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 1935年,上海各界爱国人士鉴于国难当头,秉承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兴中会"的衣钵,在上海成立了以振兴中华为宗旨的"兴中学会".  相似文献   

2.
1932年1月28日,日军悍然袭击我闸北等地,以驻军十九路军为主的上海军民奋起抵抗."一二八抗战"不仅上海军民全力以赴,而且激发了全国各界民众的抗日热情,各地军民用不同的形式予以声援,爱国商人也积极投入.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至8月,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备党派、各界名流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共商国是.7月17日上午,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谈话会上正式发表《抗战宣言》,拉开了伟大的全民族抗战序幕.  相似文献   

4.
聂翔雁 《历史档案》2006,(4):93-95,105
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屯军一部挑起卢沟桥事件,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战幕,而二十九军在卢沟桥畔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萧振瀛就是二十九军的缔造者之一,他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四马架乡四马架村,是一名鲜为人知的抗日爱国将领,原国  相似文献   

5.
赵彤 《档案天地》2011,(3):27-29
抗战胜利后,为了向日本提起战争索赔,开滦矿务总局开始着手统计在"军管理"期间所遭受的各项损失,并向当时的中国政府递交了索赔申请,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对日索赔无果而终,但"日本军管理期间"开滦所遭受的巨大损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侵华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巨大刨伤,人们不能够也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新的变革契机,为解决现在国家图书馆抗战文献存储分散、使用不便等问题,提升抗战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需要从顶层设计、服务渠道、用户体验和交流合作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高方 《传媒》2015,(18):12-16
新闻中心素来有"记者之家"之称,与国家以往大型会议及活动相似,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一如既往地设立在梅地亚中心,从中心东门进入,经过安检,映入眼帘的是那块熟悉的蓝色背景牌,作为参与报道"两会"的同行们与这块牌子朝夕相处,不会陌生;关注"两会"报道的观众也不会陌生,各国电视台记者也常以它作为背景做出镜报道.任务不同,职责不同,这次,我又多了一层身份……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较大、经历又十分曲折的人物。从"五四"时期新文化的旗手、进步青年的导师,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初期的中央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又成为托派的领袖人物,1932年因发表取消国民党一党专政演说而被国民党政府抓进监狱,出狱后曾为全民抗战奔走呼号,直到1942年去世。  相似文献   

9.
1 在中国抗战史上,淞沪抗战中"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寇血战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0.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到抗日战争爆发,在近加年间,中国新文化人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历史大变动.开始是个性解放思潮的高涨,"人的觉醒"导致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紧接着是社会的历史性变革的到来:"五卅"运动、农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极大地吸引了全社会的注意,然后是国共分裂、十年内战,以及日本帝国主义越来越猖狂的侵略行径.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弥漫在中国乐坛上的,早已不是<玫瑰三愿>式的浪漫主义色彩,而是前所未有的悲愤和焦躁不安.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4月,香港导演许鞍华凭借电影《黄金时代》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黄金时代》细致刻画了萧红的一生,影片中再现了民国时代的历史场面和作家群像。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1934年11月30日下午,在上海内山书店,萧红、萧军第一次见到了鲁迅先生。镜头中,二萧隔着书店的橱窗玻璃,与鲁迅先生打了爪照面……余生也晚,不曾见过当年内山书店的真面目,但或可根据有关内山书店的史料和回忆录,来再现和还原内山书店的细节。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之科学”到“政策之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纵观科学结构的所谓“科学之科学”(Science of Science)正转向“科学政策之科学”(Science of Policy)的新方向,为此可以认为,纵观科学结构的科学地图(science map)将移向科学结构中包含的纵览政策的政策地图(policy map)方向。在此背景下,基于科学根据(evidence)的政策制定可以确保其透明性。文章通过应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简称JST)构建的专利和论文整合检索系统(PATLISYS—J),介绍世界科学结构的可视化,以及将任意研究者详细分析等进行可视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BPR不能再停留于对旧有制度与流程的修补,应该回归到以服务和用户为中心的根本层面上来。本文对图书馆BPR的根本性进行解析,指出“习惯”“假设”与“优化”是阻碍BPR项目实施的重要因素,认为要重视组织目标重组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大胆创新,冲破限制。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