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者对《红楼梦》韵文的关注历来颇多,也不乏对书中以花喻人手法的论述。如果将二者结合,以薛宝钗为例,从《红楼梦》韵文中全面体昧她在书中的花样年华,全方位展现她“淡极始知花更艳”,“谁怜我为黄花病”,“山中高士晶莹雪”,“任是无情也动人”的性格一面,将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中国戏曲与小说的发展轨迹,结合两的整体关系,指出《西游记》杂剧记叙唐僧取经内容完整,结构宏大,由此演进为小说具有必然性,并进而对它在后世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作了具体、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中有440处用到俗语。这些富有表现力的俗语绘景状情,塑造人物,记录了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的心路历程,使全书的神话色彩淡出,凸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后人以这些富有活力的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创作出诸多俗语。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先秦最重要的两部韵文经典《诗经》和《楚辞》,探讨两者与音乐的关系,发现《诗经》和《楚辞》的韵文内容深刻影响音乐的歌词和节奏,且音乐的乐律是从韵文和当时的一些宗教活动中延伸发展而来的,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5.
黄肃秋先生校点的《西游记》是一部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整理本,但失校、误校偶有所见,本文择要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6.
故事得从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说起。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次感动,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师徒四人哼着流行歌曲,乘着如来佛祖赐给他们的“灵山牌”飞船凯旋而归。功德圆满,三个徒弟个个心急如焚,抢着向师傅请假回家,本性善良的唐僧自然给他们放了长假。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宣讲了大量的佛教义理,《心经》内容又占有较大的比重,作品不仅全文引用了《心经》并在作品中多次提及,且师徒间以之为谈资,相互勘验对方的佛学修为,作品对《心经》部分原文一再引用,对《心经》义理一再发挥和阐释,化《心经》名相为人物形象,在《心经》空观的影响下,作品穿插了大量谈空的诗句,主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心经》的崇爱,而且大大增加了作品的佛学美感,也拼成了作品宗教内容的万花筒。  相似文献   

8.
曾经在文坛引发争论的“互文性”理论,因有网络文学的出现而变得十分普遍,其写作手法与文本内容对传统“纸张文学”进行了极大的挑战与颠覆。本文试图就“互文性”这一理论对网络文学作品《悟空传》进行分析,其所表现出的对电影《大话西游》的明显模仿与对经典作品《西游记》的戏仿和颠覆,都鲜明显示出“互文”理论在网络文学中的应用。而这一应用,也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的海洋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游记》写了孙悟空是海洋之子,写其保唐僧西游取经的同时,频频东顾大海,寻求观音、龙王的救助,回花果山休忠,有着浓重的海洋情结。西游是其心灵的磨难与历练,东顾是其本性的自由和回归,海洋是他自由无拘、祥瑞和谐的精神港湾和家园,西游与东顾揭示了他精神矛盾的对立统一。《西游记》的海洋情结与秦汉方士、传统佛教、道教对海天佛国、海上仙山的幻想神往的思维定势有关;是明代海路交通的发达及远洋能力强大的体现,是明人云帆高张、乘风破浪、意气昂扬的时代精神与宏伟气度的反映;与作生长在靠海的地方,热爱海洋有关;与观音和龙王化区域的东移至海洋有关。《西游记》的海洋情结对明代《东游记》等其他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西游记》取经人物形象的塑造、奇幻的构思与其他精怪形象的生成,都可看出《夷坚志》的痕迹,甚至细节处也有沿袭现象。《夷坚志》对《西游记》的生成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方昌时 《考试周刊》2012,(59):23-23
唐僧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灵山。佛祖如来问道:干吗不同你的徒弟悟空同驾筋斗云过来?唐僧答道:为求真经,不敢未经磨炼,冒味而来。如来笑道:都什么年代了,有福不知道享,哎!一根筋呀!既然汝为真经而来?汝可带U盘了?唐僧答道:未曾识得U盘为何物?  相似文献   

12.
刘畅 《小学生时空》2009,(1):99-100
我家的书柜里有许多书,有童话故事,有漫画,还有《水浒传》、《红楼梦》及《西游记》。我最喜欢《西游记》,虽然看了好几遍,但我百看不厌,而且每次看后收获都不同。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中的故事多有本事可考,本文聊举十则。孙悟空龙宫得到金箍棒、祭赛国索回佛宝、金兜洞丢失金箍棒皆取自《法苑珠林》。孙悟空偷蟠桃后遭天兵围剿取材于《太平广记》。孙悟空与如来斗法的故事与《大般涅槃经》的相关记载大同小异。人参果似是《神异经》与《酉阳杂俎》里的两种异果"杂交"而成。孙悟空与鹿力大仙的比赛内容是《拾遗记》里提到的浣肠。女儿国最确切的原型是《后汉书·东夷传》里的女国。木仙庵谈诗的场景完全来自于《东阳夜怪录》。比丘国以小儿心肝入药的故事脱胎于《新唐书·杨虞卿传》。孙悟空随处召问土地的情节则来自于《吴越春秋》。  相似文献   

14.
史超 《教书育人》2008,(7):24-24
在《西游记》中泡大的儿子有一天突然问我:“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把经取回来了,为什么非得让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那个观音更怪,她挥挥手就把妖怪都收伏了,却让悟空、八戒、沙僧与妖怪拼死拼活,自己躲到南海享清福?”  相似文献   

15.
讽刺艺术,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西游记》中运用讽刺艺术,讽刺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凶暴,对宗教(特别是道教)进行嘲弄,对唐僧、猪八戒等人物形象给予了讽刺与批判。  相似文献   

16.
《后西游记》是《西游记》的一部续书,是一部具有完整象征意义的寓言小说。通过小说前四章孙司空的后代孙履真寻仙求道过程的本查,可以解读这段故事的象征内涵,印证《后西游记》的主题就是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哈利·波特》与《西游记》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产生的不同的经典,但我们仔细思考这两个作品,会发现它们之中有着一致的共性,那就是游戏精神。这两个作品都是成功的幻想小说,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是读者真实的内心需求。都走进了儿童独特的生命的空间,切中表现了他们的欲望、愿望、渴望。相较而言,《哈利·波特》是专门为儿童而创作,而且是为当下的儿童,因此,比并非有意为儿童而写的《西游记》游戏精神更集中,更亲切,更浓烈,更迎合儿童的情趣爱好,这也是它为全世界读者倾倒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古传《西游记》是金真教龙门派开创丘处机所撰。“五四”后,鲁迅、胡适等新进学据清代非主流见解,依明代天启府志,推定吴承恩是唯一作,完全否定《西》与龙门派的关联,几乎成为定论。本在引述大量有关献的基础上,侧重从元初关中陇山道教化区有关史实分析出发,首次提出小说《西》的直接祖本《西(平话)》系丘祖高徒史志经弟子作。建议今后应将其与吴并列为《西》之作,并在陕西开辟《西游记》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19.
他,这样理解孙悟空;他,这样戏说《西游记》。他,诙谐里暗藏犀利;他,调侃中蕴涵道理。他不当乖宝宝,偏偏“坏”得有新意,带着“我的青春我作主”的自信笑容,张扬着年少的“小叛逆”。请看吴有同学的个性新篇——反观《西游记》!  相似文献   

20.
《怀念狼》虚拟了一个有关商州狼的灭绝和人的衰颓的故事,这一虚构中着重展示的一段旅程及旅程中所涉及的人物莫不与《西游记》存在着诸多相似和内在关联,在互性解读中,我们可以对两部小说各自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解决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