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俞庆棠论民众社会教育内容 俞庆棠认为“广义的社会教育就是全民教育,以社会全体民众为对象”,“现在的民众教育,也可以说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民众教育的事业,有学校式的,就称为民众学校教育。社会式的,就称为民众社会教育。总之,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本文就其民众社会教育内容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理念的推广,历经学术自治倡“通识”、法典间控限“通识”、民主意识唤“通识”、政治理性促“通识”四个发展阶段,反映出地区不同利益集团意识形态在政治社会变迁中的不断博弈。蕴含于“通识教育”中的“辩驳”传统和批判性意识伴随在民众个人意识和社会民主意识的发展过程中,促使教育行政主管当局不断调整政策以满足学术自由和政治民主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当代审议民主理论家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审议修辞”模式并不符合今日民主政治的精神.然而,因为审议民主过于强调平等参与、理性对话等特质,在实践上,几乎仅能以“小众集会”的方式进行,与今日大众民主反而有很大差距.亚氏提供的政治修辞模式,则是大众民主中政治实然面的重要一环,不容忽视.此外,若让政治修辞教育成为公民教育的一环,除了培养更多的政治精英,能以适当且具说服力的言说方式,争取民众的认同,让民众可以做出较佳的判断;同时也可以增进民众对于政治人物言论的了解,不易被煽动或欺骗,有助于民主政治的稳定发展与巩固深化.  相似文献   

4.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饭圈”是网络空间生态的指向标,是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聚集地。近些年,“饭圈”乱象的出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挑战。加强“饭圈”生态治理,要发挥党的领导“主心骨”、网络空间“主阵地”、思政课堂“主渠道”、朋辈群体“主力军”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以期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道德素质和网络信息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云南教育》2008,(7):5-5
作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四项制度”的重要措施之一,“云南人民对教育满意度调查”网上投票活动于4月3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由省教育厅主办.旨在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倾听民众呼声,聚民众之智,凝社会之力,切实了解民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还教育于民众本刊评论员“还教育于民众”是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教育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毛泽东教育观的核心内容。现在我们已步入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教育于民众”在政治上早已解决,但“还教育于民众”的目标还没有得到彻底实现。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江世平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1):88-90,110
民本思想是近代早期思想家提倡政治变革的思想武器。龚自珍同情民众疾苦,对“君权神授”观提出质疑,憧憬民众所建立的新王朝。林则徐在政务活动中以民众观为准则,提倡民心可用,号召民众抗御外敌。魏源通过著述论证民众观,敢于批评君主,提倡重民,重臣轻君。他们的开明政治观在当时有积极作用,但还不是人民主权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8.
民众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从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教育素有“教民”传统,重视社会教化是传统教育的特有功能,与近代民众教育既有本质性的区别,又有自然的内在联系。系统梳理从古代社会教化到近代民众教育转变的历程,了解古代不同阶段社会教化的状况和近代民众教育发展的基本类型,从施教目的、制度、内容、方式和效果入手,揭示出“民众”历史地位的变化,乃是从古代社会教化向近代民众教育转变的核心,也是近代民众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论雷沛鸿的教育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际出发”、“动”、“有教无类”是雷沛鸿教育哲学观的几个重要观点。“从实际出发”是雷沛鸿一切教育理论和设施的基础,从时空而言是指现实和国情、省情的需要;从教育观上说是指要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国家、地方的社会基础,决定其教育的设施,实现教育的长短目标。雷沛鸿的联系观反映了教育与社会,教育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变动”观反映了教育运动的发展变化规律,包括教育运动“量”的发展过程和教育制度、设施、方式的“质”的变化。雷沛鸿的“有教无类”的大众教育主张,以当时中国民众生活为出发点,以彻底普及教育,提高民众素质,实现教育、政治、经济机会均等为目的,体现了他的历史观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0.
对“政治教育”的概念、内容、形式、衡量成效的标准提出质疑。认为标榜“政治中立”的西方国家,虽在实施政治教育时羞羞答答,但他们讲求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效果的观点是可借鉴的;提出政治基础教育的两种范式一是以“政治”为主,一是以法制为主,认为政治教育内容以相对稳定为好。通过对日俄不同模式比较,说明学校在政治上“中立”,对维护政府统治有利。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和概念解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其实质就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理论,其理论根基和研究范畴属于教育民主化的理论体系之中。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有其自己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概念表述的形式和内涵不同,彰显的是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中外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许多问题需用市场的方式解决。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中,精英高等教育作为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在分析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内涵及精英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提高教育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高等教育现已基本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标准,应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应当被赋予新的内涵。当前应在体制和政策上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1999年后的8年扩招,跨越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当前应重点抓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从三方面落到实处。一是落实在教育理念上,把提高质量当作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不管是从国际人才竞争的形势看,还是从高校面临的责任、使命以及我国高校的现状看,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有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来确立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二是落实在质量标准上,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的根本标准。为此,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念,让教育回归教育;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要因材施教,分层培养。三是切实履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举措,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重点发展、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的方略。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尽管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并非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仍然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当前出现的教育质量问题,必须树立适应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高校自身建设的步伐,在教育投入、师资、教学改革等方面下功夫,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四川已跨入高等教育大省的行列。面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四川省政府做出了"科教兴川,人才强省"的发展战略,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成为大众化阶段四川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任务。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必须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努力促进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切实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教强省战略的实施,将四川实现从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跨越,推动四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四川"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大发展使我国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重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统一性和多样性是高等教育质量内在的两个方面,我国要从高等教育质量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相互关联中寻求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验证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阶段的普遍趋势与规律,同时也显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教大众化发展道路.成人高等教育是在二战后伴随各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并在推进大众化进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形式.本文试对美国、英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成人高教的发展状态、作用、个性特征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高校大规模扩招后产生的一系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类比大规模制造业利用柔性制造理念应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模式,提出以柔性教育理念改造大规模教育模式过于刚性亦即弹性和灵活性缺乏的缺陷,并对柔性教育的架构模型和信息技术在柔性教育实现过程中的支撑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地方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但同时也存在质量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经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等诸多问题。为此,需进一步优化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努力培育区域特色,挖掘地方高等教育的生长点;进一步拓展地方高等教育的筹资渠道,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