧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加以简单叙述.助跑一是为获得一定的水平速度,为有力的起跳和顺利地过杆创造条件.助跑的距离一般为6-8步或7-9步,助跑的方向与横杆垂直面所成角度约为25°-45°.因起跳脚各有不同,用左脚起跳的人,助跑是从横杆左侧助跑,用右脚起跳则反之.  相似文献   

6.
<正> 俯卧式跳高是中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俯卧式跳高的技术比较复杂,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农村中学教授这一教材会碰到一些困难。下面就如何克服困难,谈几点体会: (一)准备活动要充分农村中学多数只有沙坑,学生在沙坑中练习,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因此,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特别是腕、肘、踝关节一定要充分活动开。另外,还要把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向学生讲明,多做一些关节柔韧操。 (二)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俯卧式跳高常规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还没有海绵包设备。因此,体育系学生除了掌握“海绵包技术”,还必须掌握“沙坑技术”。我院体育系80年级的女生班共有35人,是由田径、篮球、排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不同专项学生所组成的混合班。其中田径专项的学生14人。其它项目21人,都没有学过俯卧式跳高。通过16学时的教学,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技评成绩全部在优良以上,其中优秀的29人,占全班人数的83%,良好6人,占全班人数的17%。下面是我在该女生班(沙坑设备下),进行俯卧式跳高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根据女生的特点,采用多启发、多鼓励的教学手段针对女生胆子小、怕脏、怕摔等心理  相似文献   

8.
根据学生在俯卧式跳高中所犯的错误,本人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一、用松紧绳代替横杆,消除学生思想上怕碰落横杆的负担。二、在技术上采取相应的练习方法,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1)上一步起跳练习:让学生站在横杆或绳的一侧,约一米左右的距离,踏跳腿上一步起跳,起跳后用起跳腿落地,落地点距横杆(绳)约50至80厘米左右。要求:摆动腿尽量上摆(超过高约一米左右的横杆的高度),同时要求起跳腿蹬直跳起来。反复练习,使学生体会摆动腿上摆和起跳的技术。(2)用2~4步助跑做起跳练习。要求同上。(3)用…  相似文献   

9.
背越式跳高越来越引起了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兴趣。实践证明,背越式跳高是一种优越的姿式,成绩的提高比较显著,尤其是对初、中级的运动员,采用这种跳高姿式成绩提高更快。但目前普遍都重视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起跳动作的研究,因为助跑和起跳是跳高技术的重点和关键动作,是整个技术的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环节,但如果忽视了其次要方面,也决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过竿动作,若处理不好,也会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发挥,故籍此谈谈个人的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器械设计将一根长2.5米以上的木杆或竹杆捆绑在两棵树上或其它立柱上,木杆离地面高1米左右,落地区放海绵包或海绵垫子。二、过杆的技术要领起跳腾空后,摆动腿前伸并内旋,同侧臂配合做前伸内旋,右肩内扣,身体转向横杆。起跳腿蹬离地面后,小腿向后折叠,屈膝外翻,此时人体在杆上成俯卧姿势,随着摆动腿继续前伸内旋,起跳腿继续向后上提拉外展,使身体继续绕横杆转动,最后以背部落在海绵包或  相似文献   

11.
跨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是中小学跳跃教材规定的主要项目。由于当前多数中小学和农村不具备海棉包,无条件学习背越式跳高技术,所以,体育学院和师范院校体育系的师生须教与学好俯卧式跳高。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教法:  相似文献   

12.
一、矮子赛跑俯卧式跳高助跑的后半段要求低重心跑,小腿前伸使肌肉做退让性工作,既要保持速度,又要顺利完成起跳所必需的制动。俯卧式跳高的低重心助跑要求上体保持正直,双臂自然摆动,支撑腿充分后蹬,动作幅度大而快速,后蹬角度小,采用“滚动式”的足掌落地方式,这种跑动姿势称之为“矮子步”。按照“矮子步”的动作要求,可以依次进行走、慢跑、中速跑、快速跑等逐步加快速度的比赛,用以熟练助跑技术。二、触高比赛俯卧式跳高起跳时,要求起跳腿的起跳蹬伸、摆动腿的直腿摆动和双臂的上摆突停三者要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起跳…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客观定量地评定背越式空中技术的合理程度,这是背越式跳高教学与训练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自从美国的杰姆斯·G提出H=H_1+H_2-H_3公式之后,人们习惯于用H_3(重心最高点至横竿的距离)值来评定过竿技术。虽然良好的过竿技术能使运动员在H_3值较小时也能越过横竿,可是,运动员腾空后处于无支撑状态,任凭过竿技术如何好,也不可能改变H_3的值。另外,由于过竿余量的存在,用H_3值来评定背越式的过竿技术,实际上有很大  相似文献   

14.
在跳高比赛中,有些采用背越式姿式的运动员往往出现起跳时倒体过早,过竿时身体僵硬、反弓不明显或小腿碰落横竿等技术缺陷。如能充分注意头部姿势——起跳时向上顶头,当肩越过横杆时充分仰头,臀部过竿后及时低头,则可使上述现象大大减少,并能更好地掌握过竿技术,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起跳时顶头,是指在起跳瞬间,身体由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双人徒手模仿练习 1.做法:练习者放脚、摆腿,同伴接住摆动脚,练习者相随同伴向前下方拧旋脚尖,做伸旋动作,同时,向前伸旋右臂成俯卧姿势。然后同伴向下推压摆动腿,与此同时,收屈起跳腿,同时同伴帮助抱腰外翻(如图1)。 2.注意:动作较复杂,可先分解,后再连起来做。  相似文献   

16.
<正> 决定跳高高度的三大要素是助跑、起跳和过竿。助跑和起跳都是为过竿服务的。如果助跑和起跳都完成得很好,但过竿技术不符合要求,也难以跳出理想的成绩。而且错误的过竿动作定型后,还有阻于今后提高成绩。因此,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之有效的过竿技术,是跳高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背越式跳高尤为如此。背越式跳高的过竿技术,对于初学者可以分三个阶段来完成启蒙教学。一、有关肌肉的感觉阶段主要使初学者体会有关肌肉的感觉,发展局部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教法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鉴了在普通教育领域内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掌握学习策略”教学法的理论与方法,结合班级群体教学实际,编写了具有启发性目标定向、评价并能及时反馈-矫正的俯卧式跳高教学程序,并成功地进行了两轮教学实验,为提高多数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学生积极性,更快地掌握正确技术动作,改革田径普修教学提供新的途径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其它学科的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讲授、演示,通过学生的听觉、视觉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体育教学除了运用讲解、示范等方法外,还大量使用了各种练习方法,所以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动作的信息一般有两个信息源,一个是来自身体以外的教师讲解、  相似文献   

19.
<正> 俯卧式跳高是各种跳高姿势中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一种,它曾经是五、六十年代最先进的跳高技术。许多运动员采用这一姿势创造了大量的优异成绩。 一、动作要领 1.助跑 俯卧式的助跑是从起跳腿靠近横杆的一侧开始,跑进路线与横杆夹角成30度左右,一般是跑6到8步,整个助跑应严格控制在助跑线上。 助跑前段要自然、放松、快速,动作幅度逐渐加大。助跑后段的特  相似文献   

20.
<正> 俯卧式跳高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俯卧式跳高完整技术练习教学中,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多余动作,我采取了以下的辅助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起跳练习:三步或更多步助跑起跳,摆动腿摆起触及悬挂的标志物。目的是加强起跳时的向上跳起和摆动腿的上摆。二、过斜杆:三步或更多步助跑做过一边高一边低的斜杆(可用皮筋代替横杆)。目的是体会整个动作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和过杆的身体的空间位置感。三、跳箱练习:站在跳箱(二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