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令是富含文化特色的娱乐方式之一,深刻反映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本文分析了《红楼梦》酒令中几组文化承载词的英译在民族色彩、形象性、联想意义等方面的损失,从而得出结论:在文化承载词的翻译中,意义与形象往往难以兼得,难就难在不同文化价值的兑换。  相似文献   

2.
颜色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示颜色的词汇是在特定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产生的,这些词大都可以视为“文化局限词”。如果不了解这些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交际中就会引起歧义,发生误解,从而达不到真正的交际目的。因此,了解英汉语言中特殊的历史、地理背景和社会习俗下所形成的颜色词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是有效地进行文化交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颜色词所承载的信息和意义也不同,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颜色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既是人类情绪和感受的体现,又承载着深刻的文化信息。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又都是在社会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把握和探究颜色词语的历史文化涵义能够促进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五彩斑斓,赏心悦目的颜色,它们在为人类提供视觉享受的同时,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也深入到了各民族厚重文化的各个层面。在具有悠久历史的英语语言中,颜色词承载了举足轻重的表达作用,文章希图从探讨颜色词的文化蕴涵中,加强英语学习者对颜色词深层文化意义的理解,促进文化共享和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5.
唐诗中诸多词汇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如专有名词、服饰名词、道教名词等等,是语际转换中的难点。因此,诗歌翻译过程中对于文化特质词的处理直接影响译文能否再现原诗优美的意境。文章以唐一鹤英译的《长恨歌》为例,具体分析了其对该诗中特质词的文化传递,指出译者应在传达原诗意义的同时,灵活处理其文化特质词,以便跨越文化鸿沟,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翻译就是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桥梁。在人类的语言中有很多表示色彩的词语,但由于汉英民族文化的差异,这些词除了表达色彩之外,还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承载着人们的不同情感。本文从汉英基本颜色词的物理属性、民族属性和社会属性三方面进行一些比较和探讨,明确对色彩词进行翻译绝不能忽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切忌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7.
付建文 《考试周刊》2014,(18):17-17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词语是语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词语中显现出语言对文化的承载作用。色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色彩不仅有其物理属性,而且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表示颜色的词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其所蕴涵的意义有很多相同和相异之处。本文主要探讨了颜色词的分类及基本颜色词"黑"、"白"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语境下的汉英色彩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爽 《现代语文》2006,(1):15-16
色彩是人类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领域,它不仅具有物理的本质属性,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在语言的三大系统中,词汇则是最为活跃的部分.色彩词的基本含义与联想意义,是由特定的民族文化所铸造的一种附加的或隐含的意义.语言具有承载文化的功能,理解色彩词在跨文化语境当中的联想意义,必须参照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语言既反映各自特定的文化内容,又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黔东方言中有一些文化词反映了黔东方言苗语所承载的文化现象.收集探讨关于词汇与文化互证的材料,理顺这些文化现象,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黔东南一带苗族.  相似文献   

10.
亲属称谓词是亲属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一地语言中亲属称谓词的使用反映着当地的文化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系统,不但可以了解该地亲属体系的构成情况,还便于考察这种方言系统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对于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并反映文化,文化反过来影响语言,因而语言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文化负载词;每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或多或少地相似,为了方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好地交流,从宗教、历史、地域及思维方式等多方面探讨文化差异对“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晴 《考试周刊》2012,(58):25-26
文化负载词因其所承载的特殊文化内涵而成为翻译的难点,本文在分析了这一词汇层面的文化差异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联系语音和语法的中间环节,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涵。从英汉词汇,包括价值观念的表现、动物词、鸟禽词、颜色词、植物词、褒贬意义的取舍、英汉习语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英汉词汇含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应充分体现词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和研究英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对于英语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对动物词的认识往往有异同之处,故而产生丰富的文化联想,并出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文化隐喻现象。通过对比中西方"兔文化"的异同,本文探讨了兔子在中西方文化中承载的联想、比喻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制约植物词的意义,意义反映丰富的文化。英汉植物词的联想意义异多同少。结合部分英汉植物词范例,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进行词的联想意义同文化与思维相联系的研究,可以认识到文化对词汇的制约以及植物词汇所承载的丰富文化。  相似文献   

16.
话说酒令     
自从人类发明酿酒以后,历史上便有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横槊赋诗的曹操、“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在有意与无意间形成了一种酒知识、酒文化,即酒诗歌、酒故事。随着酒文化的发展和丰富,又出现了一种雅于小品,俗如俚语,严于对联(对联晚于酒令,五代时产生),趣如笑话,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的口头文化——酒令。酒令这一口头文学,产生于东晋时期。隋唐时酒令便有了很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到五代时期,酒令规格放宽,不再追求工整。至宋朝,酒令受当时诗、词、歌赋的影响,又有了新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探讨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受文化影响,同时又承载着文化;接着分析了文化如何影响听力理解,包括文化负载词,风俗习惯不同以及思维方式;文章最后针对听力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文化导入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颜色词的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与文化的研究者有很多关于颜色与文化方面的研究 ,但只是列举汉语与另一语言中颜色词的内涵而得出中西文化差异的结论 ,有其片面性。本文分析了颜色词的文化伴随意义 ,指出颜色词的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既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由于民族深层文化的影响 ,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又表现为差异性 ,这种差异不能简单地说成东西文化差异 ,同一个语系的颜色词内涵也可能存在根本的不同。颜色词的联想意义由于生活环境、思想观念、宗教信仰 ,以及时代等不同而各异。  相似文献   

19.
孟玉楼生日宴上,掷骰酒令对词曲牌名、骨牌副名及《西厢记》曲句的选择和搭配,涵义深刻。特别是通过骨牌副名的自身涵义,以及骨牌副形成的概率大小,揭示了人物的处境或行为,暗合了各自的命运。吴月娘酒令寓意她求子心切,老想中,却不中。西门庆酒令寓意他焦虑金瓶争宠,怕她们受伤,却猜中。李娇儿酒令是说李瓶儿、西门庆之死引发诸妾离散,落下凄凉景象。潘金莲酒令猜中她与陈经济偷情、被武松诱杀。李瓶儿酒令是说过去她与西门庆隔墙偷情,蒋竹山差点坏了他们的好事。孙雪娥酒令描述现状:丫鬟出身的她,处处受气,做人难。孟玉楼酒令展望她嫁给李衙内的过程和婚后生活。  相似文献   

20.
汉语特色词承载着丰富的中国特色文化,其英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翻译过程因所包含的复杂文化内涵而变得困难重重。文章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视角出发,将译者的汉语特色词翻译过程分解为文化图式的解码和再编码两个阶段,探讨了在各个阶段译者应关注的重心和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