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去年小学毕业复习期间的一节数学课上,我在黑板上出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人乘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要比预定的时间晚2小时到达。如果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要比预定的时间早1小时到达。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及准时到达的时间?结果出现了三种解答方法。  相似文献   

2.
邱小玲 《云南教育》2003,(10):40-40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中“时、分、秒”这一单元教材是这样编排的:首先进行时、分的初步认识,从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中引出:1时=60分,然后让学生学会读出钟表上的时刻,最后从分中引出秒:1分=60秒。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这样编排对于成年人容易接受,而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儿童,由于他(她)们生活经验少,思维受多种因素制约,因而难以接受。他(她)们很难深刻体会1小时的真正内涵,1小时到底有多久。教材从小时入手,1小时是由60分钟组成的,1分钟是由60秒钟组成的,他(她)们在还没有感知最小最短的时间单位秒时,自然很难…  相似文献   

3.
应用题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动脑,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寻找解题思路。我的做法是:一、强化读题训练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搞清楚应用题的情节和内容,掌握结构,分清条件和问题。然后,经过分析、筛选和研究,找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读懂题意,是应用题教学上的首要任务。例如:抄一份文件,前2小时抄1500字,后2小时抄1650字,还剩1/8,半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抄多少字?读题首先找出题中的关键字、词。本题中“前、后、还剩、平均”是组成该应用题、反映数量关系的关键字同。本题的问题是求…  相似文献   

4.
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是家长和老师倍感头痛和担忧的事情,孩子也为此痛苦不安。 一、精力分散型 案例:芳芳是二年级的学生,妈妈说她在家写作业磨磨蹭蹭,边做边玩,不是喝水就是上厕所,还经常发呆。一个小时的作业,总是二、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且正确率不高。  相似文献   

5.
哈佛大学的学者们跟踪研究20年,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1:10,离婚率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据一项统计调查,中国城市小学生的每日家务劳动时间,几乎成了全世界城市最低的。美国1.2小时泰国1.1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4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不足0.2小时爱干家务的孩子失业率低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4~46页和“做一做”及第49页练习十的1~3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屏幕显示:宁宁和波波登录了东方热线(网址:www.cnool.net),正在看一则新闻:A月6日中午12:00,警方接到110报警电话:在h高速公路上,有x个犯罪嫌疑人驾驶着车牌号为浙B.T0666的出租车,以每小时口千米的速度朝S方向逃跑。警方快速出击,经过t小时的追捕后,将他们成功抓获。  相似文献   

7.
1.钟声铛铛 一只时钟,每小时都准点敲响:1:00敲1下,2:00敲2下,以此类推(13:00和1:00一样敲一下).这只钟在5:00敲5下要历时6秒,在9:00敲9下要历时12秒.1:00敲1下的时间忽略不计.在24小时内。这只钟在敲钟上要花掉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8.
“说”是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而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在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加强课堂上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审题时“说”的训练审题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能使其加深对题意的理解。训练时,可引导学生先把题中的一些术语通俗化具体化,再去掉与解题无关的一些因素。例如:“从南京到上海,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快多少千米?”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去复述:“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谁走得快,快多少?”如此,…  相似文献   

9.
在初三上学期代数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既是本章重点之一,屯是难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列表分析法,效果较好,其优.点主要表现为:条理清楚、易见规律、关系明确、直观性强,现举例说明如下:例1、(三册代数P6例3)甲、乙二人同时从张庄出发步行15千米到李庄,甲比乙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乙早到半小时,二人每小时各走几千米?此类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是:距离一速度x时列表分析如下:易见方程应为:倒2、某汽车从A地开往B地,如在原计划行驶时间的前一半时阿内每小时行驶40公里,而在后一半时…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分数应用题练习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34小时,从乙地回甲地又用了20分钟,这辆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学生1:摇根据已知条件,首先把20分钟换算成13小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路程(60×34),加上从乙地回甲地行驶的路程(60×13),就等于这辆汽车一共行驶的路程,列式为:60×34+60×13学生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还可以列式为:60×(34+13)课正要往下进行,一只小手高高举起,嘴里不停地小声喊到:“老师,老师!”此状表明他一定发现了“新大陆”。学生3:老师,…  相似文献   

11.
师:大家坐过火车吗?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件关于我坐火车的事,想听吗?有一次我去北京,坐的是晚上12:00的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约480千米,本来预计6个小时到,可是我上了火车。才知道火车提速了,每小时比原来快20千米。(板书如下)晚:12:00济南————→北京预计6小时到每小时比原来快20千米火车快了,到北京的时间肯定就提前了,于是我就想去看看升旗仪式。现在请大家帮我参谋一下,我要想看到早上的升旗仪式,得考虑哪些问题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甲:老师得考虑几点升旗。师:对,我们得考虑升旗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上海教育》杂志社举办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75%的校长每天处理学校事务就要10—20小时。”而《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人日均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一般职工高1.67小时,中小学校长日均劳动时间又比教师长2小时左右”。一位校长深有感触地说:“每天从踏入校门起,我的神经就绷得紧紧的,总是忙这忙那,早上班晚加班,但静下来想想,我也不知道自己一天忙点啥,感觉也不是忙在点子上,但又无法摆脱,真是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上,我们正在讨论一道思考题: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7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两车经过几小时相遇?A、B两城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经过一番独立思考后,数学课代表自告奋勇地想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学们分享。于是,按照惯例我把他请上讲台,我呢?当然也就“退居二线”,洗耳恭听了。课代表一上讲台,便拿起粉笔,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老师。课代表:首先请大家看线段图:从这图中我发现,当甲乙两车相遇时,甲比乙多行了2个3千米,也就是6千米。从题目…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在一本课外数学读物上看到这样一道题:某班的甲、乙两个雏鹰假日小队利用星期天去擦马路上的护栏,已知甲队单独擦需3小时,  相似文献   

15.
佚名 《阳光搜索》2005,(5):10-11
他宁愿做海底的一粒砂,哪怕在自己所爱的砂粒面前呆上一个小时就灰飞烟灭:仅仅是为了两粒砂之间可怜简单的爱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家都对课外活动寄予越来越大的期望,并为中、小学生每天保证“一小时”活动立法规,然而不少学校在抓落实和管理上,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17.
教师出示题:工厂生产一批产品,甲工人独做 10小时可以完成,乙工人独做 15小时可以完成。如果两人同时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  练习反馈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列式计算: 1÷ (+ )=6(小时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出现错误。于是,老师再次进行启发。  师:式子 1÷ (+ )的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  生 1:把一批产品总量看作单位“ 1”,甲 1小时完成这批产品的,乙 1小时完成这批产品的,甲、乙合作 1小时完成这批产品的 (+ ),用工作总量“ 1”除以甲、乙工作效率的和 (+ )得到甲、乙合做需要的时间。   教师满意地点头。…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上,老师让大家做这样一道题: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乍每小时行4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9.
在辽宁省沈阳市,请一个大一学生做家教大概需要20元/小时;如果你请一位沈阳七中的老师做家教,每小时花费100元,那么你请到的老师在七中肯定是没有名气的,因为请一位七中“名师”做家教至少需要每小时300-400元:这一系列数字,从侧面反映出七中的地位:而支撑七中教师收取高价家教费的原因是另外一组数字:  相似文献   

20.
《印度洋上生死夜》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我们且看对这篇文童的不同解读: 解读一:来自课文内容细节上的困扰:第一,文章结尾说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是晚11时57分,但文章开头交代皮埃尔夫妇是在傍晚驾驶高速快艇出发的,按照前后文章,似乎是皮埃尔夫妇出海不久就出事了。第二,皮埃尔夫妇租的是一条高速快艇,正常时速可以达到120海里/小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