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的基本单元、组织系统和规训制度,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学位点是学科的本质要求与重要载体,是现代大学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生互荣。加强现代大学的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应坚持如下原则要求:一是适应需求,顶层设计,规划先行;二是科际整合,突出重点,创新发展;三是涵养文化,优化生态,规范规度。  相似文献   

2.
围绕当前大学学位点自我评估中的突出问题,强调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要推进两方面改革,一是改革自我评估体系,全面分析学位点要素及其结构,构建具有内外多维视角的评估指标体系;二是加强过程性评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搭建学位点综合评估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学位点建设过程的全面管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36所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学科学位点建设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即学位授予层次偏中上,硕士研究生学位占主导地位;专业设置较集中,多数定位于"高等教育学或教育经济与管理";发展路径选择较独特,主要遵循由中到上、到下的发展道路。未来我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学位点建设应进一步明晰学科建设理念;逐步拓宽专业设置口径,大幅度增加交叉性专业;加强教育学科专业学位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调整是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建设是学科调整的目的。中国高校学位点与学科关系紧密,学位点动态调整对学科调整与建设意义重大。基于对2016-2018年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影响中国高校学位点动态调整的因素可分为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在宏观层面,学位点动态调整深受学科发展历史与学科政策的影响;在微观层面,学位点动态调整则与高校师资力量、人才培养质量、办学特色以及调整策略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学位点和学科建设是高校重要的核心工作,地方高校受办学水平、历史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难以形成高水平竞争力。地方高校要围绕地方经济特点和人才需求凝练特色学科,发挥学位点的专业优势,建设与地方产业对接的高水平学科平台,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能力,同时也促进学位点和学科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学科带头人是大学中高层次人才的特殊群体,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作为学科发展的引领者、学位点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组织者、学科资源的整合者、创新团队的协调者的高校学科带头人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对高校如何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政策环境、科学地评价学科带头人、正确地处理好学科发展中的几个关系、加速学科带头人的成长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科布局的基础上,详述了学校主动撤销涉及13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具体做法,对学位点撤销后的效果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建立学位点退出机制的经验:规范学位点撤销流程;学科规划要综合考虑学校状况与国家需求;人才培养质量是学位点撤销的基本依据;学位点调整要促进学科生态系统建设;加强学位点的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8.
学位点评估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在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新形势下,加强对高等教育宏观指导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学校来说,进行学位点评估,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强化学科、学位点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学科、专业和学位点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改革突破口,三者一体化建设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改革方向。在学科–专业–学位点一体化建设的动因与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和人才产出导向的一体化建设路径,构建了从分割到协同的“三协同两优化”建设路径:以特色学科群为基础协同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依托重大项目攻关协同建设机制;以宽口径贯通式人才培养打通建设壁垒;以知识–人才产出驱动基层学术组织优化;以产出导向优化激励机制,多措并举实现学科–专业–学位点一体化建设,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科是学问的分支、教学的科目和学术组织单位,而学位授权点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依托、主要载体和制度性产物.文章从组织、知识和制度三个维度分析了学科与学位点之间的区别,概述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生互荣的关系.进而指出,随着知识生产方式不断转型,我国大学可以从问题情境、知识生产主体与场所、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等五方面开展交叉互涉逻辑下的学科建设和跨越既定边界的学位点建设.  相似文献   

11.
加强交叉学科学位点的建设,不仅是高校新兴学科生长的需要,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审时度势,把握特点规律、打破瓶颈制约,不断提高交叉学科学位点建设发展的效能。高校学科的建设应力求优势和高起点,在交叉学科中寻求突破。在学科融合中彰显特色。  相似文献   

12.
李红 《文教资料》2012,(6):117-118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组织单元与学术单元,是大学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现代大学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以及学术地位通常是通过大学学科的水平体现的。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学科建设是其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当今科学发展的特征决定了加速学科建设的紧迫性,学科建设是科学纵深发展的要求;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内涵及特征出发重点分析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并分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优化学位点布局是强化区域人才自我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新疆高校研究生学位点布局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疆研究生专业学位点数量相对匮乏,难以满足区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位点区域布局失衡,影响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硕博学位点学科设置也不连贯,学科建设整体实力薄弱。建议通过增设研究生专业学位点,逐步优化研究生学位点的区域布局,保持硕博学位点学科贯通,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等,以提升新疆高校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学位点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学位点自我评估要把高校自我评估与政府合格评估相结合、学位点自我评估与学科动态调整相结合、学位点自我评估与学科绩效投入相结合、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相结合、学位点评估与后续建设相结合等五项基本原则。在机制整体构架上,需要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相衔接,更要突出专项评估;多元主体参与,鼓励社会参与,突出学术评价;高校自我评估与后续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自我评估的作用;高校自我诊断评估、社会中介水平评估与政府合格评估相结合,形成完整学位点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我国学位授权审核的历史发展,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授权点管理中自律机制建设的实践,从学科发展定位、高效管理体系建立、良性自我评估机制建设、科学的质量文化形成等方面探讨了在高水平大学中构建学位点管理自律机制的路径,以期为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学位点动态调整是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研究生培养单位优化学科结构,实现研究生教育"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分析湖南科技大学学位点布局与结构的基础上,介绍该校2016年动态调整工作的具体做法,并就学位点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和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校后勤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制度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十分重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专章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从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大学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四个方面具体阐述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学科不均衡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有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不均衡发展能促进高校学科的"特色兴校"、提高学科建设的效益、优化学科的整体结构。高校实现学科不均衡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学位点(重点项目)立项建设、学科资源向优势学科倾斜以及特色学科的建设等。学科不均衡发展对于合并高校学科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研究型大学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但是大学的发展和竞争、研究生教育的扩招、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使非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现实必然性和一定合理性。非研究型大学在发展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理性面对学科队伍、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生源素质等方面的弱势,正确面对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走切实可行的本土化建设道路和利用开放互动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系统以保障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学科、专业的发展是大学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专业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离不开大学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大学职能的发展以大学学科、专业的发展为基础;大学的组织结构以学科、专业结构为前提;大学学科、专业发展水平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