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精神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关乎公民素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国家认同感的生成需要以国家认同为核心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站在时代角度去把握立德树人的目标,定位时空角度去紧扣基础教育发展规律,立于实践角度去诠释爱国主义精神内涵.要通过时代、时空和实践三个维度反思新时代国家认同教育的现状、现实困...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是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趋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国防教育是以国防知识为基本内容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国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人们振奋民族精神,树立爱国主义观念.<国防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国防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同时,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何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探索出切实有效的大学生价值教育方法,将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洁 《林区教学》2022,(2):9-12
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所需。梳理科学家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时代价值。应以课堂为抓手,以教师为主导,以校园为载体,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进行"主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教育的重点,进行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进行公民道德和诚实守信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张跃 《文教资料》2020,(6):101-102
中华民族,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力量,肩负着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传播任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历史教育为切入点,分析与民族精神的整合关系,并从历史课程和文化传承两个层面,探索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三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具有真理性、事实性、先进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主要内容,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相似文献   

10.
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历史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的范围很广,但主要的教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这其中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这正如清代学者梁启超所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