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快曲》是蒲松龄十五种俚曲之一种,它通过颠覆性的结局迎合了下层民众的阅读期待,是对长期以来“尊刘抑曹”正统观念的进一步加强,宣扬了鲜明的“忠君”思想,反映了蒲松龄典型的儒家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是一种说唱形式。它以曲折奇异的叙事和纯朴生动、风趣幽默的词语来揭露鞭挞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对善良正直寄予同情和沤歌。《聊斋俚曲》不同于《聊斋志异》,它是献给劳动人民的,是以通俗的白话、民间喜闻乐见的俚巷俗曲和小调,以“使街街里巷之中,见者歌而闻者亦泣”的故事盛行于世。戏曲史家周贻白先生对蒲松龄的聊斋俚曲给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认为蒲松龄俚曲的出现,是对“北方一带流行的戈阳腔衍变而来的其他声腔”以极大的冲击,还认为蒲松龄“虽然不是专事戏剧创作的作家,但他的作品却开拓了清…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短篇小说发展史上,文言小说自唐代传奇以后,长期处于衰落状态;白话小说于明末《三言》《二拍》之后,虽有十余种集子传世,但其思想内容与艺术水平,大都庸朽颓堕。唯在清朝初期,奇峰突起,诞生了一部永耀艺术之光的杰作——《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4.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公元1640—公元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家境十分贫寒。蒲松龄从小就聪明过人,19岁那年,他在县、府、道的应试中,连夺三个第一,因而他很有名气。后来,他仕途不通,每次应省试,每次落第。始终只是一名秀才。  相似文献   

5.
正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春,高凤翰的父亲高日恭,从山东诸城调赴淄川,出任教渝(相当于今县教育局长职)。当时,年仅14岁的高凤翰也离开胶州南三里河,村随父宦居游学于淄川。少年高凤翰从穷乡僻壤的小村庄来到淄川县署,眼界顿开。一方面,受教于父亲,"因得假以书笥管钥,乃大搜所藏书,得唐人  相似文献   

6.
我国隋唐以后,废除了以推荐为主的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打破士族垄断,改行开科取士的科举制度。这种制度从较大范围内选拔官吏,使得处于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得以晋身,在其前期未始没有一些进步意义。但宋代以后,科举考试都用儒学经义;渐渐显出它禁锢思想的弊端,明清两代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是《四书》的文句,文章的格式必须是八股文,于是科举制度成为知识分子的牢笼。明清两代虽然也有不少有才学的知识份子,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但是,长达六百多年的时间,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没有留下一篇有价值有影响的八股文章。因此,揭露八股取士的科举制的弊端,抨击其罪恶,都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7.
《聊斋俚曲集》是清初山东淄川(今淄博)人蒲松龄所著,书中以当时的鲁中方言根据《聊斋志异》故事及当地风土民情编写了大量唱词。通过分析唱词中的对话部分,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到清初鲁中地区的方言中对第二人称的称呼方式大致有五种,即"你"、"称谓词"、"领属敬辞"、"您"以及"恁"。  相似文献   

8.
[人物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蒲松龄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参加科举考试,得到时人的赏识,一时文名顿高。此后,他与同乡学友砥砺学问更勤,不但研究经史、  相似文献   

9.
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束缚人民思想、培养忠实于自己的奴才的得力工具。自唐代创始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对它颇为重视。清朝的满族统治者自始至终都十分注重对人民思想的钳制和对知识分妇的控制,一方面继续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以功名富贵引诱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充当其爪牙,对于那些尚在徘徊、观望中的“高人”“名士”,更特地开设“博学鸿词科”,煞费苦心地加以笼络,使之成为自己忠实的奴才;此外还招集学者编纂类书、丛书,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     
《中文自修》2007,(12):F0002-F0002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杰出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更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灵誉。 蒲松龄一生穷困潦倒,却热衷于科举功名,但直到丰过七十才补上一个岁贡生。也正因为如此,他对科举制度的种种不合理有着深刻的体验。传世巨著《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穷一生精力的心血之作,共8卷,491篇,约40余万字。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清代小说家。他出身于小地主小商人家庭,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未清初。在科举杨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却屡考不中,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他满腹牢骚,情世嫉俗,便在其书斋——聊斋中著述他的志异小说,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愤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蒲松龄一生潦倒,屡试不第,对科举制度的腐朽有深刻体会,但他又是一个幽默有加、嫉恶如仇的人,民间流传着他的许多轶闻趣事。"牛"不出头当朝刑部尚书王渔洋,与蒲松龄是莫逆挚友。王尚书回老家省亲时,蒲松龄便骑上小毛驴,赶至王氏府第求见。门卫禀报:"大门外有一老头儿,骑一小毛驴,自称蒲松龄,要拜见大人!"王渔洋有心与蒲松龄开个玩笑,便吩咐说:  相似文献   

13.
蒲松龄的感情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松龄的感情生活很少有人提及,而实际上它对于研究蒲松龄的精神人格和《聊斋志异》的创作影响甚巨。探讨刘孺人和顾青霞与蒲松龄在感情和伦理上的联系,并试图从蒲松龄与她们的感情生活解读《聊斋志异》中某些爱情篇章的隐秘。  相似文献   

14.
卓佳 《语文知识》2003,(9):34-35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1640年农历4月16日出生于山东淄川县城东约七华里蒲家庄(今淄博市淄川区)一个书香家庭。大约11岁的时候,蒲松龄从父读书,19岁时便中了秀才,县考、府考、道考,连获三个第一。在时人眼里,蒲松龄中个举人应该是很容易的。然而,三年复三年的乡试,却成了他终身难度的“关口”。  相似文献   

15.
淄川蒲松龄     
淄川①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每当授·徒乡间,长昼多·暇,独·舒蒲席②于大树下,左·茗右烟,手握葵扇,偃蹇③终日。遇行客樵渔,必遮邀烟茗,谈谑间作,虽笫鄙亵之语,·市·井荒唐之言,亦倾听无倦容。人以其易亲,故乐近之……晚归  相似文献   

16.
何宛兰 《师道》2003,(2):55
蒲松龄屡试不第,看看仕途无望,就在家乡做乡村教师。教书没几年,银子没挣几两,社会地位又低,松龄感到实在混不下去了,于是偷偷典当了老婆当年陪嫁的金银,来到广州。到了南方人才市场,松龄才发现在这里连本科文凭都显得寒碜,而根据国家教育部最新文件,他那个秀才文凭只能按专科对待,人家根本不当回事。“诗书万卷我都可以熟记于胸,我不信就考不上研究生!”松龄书呆子脾气发作,气冲冲回到老家,发奋读书,并撰写了一副对联自勉: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博采     
习题:1.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下陈·芦衬:铺设。B.烟茗置身·畔:旁。C.必强执·与语:拿。D.归而·粉饰·之:指进行文学加工。2.下面各项中与“渴则饮以茗”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可以·一战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或奉以·烟3“.搜奇说异,随人所知”的意思是()。A.搜集奇怪的,说些奇异的,让人都知道。B.搜集述说奇异的,只要人知道。C.听他们讲奇异的故事,随便人家知道的。D.搜集奇异的事情,以便让人家都知道。4《.聊斋志异》是一部怎样的书?你是怎样理解书名含义的?答:5.你从蒲松龄的写…  相似文献   

18.
蒲松龄和安徒生笔下的海与花,既呈现出变幻莫测的奇观,又富有生活情趣和浓郁诗意,充分展示了两位艺术大师的幻想才华。蒲松龄和安徒生笔下的幻海空花虽然脱胎于不同时空,但都是在民族文学与现实生活土壤中绽放的奇葩,且映射着两位大师的求异思维的鲜明色彩,因而他们的幻想作品也就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在山东地区的俗曲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说唱文艺作品集,自清至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作品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下层人民的穷苦生活;同时宣扬孝悌、仁义等儒家伦理道德观,具有劝善惩恶的教化作用.这部作品无论是对清代社会的研究还是蒲松龄这位文言小说家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聊斋俚曲是明末清初蒲松龄用淄博地区的方言土语写成的地方小曲,共有十五种。俚曲中使用了大量的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引子”部分的语法结构共有主谓、偏正、连谓、动宾四种类型;“注释”部分的语法结构共有主谓、动宾、连谓、联合、偏正、谓补、假设、条件、转折等九种类型。引子的语法结构比注释的语法结构丰富、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