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乐记》“和而不同”哲学思维的历史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是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理念,“和而不同”是《乐记》音乐美学理论阐述中多次出现的基本思想。本文结合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哲学理论的学习,从新的思想高度分析《乐记》中。和”的含义及其哲学价值,指出这一重要美学思想不仅在音乐艺术中产生重要作用,也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这一族称虽是近代在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已存在了几千年。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刻表明:中华民族的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历史选择,56个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内聚力,存在着生存发展共性,是一个荣辱与共、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历史文化变迁为视角来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以此来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彼此关系,通过先秦华夏民族与华夏文明圈的出现、秦汉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唐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明清“大一统”疆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四个阶段民族互动与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论述,可见从中国古代社会开始的各民族之间的共同体意识,已经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也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龙图腾符号多元一体的本质属性进行了剖析,随后通过历时性的推演,讨论了不同文化空间和时间的中华民族对于龙图腾"默契"的崇拜和认同感。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导出我们应以龙图腾这一中华文化精髓为契机,打造多元一体语境的中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5.
邓琼飞  覃雪华 《现代语文》2007,(10):123-124
中华民族多元一条格局,对促成中华文化的多元性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神话的起源、形成、展演在这种格局影响之下有着多元一体性、系统性等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用中庸的眼光来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主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剧中人物喜欢走极端,不能够找到最为正确的中间道路,他们的壮举虽然轰轰烈烈,却是难而易的短暂行为,难以具有持续性,戏剧的冲突违背了和而不同的原则,必然付出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7.
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为依据,分析探讨藏汉双语教育的意义,解读多元文化与藏汉双语教育的关系;在对藏汉双语教育现状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藏汉双语教育路向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多元一体——论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经验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和民族文化的问题是当代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的热点问题,而一与多、统一性(共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关键问题,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包含着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源,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与多的统一、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即是一个多元一体结构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的这种多元一体的结构,在云南表现得最为明显和典型,由此,总结云南民族如何形成多元一体结构的历史经验,对于认识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进而认识当代民族与文化的世界性问题,都具有重要而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在我国负有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是我国的国情,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视角分析人教版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发现该教科书立足于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及文化认同的一体,展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存在汉族文化视角为主,缺乏中华民族多元起源与融合发展的描述。《品德与社会》应在更高水平的"现代中华民族文化"上构建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10.
沙建华 《江苏教育》2015,(11):63-66
"合·和"一体是人生当烙的文化底色。"合而不独"是做人必需的道德本色,要求全体师生养成"在集体中并为了集体"的行为素养和行为模式,让每一个人在基本素养上首先成为班级和学校集体的、大众的、具有社会正能量的人。"和而不同"是做人必然的个性特色,要求全体师生在"合而不独"的基础上养成"和谐共生、张扬个性"的行为素养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寻实现中国梦,渊源于中华先人追求进步的复兴梦想,先人梦想犹如绵延泉源,后人梦想则是汹涌奔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穿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寻实现中国梦历程的主题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以往几代先进中国人努力的基础上,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彻底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始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追寻实现中国梦,必然体现为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依归的伟大实践,不仅有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而且有着走中国道路、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的产生,有其文化的本质因素,即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形成的包容、改造和创新的文化基因以及民族特色。通过第一次碰撞即儒学与佛教的交流碰撞,形成了理学;通过第二次交流碰撞即与西方文化,包括基督教文化、资产阶级文化、马克思主义等文化的交流碰撞,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次文化碰撞及其结果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历史的必然。碰撞所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及其过程表明。一个民族只有在交流、碰撞甚至冲突中,始终保持本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独立性,并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创新,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3.
以德治国是儒家伦理型政治的一项重要传统,它虽然不乏科学合理之处,但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毛泽东的治国实践就是对其最有力的验证。21世纪的以德治国就是在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提出和加以实施,并与依法治国并行不悖的;实施以德治国应主要从加强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她一定能够率领全国人民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因为我们具备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的历史基垫,即:20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两次历史性巨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丰厚基础,坚强有力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确立、稳固及顺利交接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保证,作为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执政经验的最高概括的“三个代表”是实现民族复兴最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对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与史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引导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出,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经过30多年的探索,唯物史观又使人们认识到中国所处的时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依据唯物吏观,总结历史,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历史、史学互动,推动了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的基础就是唯物史观。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已成为中华民族之共识,这将为唯物史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与史书编纂,将会在10个方面主导中国史学的未来发展,即历史编纂、理论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历史研究、地方志及《中华一统志》纂修、中国史学融入国际学术、世界公众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史料整理及数字化、史学研究方法的新突破、新学科的兴起、唯物史观的新阐释与史学的自觉反省。  相似文献   

16.
和合学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科学,它与唯物辩证法相关联,因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实质上还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包括辩证发展的文化.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科学理解和正确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加强对和合思想的研究和推广,是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7.
"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据着突出的位置。"和"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体现的。"和"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宝贵遗产,符合事物辩证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的目的就是要协调关系,避免激化矛盾,使对立面之间在不违背根本原则的前提下,相互包容,协调共进。弘扬"和"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是在倡导"和为贵"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和"的思想还将发挥其特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的必要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要性主要是:党情、国情、世情的发展变化,理论发展的整合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呼唤,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斯本格勒是二十世纪初欧洲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影响巨大的历史理论虽有深刻揭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积极意义,但也表现出全盘否定资本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成为近代以来德国学术思想界代表消极和反动方面的主要人物之一,这对二十世纪上半期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并由此使德国民族陷入独裁和战争的巨大历史悲剧,在思想和理论上有着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梦。在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中国梦"逐渐上升为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共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明确了"中国梦"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