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对于"吉哈德"有明确的解释和说明。而对之进行误读和曲解,才会导致"暴力"的观点和做法。文章从《古兰经》的文本解读入手,主要论述了真正的"吉哈德"是奋斗,而不是战争和暴力,更不是恐怖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来自今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的穆斯林移民开始进入美国,美国穆斯林移民群体肇始并延续至今。穆斯林移民群体在美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变化与演进,实为特定群体跨文明交往的个案。美国穆斯林移民既承载着伊斯兰文明的文化基因,又在整体上逐渐形成对美国的公民认同。在穆斯林移民与美国主流社会的交往进程中,文化差异、身份认同、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可能成为这一群体融入美国社会的负面因素,但经过交往与碰撞的过程,穆斯林移民整体上还是体现出社会参与增加的融合倾向。"9.11"事件的发生,对于美国穆斯林移民来说,既是冲击也是契机:一方面,恐怖袭击对美国社会的冲击让穆斯林移民与美国社会的融合难度增加;另一方面,美国穆斯林移民群体也再次明确了与美国社会主动沟通的重要性,增加了深入文明交往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乌兹别克大文豪纳沃伊的一生是笔耕不辍的一生,他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爱情长诗《法尔哈德和希琳》就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纳沃伊在这部长诗中刻画了一系列为爱迷狂的人物形象,尤其成功地塑造了法尔哈德,其爱情迷狂让人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先哲苏格拉底说过的那种“上苍的最大赐福”.  相似文献   

4.
1 0~1 2世纪的开罗因处于当代远距离贸易的要道,而成为国际化都市。按其信仰,可以将开罗人笼统地分成穆斯林、基督徒和犹太人三大群体。他们在相互交流、借鉴、调适和妥协的基础上,达到共生共存。这些群体的交流互动表现在语言、建筑和日常生活交往等方面。开罗人这200多年的历史表明,不同文明群体有可能在彼此尊重和承认差异的条件下共处共存。  相似文献   

5.
所谓"认同"是指自我在感情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其他对象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交往中的差异认知及其归属感。"认同"出现在交往比较中。自从人类有了交往,就必然遇到"认同"问题。先秦时期,思想家就开始思考"认同"这一哲学命题。孔子曾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说明不同素养的人对"认同"的态度和理解的差异。而在西方,认同是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衍生词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伯恩哈德与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奥地利当代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因犀利的语言风格及对祖国奥地利的嘲讽,被冠以“巢穴污染者”的称号。文章以伯恩哈德与耶利内克作品中的语言暴力书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表现形态、形成原因及背后的文化反思,发现这种语言作风格指向的是一种对自我精神的救赎。以语言暴力为视角,有利于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更具有重要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种独特的交往形态:幼儿与"物"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往(communication)常常被人们界定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往来与作用."人总是社会的人,不能没有‘交往行为',不能脱离各种交往关系,而必须生活于‘交往行为'的联系之内."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1]依据交往理论的前设,合理化的交往总是在作为主体的"人"之间以语言为中介来进行的,并通过对话,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一致".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群体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逐渐普及,网络交往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重要交往方式。在网络交往基础上形成的网络群体,是网络时代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现代人的本质、需要、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是,沉迷于线上的网络群体生活也容易使群体成员的发展出现新的片面性乃至异化,所以,处理好网络群体与现实群体之间的关系,增强人在网络面前的主体性是网络时代的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建筑师设计高楼大厦,政治家设计国家政策,软件工程师设计电脑代码,而我们的教青者应当设计影响未来的课程。 ——科罗拉多大学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吉哈德·费谢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光镜、透射电镜以及ANAE法和IGSS法对不同日龄的泰和鸡哈德氏腺进行显微、亚显微结构和组化、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泰和鸡哈德氏腺既是一外分泌腺,又是一以B淋巴细胞为主的外周淋巴器官.T,B淋巴细胞数量随日龄增长有所增加,至7日龄显蓄增多,14~88日龄较7日龄有所增高,但不显著,35日龄后则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每个人发表个人意见更为便捷,但网络媒体的开放特性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监管带来困难,引发一系列问题,需要综合治理。和传统媒体一样,网络媒体也应当担负社会责任,通过"把关人"的作用,正确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公序良俗和良好媒介生态的形成,保证社会健康发展。本文以"69圣战"作为案例,从社会责任角度,对网络媒体中的"把关人"及其社会责任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把“VP 过(动态助词)”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在“的”字短词、“把”字句、承接复句中的句法和语义功能。“VP 过”经常出现在“的”字短语中,构成“VP 过 的”,主要用来修饰NP,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代替整个偏正结构。“VP 过”可以构成“把”字句,以“VP 过”前后有附加成分为常见,但也有不带附加成分的用例。“VP 过1”经常出现在承接复句中,构成它后面的VP所表示的动作的时间参照点,而“VP 过2”没有这种用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全面概括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经验的“中国模式”也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对“中国模式”的探究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别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了几点自己的认识:“中国模式”的内涵;“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中国模式”面临的挑战;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法国学派视为“影响研究”学派,将“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等同起来。现在看来,“法国学派”的方法是“传播研究”而不是“影响研究”,我们有必要将“传播研究”从“影响研究”中剥离出来,将这两种不同形态的比较学研究加以明确的界定和区分。这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传播研究”的独特的方法论特征、它的意义和价值,使“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互有分工而又相互补充,使我们对比较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的划分更为科学化,在研究实践上也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回文是一种利用词汇大多相同,词序排列错综或相反,造成回环往复形式的修辞手法。回文有严式回文和宽式回文之分。恰当地运用回文一方面可产生回环往复之美,另一方面能含蓄精当地表达情思,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运用回文要求内容与形式契合自然,并力求简洁,讲究适度变化。了解回文旨在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回文艺术,并由此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比较”、「比较的」分别是汉语和日语中的程度副词,其功能是对程度加以比较。在比较事物时,以是否依据客观标准、主观标准,着眼于性质、状态的比较这方面,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在负面评价方面,“比较”和「比较的」的修饰范围不同,“比较”虽有一定的限度,但范围比「比较的」要大,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在程度和模糊量词方面,“比较”、「比较的」是允许和数量词共用的。在否定命题方面,“比较”多修饰形容词,但多修饰肯定形式,不太修饰否定形式;「比较的」除了肯定命题以外也可以参与否定命题,以比较肯定性程度和否定性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已经"和"了1"的隐现情况进行了考察,其隐现可分为四种情况:1、"已经"必不可少,"了1"可有可无;2、"已经"不可出现;"了1"必须出现;3、"已经"和"了1"可互相替代或共现,但表达的意义有所差别;4、"已经"往往与"了4"或语气词"是"配合出现,"了1"不可出现。  相似文献   

18.
“神韵”这个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是一个涵盖形而上和艺术的整体概念。审美主体对形而上之“道”的观照和对艺术本身的掌握是“神韵”的关键问题。而“道”本身以及艺术性则属于“气韵”的范畴,这是本文力图辨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夜"经常出现在海派的小说中,海派作家笔下的"夜"既具有其本身的内涵,同时也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夜"漫长而又短暂,"夜"里充满了情爱与欲望,"夜"是寂寞的痛苦,是对爱的渴望。海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苏青三人小说中的"夜"意象不仅具有深刻的内涵,还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施闰章号“愚山”,已为大家熟知。但“愚山”其号的由来及它的暗示涵义少为人关注。从中国人名、号特有的文化意蕴的视角;梦的暗示性启示;为人执着清廉,不谙权术的官品方面述解,其号有抱朴含真、执着儒道等暗示性意义。对理解施闰章的思想、官品有一定的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