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信仰面临严重危机。道德信仰是人们对道德的笃信与敬仰,是实现道德自律的内在机制。道德信仰的实质是人们对人性和生活的一种价值承诺。通过价值承诺,人获得了内在的尊严与价值,生活获得了自身的意义。道德信仰危机导致人们对道德的否定和摒弃。传统道德的合法性危机、道德需求的萎缩、社会支撑系统的脆弱等严重损害了人们的道德信仰。要重建道德信仰,就个人而言,必须养心立德,提高道德能力;就社会而言,必须弘扬传统美德,强化道德的社会支撑,维护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2.
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是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优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当代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在于社会规范道德的"失范",个人人生意义的迷失.德性与道德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点.无论是关涉个人的美好生活,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德性成长都是当代道德教育价值追求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德性是一种向善的品质,是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具有优越特征和生命力量的精神品质。当代道德教育价值的失落在于社会规范道德的“失范”,个人人生意义的迷失。德性与道德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契合点。无论是关涉个人的美好生活,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德性成长都是当代道德教育价值追求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当代信仰的五大特征黄盛华信仰是人对终极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即通过对形而上意义上的终极关切对象的存在、属性、秩序、域限的断定,为人生设置一个终极的、绝对的根据。在隐秘的层面上,信仰状况决定着人类社会心态和人的总体精神面貌,是社会稳定的一种内在平衡力量,...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对非实证事物的一种坚信态度和行为趋向,它最初与教育是一体的,但是随着西方哲学对神学和理性的批判,信仰逐渐从教育中失落,人愈加虚无化和工具化,社会愈加世俗化和私欲化。面对我国社会和教育现状,我们旨在从信仰的视角切入,探究信仰对于教育的知识、道德和审美发展的意义,从而为重建信仰教育、重塑人的精神世界提出积极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
耿村民间故事集中展现了民众伦理意识中神鬼信仰的表现形态及其内在矛盾,民众的神鬼信仰主要是巫术性质而非伦理性质的,它在很多方面保留着上古自然宗教的禁忌主义特征.其中道德意义上的"善"和非道德意义上的"善"彼此否定,难以统一.在神鬼与人的关系中,民众没有把神鬼想象为"至善"者,它们除了肯定日常德范以外,不再向众生指示更高的道德理想.这种以现世为归宿的信仰形态不需要培养一种非日常的生存态度,也难以成为引诱人们"走出"自己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力量.  相似文献   

7.
教师道德意识是根植于教师内在的一种教师习惯意识,它是不以外在世界的变化而改变的一种职业信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这种道德意识日渐缺失,作者的研究在于厘清教师道德意识的内涵,使教师职业信仰得以本然回归。  相似文献   

8.
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相似文献   

9.
正一、道德教育众所周知,道德不是法,它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文自觉。从本质上看,道德要求的是在各种关系中个人能实现一种自觉约束,即自持。它的产生并不靠外在的规约或要求,而是通过一个人的持守变成他自身的态度,最终由态度转化为内在德行。因此,笔者认为道德教育的内涵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新东方董仲蠡的演讲《教育的意义》中,董仲蠡说过:"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一层面,通过获取知识,能够提高个人修为,增强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作家切斯特顿曾说过:"理智本身是一种信仰,它是一种确定自己思想和现实之间关系的信仰。"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理智是一切力量中最强大的力量,是世界上唯一自觉活动着的力量。"德国著名抒情诗人和散文家海涅曾说过:"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情  相似文献   

11.
探讨采用开放类集邮方式组编《妈祖信俗》邮集的现实性以及改编《妈祖》开放类邮集的必要性。阐述以《妈祖信俗》开放类邮集为载体,通过各类展览、学术研讨、出版图解、讲座和网络等传播妈祖信俗的途径。最后指出组编《妈祖信俗》开放类邮集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界虽对关羽信仰关注较多,但对蒙元时期的关羽信仰却探讨较少。关羽这一汉人信仰在少数民族统治的蒙元时期同样流行且被广泛信仰;元文宗对关羽的册封虽带有极大的偶然因素,但用意深远;元杂剧的繁荣推动了元代的关羽信仰。对比宋明和元清对关羽信仰的不同利用,可以洞悉他们不同的文化统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严一平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2):70-73,77
当前,高职学生的政治信仰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信仰教育还存在一些困境,如学生信仰呈现多元化、功利化倾向,对"党的信仰"存在认识模糊、追求淡化等问题,加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薄弱的学校教育,使"党的信仰"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把握高职学生的信仰脉搏,构建科学合理的信仰教育体系,设计切合实际的信仰教育载体,采取准确灵活的信仰教育方法是加强和改善高职学生"党的信仰"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终极关怀”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基本使命之一,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在解放前夕仍然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宗教信仰,结合景颇族生活对原始宗教的“终极关怀”展开讨论,并与同一地域信仰佛教的傣族以及金平信仰原始宗教的傣族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终极关怀”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始于清朝的大若岩胡公信仰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一个由繁盛至沉寂、再度复兴并日趋繁荣的嬗变历程.现在的犬若岩提供多种服务以满足人们的信仰需求.影响胡公叫言仰嬗变历程最直接的制度因素是国家政策,而经济制度在胡公信仰的变迁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温州民营经济"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的特点以及创业人员的高流动性、从商的高风险性等因素也与胡公信仰的复兴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它固有的本色.本文主要考察并研究了中国的民间信仰的概念、传播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7年8月21日至23日,由武当山道教协会和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玄天上帝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道教圣地武当山举行。与会代表围绕。玄天上帝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就玄天上帝信仰的历史内涵与现代价值,道家道教、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武当文化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明代是关羽信仰传播和普及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羽崇拜逐渐形成新的信仰中心并北移的最初阶段。湖北当阳玉泉寺关庙作为关羽显灵之处,渐渐失去其宋元时期的中心地位,而山西解州关庙则以关羽出生地的独特优势,逐渐在明代跃居新的关羽信仰中心。这与解州关庙修建较早,官府祭祀不断,地方志书强化及官商大力传播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林清书 《南平师专学报》2012,31(1):28-32,53
定光佛信仰是佛教与道教、民间信仰融合的典型个案;是客家文化形成和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定光佛信仰在提炼传统文化精华、促进现代人性反思和人文科学建设等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仰、宗教、邪教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它们分别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信仰最终要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而宗教的世俗化却又使现代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