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亲家庭对幼儿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家庭婚姻观念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离婚率的逐步上升,从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逐年增多。本文分析研究了家长的离异给孩子造成的种种负面影响,提出了单亲家庭中应采取教育策略,以此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适应单亲生活。  相似文献   

2.
余颖 《科学与文化》2011,(11):44-44
自从孩子的生活中开始有了一种叫“作业”的东西,家长的生活也变了…… 当下陪孩子写作业,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时是种极其普遍的现象。事实上,很多时候,家长是被老师“绑架”着陪做作业的。由此,有家长感慨:小学生家长还真的不好当。  相似文献   

3.
<正>暑假已经来临,广大家长的日常生活中又多了一项陪孩子玩的任务。炎炎夏日加上过分顽皮的孩子,这样的组合让许多家长头疼不已。在这段时间内,父母不仅需要督促孩子完成暑期作业,让孩子保持学习状态,还要换着花样陪孩子玩,最好还能在游玩之余有所收获。为了家长和孩子能共度快乐暑假,心理科医生奉上“锦囊妙计”,帮助家长们从容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相似文献   

4.
<正>寒假生活开始了,孩子们多了很多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光。这段漫长的假期,既让家长期待,也让家长有些焦虑。面对有抽动症状的孩子,假期里家长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减少或者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首先,假期让孩子在身心上尽可能保持忙碌的状态当抽动症儿童无事可做、百无聊赖时,有些孩子的抽动症状可能会加重。而规律的学习和生活,在一定时间里专注自己喜欢的脑力活动或者体育运动往往能帮助到一些孩子减轻他们的抽动症状。  相似文献   

5.
马婕 《科技风》2011,(4):200
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而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们意识到帮助和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幼儿工作者的责任。针对家庭中出现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的现象,事事包办代替,使孩子过于依赖家长,导致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生活中基本管理能力的掌握,为进入小学后独立生活、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生活、学习等一日活动,鼓励、引导孩子学习自我安排活动,自制规则,整理、管理自己及班级共同物品,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等,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位朋友说,最近有不少家长向他咨询为孩子购置房产的法律问题.现在我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家长们努力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让孩子吃好、穿好,如果手头还有点钱,就会考虑为孩子留点家产,其中房产是首选.这位朋友对那些家长颇为担忧,认为这样会滋长孩子享受金钱、享受财富的惰性,消磨孩子的进取精神,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孩子居多,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诉求大多侧重于文化知识的灌输,对幼儿生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足。如何提高农村家长对幼儿生活教育的认同度、重视度,加强家长在生活教育方面与幼儿园的配合度,是农村幼儿园生活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年一度孩子入园的时候了。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们是既惊喜又担心。因此,为入园后的孩子及时"把脉",引领孩子较快地适应集体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儿教育者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家庭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投资越来越多,上兴趣班、特长班样样都不想落下,但很多家长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事事包办代替,自理能力成了孩子独立性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本学期结合本班班级特色,我确立了"以儿歌指导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11.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他们除了喜欢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外,还对生活中的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充满了兴趣。在指导孩子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我往往从生活中最简单的小事入手,鼓励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而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他们总是认为孩子来幼儿园必须要学认字、学算术,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事情能够代劳就不需要孩子自己动手做。这样的想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12.
又是一年一度孩子入园的时候了。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们是既惊喜又担心。因此,为入园后的孩子及时"把脉",引领孩子较快地适应集体的学习与生活,是幼儿教育者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活自理能力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生活自理能力要注重超前培养,许多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孩子在家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在幼儿园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差距,即我们常说的"一个娃娃两个样"。其实,孩子在家习惯被照顾,而在集体活动中,特别是家园活动中,孩子们更愿意自己的"能干"一面展现给家长看。因此,善加利用各类家园活动,能够很好的巩固幼儿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子女好与坏,在于沟通和关怀。初为人父母、甚至大多数父母都会遇到"怎样与孩子沟通"这样一个难题。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没有两代人之间正常的心理沟通,就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要学会利用身边的景、物、社会生活等来促进与孩子心灵的交流,增进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从家庭进入到了大集体,也是孩子从"自由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开始。孩子讲面临着生活环境、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的重大挑战。这就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用心备战,让孩子较快地适应幼儿园这个"小社会"。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11,(9):60-61
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家长们每天要花很多时间陪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包括检查作业和默写等。80%以上的家长都为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即便如此,家长还是有操不完的心.因为孩子的成绩还是像温度计上的水银柱一样,忽高忽低,这让家长烦恼不已。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与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老师和家长们也了解到艺术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就要学习艺术。舞蹈就是艺术教育的一种,许多家长让孩子学习舞蹈,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有一门特长,提高自身的素质。本文主要讲了学前舞蹈教育的概念,学前舞蹈教育的重要作用,着重分析了我国学前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学前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袁娟 《科教文汇》2013,(30):140-140,143
现在的职校生是在家长批评、老师忽视的环境下长大的。要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就必须让他们树立自信,而老师、家长的赏识会起到促进作用。作为班主任,第一节班会我就告诉他们“你们本来就很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家校通”和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也赏识孩子,鼓励孩子。  相似文献   

19.
周洪平 《科教文汇》2008,(10):132-132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忽视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利用少年军校的优势开展一些锻炼可弥补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20.
开学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去上学,都会找个机会和老师谈谈孩子的情况。平时常听说不少家长和老师交流不顺畅,那么,家长如何适当地和老师沟通呢?让老师知道你对孩子的关心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韦志中认为,在开学初向老师介绍孩子的情况时,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印象,"我家孩子很优秀","这孩子和人相处不好",而应该尽量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