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日中学生》2009,(12):20-22
例: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相似文献   

2.
<正> 1 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课例:有一教师在让学生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让每个学生亲自去花园、庭院等地方搬开花盆或石块,发现鼠妇很快就爬走了等有趣的现象。教师认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会提出如下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搬动花盆是  相似文献   

3.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选好实验材料和用具,做好此探究实验将使学生对各种探究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在城市或农村房前屋后的草坪、石块、花盆底下极易找到。鼠妇爬行较缓,一受惊吓就缩成球状,很容易抓到。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新课本中要求的有些材料,实验室并没有,而且有些见也未见过,特别是在大城市。如:我们在讲七年级《生物学〈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需要用大量的鼠妇来做科学的探究性实验,而生活在大城市的教师、学生对鼠妇是什么?长什么样?去哪儿采集?都不知道。给上这节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实际上这并不难。一、采集鼠妇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且阴暗、潮湿的砖块、石头、花盆下面。常在阴暗的地方活动,一般在春季、夏  相似文献   

5.
新的课程体系 ,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去支撑。初中生物学新的课程理念总的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以下是“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这一科学探究的课程理念的分析。  一、科学探究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目的 :探究哪些环境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  课时 :1课时。  材料器具 :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  方法步骤 :   1 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捕捉鼠妇若干个 (注意 :不能破坏学校或社区的草坪或花坛等 ) ,针对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   2 …  相似文献   

6.
探究目的 探究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推荐器材 水槽、纸板、培养皿、纸盒、大牛皮纸信封、蜡烛、火柴、小手灯、60℃热水等.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捕捉鼠妇,熟悉鼠妇的生活环境和基本的应激性. 探究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学生分成六个探究小组)  相似文献   

7.
如何搞好实验探究教学?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实际,灵活选择、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一、明确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让学生完成完整的探究活动刚步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实验探究从何处入手,分哪几步、每一步应怎样做会感到非常迷惘。教师应根据探究的实例,使学生逐步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里以实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为例,说明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结合情景,提出问题。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捕捉鼠妇若干个。针对所采集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可…  相似文献   

8.
1探究鼠妇对光、温度因素时用少许吸水纸把培养皿底部铺满、铺平,然后使吸水纸吸水. 原因:a.鼠妇易钻入吸水纸下不动,影响观察效果.b.若不铺湿的吸水纸,鼠妇遇刺激蜷曲成球后再伸开,常常腹面朝上,培养皿底面光滑,鼠妇很难翻转过来.2探究光的影响时有如下几个方案,既简单,又经济,观察效果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1.将10个花盆摆成一排,左边5个花盆是装满土的,右边5个花盆是空着的(如图1)。请你在移动4个花盆的条件下,使这10个花盆变成满盆与空盆相间排列。如果只移动2个花盆,你还能使它们相间排列吗?  相似文献   

10.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人教版初一《生物学》教材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教材安排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认识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鼠妇为探究对象,并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亲自捕捉鼠妇,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物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的素质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活力。新课程倡导探究性教学,何为探究性教学?目前有许多说法,笔者认为探究性教学是以探究为目的、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现在有许多生物教师都在积极尝试和研究探究性教学。根据笔者的探索发现,教师如果要较好地开展探究性教学,除了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应发生转变之外还要在教学策略上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是探究性教学的起点。江苏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个探究性实验是“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学生对鼠妇一无所知,更不知道从何处探究起。有的教师首先自己先捕捉一些鼠妇提前向学生展示这有趣的  相似文献   

12.
<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有一个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用鼠妇探究光对生物生活的影响确实具有实验速度快而实验结果明显的特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鼠妇因个体较小、逃跑速度快而极难捕捉,以致于无法开展探究活动。我在带领学生捕捉鼠妇的时候,每次搬  相似文献   

13.
香烟烟雾含有多种物质,其中有不少物质会对人体和动植物产生毒害作用.那么香烟烟雾对小动物如鼠妇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你可做做下述实验来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14.
郭鲲鹏 《教育导刊》2003,(12):57-58
2002年9月,东山区率先采用新教材,进行课程改革试验。这次课改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及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至关重要。刚开学遇到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是“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说实在的,鼠妇这名称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于是赶紧去查资料,才对鼠妇有了一些了解,然后又去生物园看看,结果费了很大劲才捉到一只。以前…  相似文献   

15.
科学探究作为自然学科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得以明确,如何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实施科学探究,笔者就“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教学,谈谈反思. 1 问题的提出 (1)听课感受.“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是初中阶段自然学科的首个探究实验,学生第一次接触,兴奋之余,他们手忙脚乱,探究活动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流程不清晰,结果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是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选择用鼠妇做实验也有其局限性,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地区常见鼠妇的采集和性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阴暗潮湿、土质松软、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可采集到大量鼠妇.通过对鲜体标本的观察,找到了鼠妇性别鉴定特征,该特征容易识别,简单易行,这对鼠妇的饲养和生活习性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性别鉴定特征如下:采集到鼠妇后将其身体翻转,观察不具有胸足的腹部腹面,若表面平滑,没有刺状物即为雌虫,若有长刺状物,则为雄虫;对处于繁殖期的鼠妇,采集到鼠妇后,将其身体翻转,观察其身体的具有胸足的腹面,若腹面隆起、透明、呈淡黄色,则为即将分娩的雌性鼠妇,若不具该特征则需观察其腹肢有无变形.  相似文献   

18.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七年级生物学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这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但由于实验中的主角“鼠妇”在有些学校(特别是城市学校)来说,“货源”不足,影响了实验的开展。而蚯蚓。则比较容易得,学生也熟悉。我们经过实践,用蚯蚓替代鼠妇来做“水分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取得较好效果。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源  丁梅 《中学生物学》2007,23(7):27-27
鼠妇学名普通卷甲虫,俗称潮虫、西瓜虫等,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等足目鼠妇科。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有"探究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本实验从准备到实施周期比较长,鼠妇的保管和饲养存在一定难度。笔者曾参与"鼠妇的生物学特征和转向行为"的研究,共采集约2000只鼠妇,饲养2天至2周不等,未发  相似文献   

20.
胡玲 《中学生物学》2003,19(6):39-40
国家新课程标准七年级《生物》(上册),安排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设计和探究的方法。在实验的实施中,我们发现学生捕捉鼠妇存在一定的困难,实验时也不尽人意,无法达到预期实验目标。首先是学生捉不到鼠妇,捉到的也是半死不活,根本无法用作实验材料。在实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