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量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藏语系的一大特点,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色彩性与形象性。由于量词研究起步较晚,在海内外的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教学长期处于不受重视的尴尬处境,导致不少留学生在高级阶段仍错用、误用量词。越南学生名量词"个"和"只"的泛化和量词遗漏使用都与其母语知识迁移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量词进行了全面标注。对于学界有争议的"临时量词"、"准量词"、"自主量词",第五版的修订者做出了相应的处理,"临时量词"、"准量词"在《现汉》中不作为量词收录,而"自主量词"则处理为量词,予以收录。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汉语中集合名词不能受个体量词修饰,本文的事实表明,一部分集合名词可以受个体量词修饰,甚至其中的"可分集合名词"也可以用"一+个体量词"来计数,据此可以对汉语集合名词进行再分类:能个体化的集合名词与不能个体化的集合名词,这也反映了汉语集合名词的一个语法特点。集合名词的这个特点,在汉语本体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4.
顾文婷  肖飞 《语文知识》2013,(4):142-143
汉语中的量词种类繁多、用法复杂,这既是汉语的特点,也是其难点。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其中人体器官名量词进行了探索,以"头"、"口"为例,通过分类与分析,对其特点及用法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5.
量词的大量使用,是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个难题,因此,考察量词之间的差别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名量词"个、名、位"的源流谈起,并以现当代一百余本著名的作品及国内一千余篇权威新闻报道为语料,对指称人的量词"个、名、位"进行全方位地整理与归纳,旨在考察它们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区别,从而使量词的使用更加明细化、正规化。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的量词特别丰富,是非汉藏语系的语言不能比拟的重要特点之一①。本文拟简单介绍中土文献中的量词"段"修饰"布帛"的用法。  相似文献   

7.
"年""月""日""天"作为计时动量词从先秦时期开始使用("天"始于唐朝),其后在用法和使用范围上不断扩大,所搭配的动词也有所变化,最终发展为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四个计时动量词。研究计时动量词对汉语学习、应用以及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汉语的量词使用存在着复旧与趋新两种现象。趋新一般表现为新的量词产生或者原有量词扩大使用范围。本文着眼于另外一种趋新现象,即:一种新的数量结构与动词的组合关系。"~只装(入)"类结构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我们分析了这一结构的语域分布、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记录了当代汉语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汉语量词反映了汉民族认知范畴化的过程。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能充分解释量词对名词的选择作用。选用什么样的量词应该是以某类事物在认知上显著的"原型"作为根据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纯粹取决于客观事物的维数比例或多少。家族相似性及完形感知理论能够较好地阐明"一量多名"和"一名多量"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刘群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2):64-67
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襄樊方言有自己的量词系统。有的量词是襄樊方言独有的;有的量词在语音形式、语义内涵以及语法搭配上,方言和普通话并不完全一致。通过对这些特殊量词的客观描写,可以大致总结出襄樊方言特殊量词的三个特点:一是襄樊方言的量词带有特殊的后缀——"子"、"儿";二是襄樊方言的特殊量词具有一定的修辞作用;三是襄樊方言的特殊量词具有一定的具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朱子语类辑略》中的“般”只有量词词性,“一般”在还没有固化为一个词时是数量短语,在已经固化为一个词时是助词或形容词。由此窥见现代汉语中的“般”和“一般”既继承了近代汉语中的用法,又在语言的发展中有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所"是一个复杂的词,至今学者们对其看法仍不统一。王力先生认为"所"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而在现汉中,"所"则被界定为一个助词。从古至今"所"字的用法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或沿袭或改变。本文试图探究现代汉语助词"所"的用法,并通过古今对比分析出其用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了晚唐五代至宋时期的八种口语化程度比较高的文献,对"他人""旁人""别人"的用法进行了穷尽式调查,并结合它们在上古、中古时期及现代汉语方言中的用法,考察了它们在近代汉语初期的替换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表达"教师"含义的词汇很多,如师氏、保氏、师、师儒、师傅、先生、夫子、老师、博士、教授、助教、教谕、西席、讲师、教习、教员等等。但现代汉语的通称"教师"一词,却成型确定较晚,经历了从"师氏"到"教师"的漫长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等”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列举,是一个助词,它是古汉语中的动词“等”经过引申发展并进一步虚化而来。“等”的本义是“比照标准样子做出同样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引申发展出副词和名词的用法。助词“等”是由名词“等”虚化而来的,其虚化的句法条件是用在代词、名词后表示“一类人、一类事物”或用于列举,仅表其多,由于高频出现,“等”的名词词汇义逐渐磨损,语义力量逐渐减弱,变成只表“列举”的列举助词。  相似文献   

16.
汉语和泰语中的量词都比较丰富,个体量词也较多,有的量词用法相同,有的量词用法不相同。如,人的量词的用法,汉语口语中和一般人的量词用"个",表示尊敬的人的量词用"位";而泰语中,一般人的量词用"■",表示受尊敬的人的量词和汉语中表示受尊敬的人量词的用法不相同,即数量上比汉语多,并且根据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行业来选择不同的量词。  相似文献   

17.
使动用法和意动法是文言文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大都习惯将其归入词类活用的范畴,其局限性在于缺乏理论依据,而且未能深刻和全面地揭示其内在规律。只有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才能全面廓清使动、意动及其相关用法的真实面貌。从共时的角度着重讨论两个层面,一是语法特征,二是语义关系;从历时的眼光来看,则应联系古今汉语的源流关系,探求其产生条件及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字和现行汉字是两个比较容易混同的文字学术语,对这两个术语的内涵和外延的准确理解,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认为,现代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用字,是记录现代汉语的字,既包括古今通用字,又包括现代汉语专用字。现行汉字的范围可狭、可广,但其核心成分应该是现今社会通用的、经过整理规范的汉字。  相似文献   

19.
"对"和"双"是两个可以计量人的定量量词。通过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的考察分析发现:由于搭配用法、称量范围、使用频率、音节限制和语用上的差异,"对"在计量表人NP时比"双"更为典型;"对"和"双"二者都注重凸显性别,但"对"比"双"相对凸显数量。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道德思想的创树,首以中国传统道德为基.对传统道德,孙中山采用“古为今用“的原则,赋予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以崭新内容.对西方道德文明,孙中山遵循“取法乎上“和“洋为中用“原则,对西方资产阶级道德理想─自由、平等、博爱学说作了合乎近代中国国情的全新阐释,初步形成了一个融古今中外于一体的近代道德体系.受时代的局限,孙中山道德思想也存在某些缺陷.但从孙中山变革道德这一总体精神来看,其道德思想对于今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某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仍具有一定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