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法律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集中体现,为众多学科所关注。通过详细梳理公正的内涵变化,探讨从基于"人"的公正,到基于制度的公正,最终发展为法律公正。再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介绍心理学关于法律公正的研究,以及提高公众对法律公正感知的方法。最后提出以心理学为切入点结合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法律公正研究及其本土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是有严格的法律程序的,遵循不告不理这一基本原则,任何其他法律规范都不得与之相抵触,否则是无效的.而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一司法解释却规定民事审判组织在审理案件时可以直接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本文试从其有效性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法理对此条司法解释进行检讨,并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3.
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中的重要方法.正确运用法律推理可以减少法官由于个人因素对法律适用的影响,从而较好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法律推理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之一,法律推理的独特属性是司法公正的内在保障.  相似文献   

4.
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中的重要方法。正确运用法律推理可以减少法官由于个人因素对法律适用的影响,从而较好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法律推理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之一,法律推理的独特属性是司法公正的内在保障。  相似文献   

5.
法律公正包括立法公正和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保障法律公正实现的关键环节.司法公正生成的条件影响着司法公正的生成和实现:司法公正生成的前提条件是立法公正;现实条件是合格的法院、独立的法院和无偏倚的法院;实现条件是法官这一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正是人类社会的司法理想,其实质是法律公正的现实化,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不过是法律确立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现实化形式。司法公正的价值定位应当以整体公正为归宿。法律则是司法公正的唯一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从短期来看,民情具有人情化、情绪化、盲从化等特点,但其判别标准的客观性却会随着事件的推移最终显示出来,并且在普遍受教育水平提高和现代信息技术造就下,民情表现得越来越理智化,最终趋于公正。民情公正的真正阻碍是用交易平等代替社会公正,关注本己的我们而忽略异己的他人。直面这些阻碍,能更有效地实现法律公正和社会公正。是以将民情公正纳入社会公正来考虑,在具体法律中践行民情公正,形成合理的追诉和补偿制度,并引导人们用正确的手段做正确的事情,关注可能的个人,有效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8.
政府采购法实施已经一年多了.它使我国历时六年的政府采购活动有了一定的法律保障,要想使政府采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高度的政府采购透明度是十分的必要。它不仅能规范政府采购运行、提高政府采购效率,而且是抵制腐败滋生、加强党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便结合几年来我国一些政府采购的经验和教训对加强政府采购透明度进行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严密而完善的证据法律制度是保障程序公正,进而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而现行法律关于证据的规定粗浅、疏漏,成为制约实现司法公正的“瓶颈”。因此制定统一的证据法,是保证司法公正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程序瑕疵是在保证主要事实明确、实体基本公正基础上的次要性程序违反,不会根本影响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实现,在法律后果上也不以无效或被撤销为必然。通过对一个程序争议的典型行政诉讼案例的分析,在论证程序正义的双重性价值的基础上,区别程序瑕疵和程序违法 (狭义 )的不同特征和法律后果,可使程序法在行政处罚中的适用更具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1.
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公平的争论,若从时序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公平问题,抽象的公平可以区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种。研究公平问题不能把这三个紧密相关的方面分割开来,而且事实上也很难分开研究。这三种公平,互相衔接,互相影响,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社会主义的公平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缺少其中一项都不是社会主义的公平观。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的内涵、价值选择及实现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价值理念是法律发挥作用的前提。公平正义的价值实现是司法的当然选择,法的运行的必然要求及实效的客观需要。司法中当事人正当诉求的忽视,法律工作者职业伦理的缺失,秩序价值的过分偏重,阻碍着公平正义价值的实现。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要尊重当事人的正当诉求,自觉维护法律职业伦理,保障正义与秩序价值的均衡。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公正的本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公正的本质与特征。教育公正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它是由教育系统内部公正与教育系统外部公正通过一定的制度形式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种伦理实在。教育系统外部公正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制度上的公正,而教育系统内部公正则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师生交往实践上的公正,衡量教育公正的标尺是个体发展上的公正。其中,学生个体的发展是教育系统内部公正与教育系统外部公正整合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平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国家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文章从中国传统的公平思想入手,深入挖掘造成公平困境现象的历史成因,以示公平是处在不公平当中的,公平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以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15.
刑事审判公正是对刑事司法活动的理性和理想要求,包括刑事程序公正和刑事结果公正,其核心是程序公正。影响我国刑事程序公正的原因包括审判独立没有得到真正实现,定期宣判等,应以相应对策解决。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满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世界会计计量整体的发展趋势。经历金融危机以后,这一计量模式的重塑将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波动产生加剧的影响,同时可以快速、客观地把公允价值的变动与市场行情的转变反映在上市企业的会计报表当中,让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7.
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使代际伦理的建构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反映代与代之间伦理关系的伦理形态,代际伦理的理解可以从两个向度把握,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其中代内公平是现实性问题,代际公平是理想性问题,二者在理论上实践中都有优先选择性问题.本文从代内公平优先于代际公平的角度论述了代际伦理的建构以及公平伦理诉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一直受到质疑,分析2007年以来服装、纺织、皮毛类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的实际情况,发现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的计量结果具有更大的预测价值,更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会计信息还是可靠的,未发现公允价值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但公允价值对债务重组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计量时,很可能是利润操纵的结果;同时发现在投资性房地产领域,回避公允价值。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我国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性问题作了分析,有利于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施行,使公允价值在我国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是通向和谐社会的桥梁;当前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已经在公众心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只有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才能够为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够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建立坚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作为商标侵权的一种抗辩事由,合理使用理论产生于美国1946年《兰哈姆法》的规定,成形于1992年"街边新仔"一案的判决。此后,在"海滩男孩"案的判决中,商标合理使用理论得到发展与完善。美国的立法与判例确立了两类商标合理使用,即"第一含义合理使用"与"第二含义合理使用",两者适用的对象不同、构成的要件不一。商标合理使用制度应当在我国《商标法》中予以确立,具体来说,首先要区分两类合理使用行为,然后再对其适用对象与构成要件分别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