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已经越来越显现其紧迫性,本文从高职院校社会职能、自身发展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并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着眼点与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聂开俊 《科教文汇》2008,(31):55-55
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已经越来越显现其紧迫性,本文从高职院校社会职能、自身发展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并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着眼点与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孙红绪 《科教文汇》2010,(1):160-161
根据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科研工作的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科研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产学研模式探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近十余年,高职院校取得了规模化发展,而科研工作出现了相对滞后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的三种产学研发展模式,提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准确定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应在更侧重于教学的基础上使教学与科研趋于和谐统一.指出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必须为教学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体现高职特色.同时科研工作也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部分,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才能最终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们对高职院校是否开展科研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05—2009年科研工作情况的分析,指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只要定位准确,政策得当,同样可以有所作为。同时,对高职院校开展科研的发展战略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储争流 《科教文汇》2008,(16):18-18
高职教育的地位确立和人们认识上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发展正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科研工作作为高职院校打造特色职业教育、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日益受到重视。建立稳定的科研队伍、构建科研平台、增加经费投入、加大管理力度可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中由于忽视自身的特点,科研工作及科研管理水平与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吻合,制约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文章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科研管理应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科研管理队伍,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服务的理念,并总结了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职院校科研定位不清的诸多矛盾和困境,探究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特点的科研目标定位和内容定位。通过对定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逻辑前提基本原则的分析认为,在目标定位方面,高职院校要以深化对高职教育规律的把握为基本目标,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发展目标,以为教学工作服务为根本目标。在内容定位方面,高职院校科研定位要以高职教育研究为重点,突出特色,以技能创新和技术服务研究为抓手,打造亮点。只有做到对科研目标与内容有较为清晰而准确的定位,才能使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走出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贾同振 《科协论坛》2008,(1):110-1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很多高职院校也已从当初规模建设的起步阶段逐步进入到提升内涵的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加强科研工作是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学院内涵提升的有力保障.如何健全科研机制,完善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推进学院科研工作不断深入和发展,是我们科研工作者应该积极面对、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学院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其科研活动却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同科研型大学及教学科研型大学的科研管理模式不同,高职学院的科研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培育、管理高职学院的科研活动是每个职业学院都面临的问题。本文根据高职学院科研管理的特点,结合我院科研管理的实践,对高职学院科研管理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闫克勤  王建荣 《软科学》2003,17(1):82-86
目标管理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并大力推行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本文认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科研院所在目标管理实践中值得研究的若干问题,根据国际上最新的第四代管理理论,紧密结合科研院所目标管理工作实际,为适应新时期国家赋予科研院所的新任务、新要求,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提出了解决有关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目标管理,提高科研院所整体绩效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缺乏对林草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以及对林草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国家(推荐)标准,因此基于林草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林草科研院所是林草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定位,对国内外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实践包括评价的体系、流程和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我国林草领域缺乏人才、平台实力薄弱以及评价机制不活等现实问题,从评价的内容、主体、方法及流程、结果的使用等维度构建我国林草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的逻辑体系,提出要面向国内林草科研院所进行全覆盖的创新评价,即区分不同层级进行评价,并保证科研院所的行政和科技主管部门的协同支持,同时要进行全过程的科技创新评价,即对科学研究本身、科学研究成果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等各个环节作出评价。最后,结合我国林草科技创新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要构建以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林草科研院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树立林草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评价新导向,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周孝 《科学学研究》2020,38(7):1338-1344
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仅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一个细小环节,但它却是绩效工资、收入分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无法回避的关键节点。本文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为例,系统探讨科研院所创新发展面临的制度困境。原有管理体系无法适应科研院所差异化、动态化的发展需要,而现有改革创新仅治标不治本、用新问题掩盖旧问题,使得科研院所改革与创新发展陷入困境。当前,应当推进以社会化为导向,以科研院所而非科研人员为对象的系统化改革,使科研院所成为以提供公益类科技服务为职责、依法实行法人自治的官办社会组织。同时,构建涵盖内部治理、绩效管理、市场竞争、社会监督等多重约束的宏观调控机制,确保科研院所不失公益属性,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等国政府对国立科研机构的主要治理模式、国立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我国国立科研机构改革的4点启示与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国立科研机构战略定位与使命;以科学的分类管理模式监管不同类型国立科研机构;以长期稳定支持经费为主导配置经济资源;以人才管理制度创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与竞争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涛  董纪昌 《科研管理》2008,29(2):166-171
当前,我国国立科研单位成本核算体系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立科研单位的成本核算体系已变得越来越迫切。本文对国内外国立科研单位现行成本核算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国立科研单位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国立科研单位的成本核算框架体系,并指出了未来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科研管理信息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小霞 《科研管理》2019,40(10):282-288
科研管理信息化是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目前科研管理信息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适于研究院所发展的科研管理模式、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在科研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及效果,提出大数据时代研究院所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由于公益类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探究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管理切合时代发展需要。当前我国公益类科研院所创新管理面临管理自主权弱化、学术自治权虚位、科技服务效益不足和管理工具理性不够等实践难题;新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推进我国公益类科研院所架构重构、权力回归、机制共融和工具借鉴成为破解实践难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温珂  苏宏宇  宋琦 《科学学研究》2012,30(5):793-800
科学与产业合作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在全球范围内大大激励了创业型科研组织的发展。借鉴当前战略管理领域的前沿研究——联盟能力理论,提出合作创新能力概念,并以创业型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从过程管理的视角出发,将合作创新能力的内部构成和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统一到组织学习和组织适应性的过程中,构建了创业型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一理论探讨,将具体的科研机构创新创业行为抽象为其背后的合作创新能力研究,不仅是融合战略管理和科研管理的有益尝试,更是对创业型科研组织理论研究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In the 1950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engaged in close cooperation with the Soviet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CAS sent scientists to the Soviet Academy to work as interns, study for advanced degrees, or engage in academic cooperation, and a large number of Soviet scientists were invited by the various institutes of the CAS to come to China to give lectures, direct research, help make scientific plans, and collaborate. The comprehensiv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academies was launched at a time when the CAS institutes were in their embryonic stage,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better-established Soviet scientists had the opportunity to play a dominate role. But the reality is not so straightforward. The case studies in this paper suggest that besides the influence of compatible political movements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bilateral ties between these two nations’ scientific institutes, disharmony in actual working relationships prevented Soviet scientists from playing the role they might have envisioned within the CAS institu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in a short span of time, combined with lack of experience on both sides, made for a disharmonious collabo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