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花样滑冰的跳跃动作主要分为两大类:刃类型跳(单足起跳)和点冰类型跳(双足起跳)。上述两类跳跃完全主宰了花样滑冰自由滑的全部跳跃内容。根据每年世界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的情况看出,点冰类型跳在自由滑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它对提高全套自由滑的难度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取胜的关键内容之一。在三周跳中,尤其是后外点冰三周跳,几乎是每名运动员在自由滑比赛中所必做的动作。例如:在1978年世界男子单人滑比赛中,共完成了60个三周跳,其中有24个后外点冰三周跳,占三周跳总数的40%。在女子  相似文献   

2.
利用力学定律练自由滑动作用力学定律(生物力学)阐述自由滑动作,将会更有助于理解自由滑动作的基本原则。跳跃在国际滑联规则的跳跃一览表中包括了自由滑的大部分跳跃。这个表并不完全,下面我们将更全面的介绍所有可能的跳跃方法: 1、在规定图形的基础上无转体跳跃: ①直线跳跃②曲线跳跃③变刃跳跃在四种规定图形的基础上的跳跃: ①3字类型跳②括弧类型跳③内勾类型跳④外勾类型跳 2、在园形的基础上刃起跳前外刃(前外) 前内刃(前内) 后外刃(后外)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花样滑冰的技术水平已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尤其是跳跃动作,更有新的突破。在世界上已出现三周半跳、勾手三周跳等高难动作。由于跳跃动作在自由滑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此,引起世界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注意和广泛的研究。为使我国的花样滑冰尽快赶上国际水平,我们对跳跃动作的各参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与国外运动员的跳跃参数做了对比,目的是为了肯定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着差距,这可能已被我国花样界及有关人士所公认.但究竟差在什么地方,特别是占70%比重的自由滑的差距何在,大概是一些有心人所苦苦思索的问题.答案可能多种多样,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意见之一就是难度不够,而且主要是认为我们的高难跳跃水平不够.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跳跃动作就成了主攻的目标.有的裁判员在评分之中也采用了以跳跃的多少定胜负、以个别动作代表整套自由滑水平的做法,只要有外勾三周跳这个动作,或女子有三周的跳跃,尽管是勉强完成,或"意思"一下,就成为优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单人自由滑等级标准分为初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六个级别.初级自由滑要求参加测验者能够成功地完成下列四个跳和两个转:跳跃:(1)3字跳.(2)后外点冰一周跳.(3)后内结环一周跳.(4)勾手或后内点冰半周跳.旋转:(1)单足旋转(最少三圈). 对参加测验人员不予评分,只给及格或不及格的评语。监督裁判可以要求受测者重滑任何一个动作,但不单独评分,只进行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6.
单人花样滑冰自由滑是运动员在自选音乐伴奏下,在规定时间内(男子四分三十秒,女子四分钟),完成一套优美、均衡的自选动作.其内容包括跳跃、旋转、步法、联合动作和其它优美的冰上动作(国际滑联规则第322条).跳跃、旋转和步法是自由滑的三种基本要素.跳跃和旋转的难度,代表着自由滑的难度,这一点已不言而喻;但做为自由滑组成的另一大部分——步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花样滑冰跳跃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肌肉力量是花样滑冰自由滑跳跃动作中跳跃高度和旋转速度的物质基础,发展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力量主要以提高肌肉弹性力和肌肉质量为主。通过分析跳跃动作各阶段的关节运动和原动肌,从而找出完成跳跃动作的技术关键,为花样滑冰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多年统计的结果表明,跳跃动作占整套自由滑动作总量的70%左右,以跳跃为主的训练已成为当前训练的主要形式,在此种形式下,对跳跃技术进行研究或总结,对今后的训练和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将有现实的意义。 1 对我国跳跃技术发展的简单回顾  相似文献   

9.
一、旋转在自由滑中的地位和意义现代自由滑基本由四部分组成——跳跃、旋转、步法和姿态,旋转是自由滑组成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优秀运动员自由滑动作数量统计结果表明,旋转的总数占自由滑动作总数的30%左右(包括单独旋转和联合旋转).旋转技术是花样滑冰的关键技术,掌握好旋转技术也就基本解决了花样滑冰的核心技术,因为花样滑冰是以旋转圈数为指标(包括空中转和冰上转),因此,提  相似文献   

10.
许多在前几届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没有出现过的动作,这一届在自由滑的比赛场上就有很多国家的运动员能够完成了。双人滑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朝着通向不同准度的动作,包括各种托举、旋转、单人跳跃、螺旋线和由男伴协助的捻转、抛转跳跃,以及在步法当中的连续跳跃等内容,在不同风格的音乐、姿态造型的衬托下,表现出本国、本  相似文献   

11.
花样滑冰自由滑训练的安排,大致按下列方式:准备活动占训练总时间的10%;自由滑中的跳跃训练占训练总时间的25%;学习自由滑的编排占25%;学习新的跳跃占25%;旋转跳接转,以及联合步伐占15%。无疑,每次课的时间安排可存在一些差异,这取决于训练时期、具体的训练目的,及运动员个人的特点。我们以世界最优秀的花样滑冰  相似文献   

12.
四、步法与舞姿(一)步法的概述步法是组成自由滑的四大要素之一,它是规定图形的引伸和自由滑简单动作的借用.由于滑行的速度和倾角比图形大很多,因此,它具有与图形完全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步法的技术主要是由规定图形的主要部分,如曲线、转3、变刃、括弧、勾手、结环以及它们的联合动作所构成.此外,还包含一部分简单的自由滑技术动作,如小跳、大一、规尺燕式等.步法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桥梁,它具有改变速度、场地分配和表达音乐的功能,尤其是一套连续步已成为自由滑不可缺少的单独动作.步法要求蹬冰要有连续性和流畅性,滑行中髋、膝、踝应富有弹性,浮足摆动,身  相似文献   

13.
伊藤自由滑的速度和舒展漂亮的三周跳跃动作是有目共睹的。这里仅就收集到的一些客观数据,对跳跃的助滑速度和高度的关系作些分析调查。方法采用本杂志28号所介绍的方法,收集了1985年全日本比赛中的一些数据。本文仅以女子自由滑前五名的选手为主加以分析研究。跳跃的滞空时间则利用录像彗差手段播放再现,以1/2彗差(1/60秒)为单  相似文献   

14.
自由滑中运动员的力量和能量的消耗在4分或5分钟的限度内,需用高速完成大量的自由滑动作,这就要求得到和消耗一定的能量。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用客观方法直接测得下列数据: 1、自由滑中的滑行距离(米)和滑行速度(米/秒或公里/小时)(扣除在原地旋转和跳按转的时间)。 2、完成单个动作或整套自由滑时的心率和能量的消耗。尽管在测量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这样的测量确实是十分可贵的。在捷克进行的一些测量,在其它国家也是同样,它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要得到运动员的自出滑线路图、滑行距离、能量消  相似文献   

15.
以第11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双人滑比赛前五名运动员的短节目和自由滑中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调研、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认为我国优秀双人滑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与世界水平接近,自由滑中连跳或连续跳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来说具备一定的难度;抛跳种类缺乏新突破;燕式接续步的定级水平与世界水平持平,但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完成该动作时整体质量欠佳,且不够精彩;被GOE减分的动作数量与世界比赛中的运动员接近,但获得GOE加分的动作明显落后,技术动作的整体完成质量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刘颖 《冰雪运动》2014,(4):16-23
阿克赛类型跳是花样滑冰6个主要单人跳跃各类之一,是6种主要跳跃中唯一的向前起跳动作,在比赛节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阿克赛类型跳是运动员技术进阶的标志,也是相同周数中动作分值最高的动作。目前我国运动员在阿克赛跳跃上存在较大的技术问题,通过对几种常见技术错误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的意见,以期解决当前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在阿克赛类型跳中引进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两周半跳和三周半跳两周半跳和三周半跳与一周半跳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在空中增加了转体的周数。两周半跳在空中转两周半(600°),三周半跳在空中转体三周半(1260°),唯一的要求是助滑速度和预转力应更大一些。两周半跳是达到世界水平的一个关键性的动作,它是进入三周跳水平的标志,也是自由滑的骨干动作,因此应作为重点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笔者发现在提高投掷能力方面,横向跳跃练习的效果比纵向跳跃更显著。众所周知,投掷项目的腿部发力动作是蹲、转、伸。而提高投掷能力的传统作法是纵向跳跃,如蛙跳、跨步跳、原地纵跳等,其腿部动作只有蹬和伸,没有转的动作。针对传统练习的不足,我们将其跳跃的方向旋转90°即横向跳跃,这样就有转的动作,符合专项用力特征。 安排练习时,根据个体差异按能力将学生分为两组,水平低者在地上画两条间隔60公分的直线,左右来回跳跃;水平高者在两条直线的中间再放置高30公分的橡皮筋,左右来回跳跃且越过橡皮筋。 动…  相似文献   

19.
旋转的练习     
跳跃的空转可由旋转的练习,而改进。一个两周或三周跳,其实也就是一个空中的快速旋转。为此,在每次的自由滑课开始和结束部分,至于各要练5分钟的旋转。练习1双足转双足转圈,练习目的是把旋转集中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第8-11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各项前6名成套动作中跳跃类难度动作的选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世界竞技健美操跳跃类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跳跃类难度动作可以凸现和提升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巧妙改变成套动作的路线和方向、增加成套动作的空间美感;跳跃类难度动作类型的运用主要偏重于"科萨克跳类"、"屈体跳类"、"团身跳类"且高分值动作逐年增加;跳跃类难度动作主要分布在整套操的前4个难度动作位置,其中选用在第1个难度动作位置为最多,这较符合运动员体能分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