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叔湘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认为,“活”应包括三方面:在理解基础上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面临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如何改变现状成为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课堂教学"活"了,学生的思维自然也就活跃,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们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在理解基础上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其二,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最后,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面就这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4.
跨入新课改的时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适应课改的要求呢?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老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新课改的要求。要使课堂“活”起来,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使用教材以及运用机智、幽默的教学艺术,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下面谈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  相似文献   

5.
一、谁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公 “课堂教学是一个大舞台,但这个舞台上只能有一位主人公,要么是教师,要么是学生。”“教学应该是一个‘偏正词组’,但究竟是偏‘教’,还是偏‘学’,这就代表着两种教学理念,如果是偏‘教’,轻‘学’,教师则是语文课堂中的主人公,并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听命于教师的教学;偏‘学’轻‘教’,学生自然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公,语文教师的教学只是服务于学生的而已。”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的“宜”与“不宜”包头铁路第二中学王子令一、宜“活”不宜“死”关于课堂教学,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个“活”字点出了课堂教学的要害。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7.
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对教师而言关键要把语文课上“活”。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就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对于政治学科来说,由于理论性比较强,显得单一、枯燥,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因此,使政治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有效实施政治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过程,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吕叔湘先生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还有~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吕先生的一个“活”字,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0.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笔者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即学习方式的“活”、教学过程的“活”以及学习内容的“活”。  相似文献   

11.
昌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们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在理解基础上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其二,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2.
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不是在课堂教学中讲得有多好,而是懂得驾驭课堂的艺术,能把语文课上活。的确,语文课不是算式,没有唯一的答案,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传统的“死寂”走向“活泼”,从“单向”走向“互动”。从课堂教学本身来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激活语文课堂,就必须围绕教师和学生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所谓“活”,活在学生的情绪、兴趣,更活在学生的思维、思想。“活”,是形式,是过程,也是状态。那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活”起来呢?我认为因素很多,但问题情境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我看来,问题情境,是历史课堂学生情感与思维活起来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课堂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我们在优化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放在突出位置,当作“重头戏”来唱。只有“激活”了思维,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学习,进入最佳的发展状态。 1.活化数学内容,变抽象为形象。遵循儿童心理规律,依据儿童认识特点,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是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编排的一大显著特点,它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教学思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  相似文献   

15.
吕叔湘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6.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下面,笔者就来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激活方法。一、比较导同教师在分析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段的运用精当、篇章结构的独到之妙、人物性格的鲜明个性、典型事物的典型意义等内容,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比较异同,或调换课文中率、词、句、段顺序让学生仔细品味,或改变典型人物、典型事物的特征,让学生反复斟酌,或提供另外的字、词、句、段及至篇,让学生分析异同。一位老师在教学《荷花波》扩‘夫妻话别”时…  相似文献   

17.
吕叔湘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目标教学中,选择优化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活”的教学的重要体现,也是成功教学的重要一环。因为课常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而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的纽带。实践证明,语文课的目标教学中如能遵循“起承转合”之规律,按此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能适应学生的一般阅读心理过程,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读书笔记教学法是指在语文课堂上由学生个体依据教师指定的学习目标,通过读书笔记的形式以实现学生自读、自研、自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以读书笔记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为主线”的教学思想,集传统的双基训练与现代创造思维培养于一体,融“听、说、读、写、思”于一炉,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堂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作‘活’。”现今的课堂教学,仍存在诸多“死”的弊端,这已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我认为在“活”的课堂上,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人文品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并积淀内化,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那么,阅读教学如何“活”起来呢?下面从四个方面作简要阐述。一、“活”用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凭借,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载体完成教学任务的。深入理解教材和独到地处理教材是“…  相似文献   

20.
杨阳 《广西教育》2014,(17):91-91
论语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想充实语文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就必须重视对语文课堂教具的使用。教师在课堂中适时运用教具辅助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