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金陵大学推行电化教育30年系列述评之二,以大量的史实资料为依据,主要论述一所综合大学以前瞻性的目光率先倡导“教育电影化、电影教育化”,把电影引入教育教学之中,开创教育教学电影的编制与应用,成为我国早期电教软件编制与推广的中心基地,为中国电化教育的广泛开展、促进教育现代化开拓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电化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化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有7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学习西方国家先进教育的产物。70多年以来,电化教育事业历经坎坷,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在世纪之交,我国的申化教育何去何从,引人深思。我想就以与我国电化教育有关的问题谈以下几点看法。一、电化教育的“名”中国有句俗话“名不正则言不顺”,也许这就是人们格外关注电化教育这个“名”的缘故吧。我国的电化教育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开始萌芽,30年代中期定名之时起,就有不同的名称之争。当时由于有声电影的出现,西方国家已把运用幻灯、电影、无线电广播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统…  相似文献   

3.
电化教育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是由教育学、心理学、电子学以及文学艺术等相互渗透、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电化教育是建立在近代教育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论的基础上的。电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解释:“电化教育是一种利用幻灯、投影器、电影、电视机、录音、录像机、语言实验室、无线电广播、程序学习机和电子计算机等教学设备及其相应的教材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国家教委极为重视电化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开展情况,使得我国的电化教育即使在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电化教育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早期电化教育的起源及阶段的划分问题却存在很大分歧。我国早期电化教育起源于电影教育,并有着基于教育电影的大教育取向特点。早期电化教育萌芽于幻仙影戏公司,发轫于商务印书馆。20世纪20年代,其发展重心开始转向政府官营机构和提倡新学的大学。本研究以"血花剧社"电影部(最早的官营教育电影机构)、电影股、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上海大夏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及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为代表,梳理了它们在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呈现了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最后,结合对目前一些学者关于电化教育诞生与阶段划分观点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扩展电化教育概念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展电化教育概念的设想冯秀琪“电化教育”是在本世纪二、二十年代,随着西方的视听教育传入我国,当时的有识之士在综合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的基础上,独创的一个名词。它代表了当时先进的新兴教育的意思,其中“电化”是当时的“现代化”的集中体现,“电化教育”就是当...  相似文献   

6.
一、“电化教育”的概念“电化教育”一词是我国在本世纪30年代产生的。是当时为了将幻灯、电影、广播等先进技术手段用于教育活动所给予的一个总的名称。但从现在看,“电化教育”的内涵已大大发展了,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其中。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教育学科仍冠以“电化”一词,已不能准确地涵盖其内涵与外延。因此,近年来,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对“电化教育”这一名称进行修改的问题。尽管对“电化教育”这一名称有异议,但现在人们还在沿用或暂用,因此对什么是“电化教育”必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那…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教材(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出版于1934年的《电影教育实施法》进行深入解读,有了几点发现:《电影教育实施法》是我国较早的电化教育著作,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电化教育教材,具有相对完整的内容体系,蕴含超前的教育技术理念。  相似文献   

8.
1998年3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技术”这一新概念。这无疑给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从事电化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从媒体教学这个角度讨论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区别,提出了抓好“三件”建设;促进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过渡。 一、电化教育要向教育技术过渡 1.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我国的电化教育在1978年以后得到了长足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这三个面向中关键是教育的现代化。如同大家都知道的那样,教育现代化在我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电化教育。电化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设计,已经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要不要开展电化教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近年来我国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以不同形式,广泛地把各种电教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并已在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电化  相似文献   

10.
一、美国电化教育发展史美国电化教育运动的起源,通常许多人认为是以一九○四年的圣路易斯市的“教学仪器馆”运动为开端的。可是,也有不同的看法,如以近代的所谓利用电化手段的教育方法的观点,来理解现代电化教育的中心课题,就要把开始利用幻灯和电影进行教学,放在电化教育运动起源的位置上。在这里,不是单纯地探求美国电化教育运动的兴起,而是考察多种运动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1.
电教研究与工作指导的思路应有如下特点: 第一,把电化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成分和因素看待,根据教改需求确定课题,如“快乐教学中的电化教育”、“在创造性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三个面向”的核心是教育面向现代化,而开展电化教育则是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教师的基地。在全国第一次电化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对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电化教育,培养电教人才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及要求。会后全国高师院校电化教育工作得到蓬勃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电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的电化教育产生于20世纪初。那时,在新兴资产阶级“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一批怀着“教育救国”理想的有识之士远渡重洋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在欧美一些国家,他们开始接触到当时欧美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育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 192 2年金陵大学使用幻灯、电影教学至今 ,电化教育走过了 77年的辉煌历程。本文从“电化教育”的起名 ,到今天工作的开展 ,就其工作内容、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作了简要分析 ,并对今后的教育技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一词源于美国。人类教育技术的水平随教育的不断发展而提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教育技术各有特点。我国教育技术的前身是电化教育(笔者倾向于电化教育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易名为教育技术的说法),后改名教育技术。本文所讨论的我国的教育技术是从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电化教育”名称的提出开始的,不讨论古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电化教育(简称电教)在我国自诞生之日起即首先应用于社会领域。随着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社会电化教育(简称社会电教)领域逐渐形成并具有诸多中国特色。南国农的社会电教思想是中国社会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典型代表。该思想体系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社会电教概念的形成;二是社会电教的应用领域;三是社会电教中的“大电教”观;四是社会电教的服务对象;五是新教育理念中的社会电教。南国农于1987年首次提出“社会电教”的概念,标志着社会电教研究领域的正式确立与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电教领域得以不断拓展,主要包括农村电教、党员电教、企业电教、特殊教育电教和社区电教等。社会电教的施教对象、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范围、特性等方面都突破了学校教育的狭窄局限,体现出“大电教”的理念。南国农的社会电化教育思想为开展我国社会电化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为探讨我国社会电化教育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在走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急需掌握最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职工电化教育应该把镜头对准科技、对准企业、对准职工,摄制出更多更好的职工电教教材,教育职工、培训职工、鼓舞职工。职工电化教育有它独特的分类、拍摄方法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丁卫泽,高建华随着电化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电化教育的内涵和功能也在不断扩大。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电化教育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本文就“电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谈谈我们的认识。一、电化教育的特点决定了...  相似文献   

19.
百年之前的1915年,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之一)设立校园电影专用放映场地,每周播放电影和广播以教育学生和民众,开创了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先河,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教育技术起始年。在我国教育技术发端百年的今天,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南通大学合作共建的“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建成开馆。博物馆筹建于2012年,是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南通大学携手全国教育技术界同仁,本着“尊重历史、记载历史、传承历史”的原则,集全国之力合建共创而成。它是国内高校首个全景展示教育技术内涵与发展的专题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正当"电化教育"正式成为官方确定的包括电影教育与播音教育的专用术语,在全国普遍推广之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时期的电化教育首先承担了动员民众、唤起全民族"抗战救亡"的重任,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工作并得到了发展。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建立,为教育电影的生产增添了力量;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的卓越工作,为电影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学校电化教育和民众电化教育在抗战中和抗战胜利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解放区广播和电影机构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为新中国广播事业和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