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艳 《文教资料》2011,(35):47-49
语文教学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学习语文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语文常规课堂教学结构应包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教育家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可见,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4.
桂爱明 《考试周刊》2008,(48):176-177
语文教学是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本文旨从五个方面培养中学生语感,作一管见。  相似文献   

5.
金艳 《华章》2011,(33)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学习语文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以“语言学习”为核心的语文教学常规课堂教学结构应包括: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的能力。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语感呢?  相似文献   

7.
陆香琴 《教育现代化》2006,(11):110-1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漾感培养的重要性。而语感的丰富性是指当客观浯言作用于人时,人能对语言所包含的丰富的内涵有较多的领悟和把握。语感丰富的人能透过语言的视窗感受到丰富的意象。领悟到丰富的情感.学习到丰富的语言技巧。那么.如何使学生的语感走向丰富呢?在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在课例中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  相似文献   

8.
黄惠 《广西教育》2011,(4):14-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所谓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的语言实践形成的。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有很多,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读"。  相似文献   

9.
学语文,就是从"读"中来,到"读"中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要引导学生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要培养他们的语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很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什么是语感?语感指的就是学生一看到文字,就有一种语言直觉性,能有一种感知语言、领悟语言的能力。拥有好语感的学生在学语言、用语言时,对语言会有着正确、丰富、独特的感受。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以"读"为本,积淀语"情";以"品"为主,积淀语"素";以"背"为梁,积淀语库;以"境"为托,积淀语感。在语文教学中,依托这"四重"积淀,重重深入,赋予语言美的韵律!  相似文献   

10.
范夏薇 《现代语文》2009,(12):25-26
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再次强调“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目标、导向。的确,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究竟怎样进行,语文标准中,  相似文献   

11.
给材料作文是高考使用最多的题型。它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考生对各种事物的观察认识能力、联想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和高考复习中,应重视训练学生“给材料作文”,特别要加强审题立意训练。其步骤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一、训练语感,正确理解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训练,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启开语言奥秘的金钥匙,培养语感优势能提高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作文”往往要求学生不仅能接受语言明示信息,还要能洞察隐含信息,方能准确理解材料内涵,准确立论。  相似文献   

12.
谭雪 《新疆教育》2012,(5):138-138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那么何谓语感?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种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那么怎样培养语感和训练语感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两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词语分析中培养语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感.语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能力强的人,能快速地把握语言文字,产生丰富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开展品读式阅读教学,在引导孩子们与文本深入的对话交流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打造精彩的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14.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能力。"进行语感训练,就是要让学生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要让学生学会在各种语言环境下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读"达成培养语感的目标呢?以下谈一些个人的做法。一、具体画面中"读"出语感朗读训练要努力使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在儿童的心中"活"起来,心中有了形象,朗读时才能再现文中的情景。如果能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都强调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少涉及语感。什么是英语教学中的语感呢?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知和感悟能力。它的特征是直觉性的.一般不需要理性思维做为中介.就能敏锐识别语言的内涵、情味、正误和优劣。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有良好的语感.学生在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时更能游刃有余。那么怎样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肤浅的谈一谈看法。  相似文献   

16.
语感,即个体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诵读、实践、体验和训练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体会和感悟能力.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语感能力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因此,为了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语感能力,是人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和把握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就能够凭借直觉,灵活而敏锐地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悟语言,又能充分地调动特定语言环境中各种语言运用的可能性,发挥其潜在的语感能力,创造性地运用语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它是在语言实践中所获得的。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一、诵读吟咏触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语言积累,读是语言积累的第一步。教师要搭建朗读平台,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本、品味语言,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在解读经典作品时,我们发现不少作品包含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子,这些句子的感悟并非教师传授就能达到,而是需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产生  相似文献   

20.
李玲 《成才之路》2014,(14):1-1
语感是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力、表达力的合力,它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结构中居核心地位。在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指导中激发语感,在引导想象中品悟语感,在背诵积累中孕育语感,在实践运用中培养语感,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