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孟子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主张“君子学以致其道”,把道德人格的培养放在了首位,也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道德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孔子、孟子同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后世也将孔孟并称,然而考察《论语》和《孟子》,我们却发现孔孟有很多不同之处:孔子将政治理想摆在自己人生价值的首位,而孟子则有更多的人生追求;孔子无法忘怀于政治,孟子则寄情于“大丈夫”人格;孔子谨小慎微,孟子则狂放豁达;孔子因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而矛盾,孟子则执着于人格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道德理想人格之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修养理论,其一是持之以恒的“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的内心修养方法,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格;其二是“明人伦”的教育原则,培养其道德人格。前者是自我教育的方法,后者则须借助于外部的作用,其理论的积极意义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开创的儒家“以水比德”的传统,在《孟子·离娄下》和《孟子·尽心上》两篇中,运用“原泉混混”和“盈科后进”两个相互连贯的水意象对其君子人格修养思想进行了阐发。“原泉混混”强调通过对自身固有德性的洞察和体认,培养君子人格的道德主体自觉意识;“盈科后进”强调通过学问之道培养君子人格的道德理性精神和道德实践能力。孟子认为,君子应当“立于本”并“志于道”,内德充盈而又不断为学进德,从而养成完善的君子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5.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他还非常注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其主要论述有以下几点: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 孔子所谓“性”,是指人的本性,也是告子所说的“生之谓性”的“天性”(《孟子·告子篇》)。孔子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命题中,既承认人的“天性”,又重视人  相似文献   

6.
王齐洲在《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2 0 0 1年第 1期撰文对孟子、荀子文学思想进行比较 ,指出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的忠实信徒 ,然而他们对孔子的文学思想的理解和阐发却不尽一致。孟子所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仕” ,即如何提升士的道德人格以利发挥他们的政治作用 ,因此他不单独谈论文学 ,只把文学作为反映人格的一面镜子 ,从而凸显了文学作为人的精神产品的属性。荀子所关心的中心问题是“治” ,即如何按照圣人制订的礼乐制度和伦理道德标准行事 ,他把文学作为圣人创造的一种外在于人并符合人文理想的文化典籍和社会意识形态 ,从而使文学…  相似文献   

7.
圣人(王)、君子人格是孔子的道德人格理想目标,它是建立在“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基础上,为了培养和塑造圣人(王)、君子人格,孔子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人格准则以及“克己”的道德修养方法,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人格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和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的孝道思想,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与孟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是“泛众爱”的仁德,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极力将其推广为普遍的社会道德。《管子》是管子学派的代表作,深刻反映了管子的思想。先秦儒家与《管子》的孝道思想既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孝”这一重要道德范畴给出了各自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道德人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人格研究批判继承教育家孟子理想道德人格思想,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为道德理性,构建优良品德心理结构,塑造理想道德人格。经实验表明,实验班的道德人格维度总体平均水平比对照班高。塑造理想道德人格是高校培养"四有"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责任是道德的核心。翻开中国厚重的历史,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无不彰显着先哲圣人对国家与民族的崇高责任感。在今天的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德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君子”是孔子在《论语》中所提出的集现实性与理想性于一身的道德人格典范,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所推崇的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包括了作为君子内在德性的“仁、知、勇”以及作为外在德行的“礼”等诸多道德要素,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发挥着形象导引、教化学子、安邦定民等重要作用。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不仅能够推动明德爱国的时代君子的形成,也能够推动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的完成。因此,立足新时代对青年道德提出的诸多要求,在对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进行辩证吸收的基础上,发挥其对于新时代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积极作用,也就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这里讲的儒家主要是指先秦儒家。先秦诸子在“以其道易天下”的同时,差不多都有一套改造人、培养人的理论。孔子也不例外。孔子、孟子、荀子,他们的人生理想(理想人格)就是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圣人成为统治者,就能施行王道,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儒家的内圣之学(也可称之为“成人”之学,或关于理想人格的学  相似文献   

13.
论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对中国德育来说,最为需要的不是德育技术层面的改造,而是新的德育理念的创生与培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性”的道德人格,应是这样一种新的德育理念。这绝非“世纪末情结”下的无病呻吟,而是“选择的时代”给德育提出的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也是德育主体性得以彰显的实践要求。 一、培养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现实背景 “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是与“被动服从式”道德人格相对的一个概念。前者的本质特性是“自主性”和“选择性”,后者则是被动和甘于服从。因而,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道德人格类型。在“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里,道…  相似文献   

14.
以“仁”为本是孔子教育价值观的核心,他主张把学生的“仁”德教育和培养放在首要地位。孔子的教育价值目标是“内圣外王”,“内圣”在孔子教育中集中表现为培养学生“君子”理想人格,“外王”即“弘道”,就是要实现个体向社会的超越,结束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实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社会。社会本位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孔子思想及其教育活动表现出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发现,而个人道德养成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必须以国家、民族和社会为归趋。  相似文献   

15.
孟子以“人性善”为基础,以“仁义”为价值内涵,构建了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孟子还提供了“存心养性”、“善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明善诚身”、“以天下为己任”等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孟子所构建的理想人格是对孔子理想人格全面的继承和深化。同时为后世的志士仁人提供了一个能够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并提出了一条通向儒家理想人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人性论”的激辩中,孟子提倡的“性善论”成为重要的一派观点,以此为依据,孟子指出了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人生来具有的“善端”。 ●在教学上,孟子提出了深造自得、盈科而进、启发思维、因材施教和专心致志的观点。 ●在道德教育上,孟子首先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并针对理想人格的培养,提出了持志养气、意志磨炼、存心养性和反求诸己的道德教育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一、课文悟读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  相似文献   

18.
聂春衡 《湖南教育》2003,(22):48-48
我国古人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道德的培养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十分形象地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孔子、孟子、荀子很重视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们个体上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习惯各异所致。孟子的“明人伦”的教育方式,指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将个体人格置于日常人伦的网络之中。荀子认为,“居必择乡”,说的也是生活环境、社会风俗习俗对人本性的重要影响。一、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两千多年来,儒家倡导的以“仁”为核心和基石的“君子”人格,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形成这一理想人格的历史进程中,儒家创始人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分析孔子关于理想人格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一、“君子”是孔子为世人设计的大众化的理想人格传统儒学的人生理想,人生应以提升自我的道德境界和致力于道德实践为全部内涵,走从“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之路,把成圣成王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提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者也,尽制者也。两尽者,足…  相似文献   

20.
“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权”是违反常礼常规的临机应变的方法。孟子把“执中”与“行权”辩证地统一起来,主张以“执中”为根本原则,以“行权”为一种行动策略,以求对“执中”有所补益。孟子“行权”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伦理诸方面,而最能体现其“执中行权”的则是他对周礼的扬弃,把孔子的“仁—礼”理论体系改造为“仁—义”体系。孟子之所以强调“行权”,客观上是为形势所迫,主观上则为论辩需要。“执中行权”是改良而非变革,但从思维方式上为后世大师对儒学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