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国内地方高校土木类专业在BIM技术人才培养中现存的问题,积极探索了校企协同培养土木类专业BIM技术人才的方式方法。对BIM技术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中培养计划制订、教学内容、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环节以及校企协同的保障机制进行了客观、系统的论述。本研究成果在建立符合新工科建设要求的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为构建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借鉴,也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开展高质量的校企协同育人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旨在政府、行业、高校、企业多方联手合作,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多方联合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当前协同育人还存在合作过程过于形式化、内容单一、协同机制不健全、相关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只有“政行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各方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校企合作才能持续有效实施。为此,文章从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等方面对协同育人有效运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协同学理论,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协同合作架构和协同合作特征等理论进行了阐释,从各方主体的共同诉求未能精确定位、协同合作架构中各方主体未能明确责任、协同合作架构内缺少协同管理等三方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从精确定位、顶层设计、完善协同管理系统和内部合力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可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和作用,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多方共赢。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协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优质教学团队和校企共建多位一体实训基地等方式,对"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对集团化办学协同育人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产教融合视域下推进学校思政教育全面发展,对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思政教育的持续性创新,有利于健全大学生人格,促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企协同育人是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提升青少年素质的核心办法。校企协同育人旨在借助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满足多元主体发展诉求,促进校企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强化信息共享,以实现资源互补。强化对校企协同的分析,是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办法,可快速提升学习者职业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现状,梳理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对策,以期为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再延伸和着力点,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新一轮内涵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特高计划"项目建设,从校企等办学主体如何协同的视角,探讨了协同教育理念的认知、推进协同育人的影响因素等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理论问题,并立足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实践和现实诉求,有针对性提出了"五个根据"的高职院校协同育人建设的实现路径:即根据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布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开发、根据专业结构布局进行师资资源与学训资源的配套、根据"学习参与度"成效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发、根据重点专业(群)的建设需求进行校企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1+X”证书制度下BIM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供给体系办学理念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课证融通缺少行业企业的有效参与、缺乏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师团队长效运行机制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教育生态圈模式下“1+X”证书制度的BIM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实施策略: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链,使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相适应;搭建“1+X(BIM)”智能教学平台,提供校企协同育人信息化载体;探索课证融通,深化“三教”改革,驱动生态圈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校企协同育人是职业院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汽车专业为例,通过与上汽大众合作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校企双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高水平实训基地,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进行深度剖析,以期为优质校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校企协同育人是当前高校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主要方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是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借助网络技术,集成、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对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网络技术加速数字资源建设、扩展数字资源的应用范围,有助于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数字资源平台的项目化发展。面向校企双方的数字教学资源项目化构架,不仅能够提升数字教学资源的关联性,还有助于交叉学科之间的深入合作,同时打破不同资源获取的屏障。打造数字教学资源平台,必须深入理解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和要求,强化优质资源的整合。在数字化资源的整合上,可以利用项目化构建思路,通过打造交互式、多课程协同等教学方式,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存在诸多问题:理念观念滞后,缺少地方政府支持;国家政策法规不健全,职责界定不明晰,各方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全员育人机制建立缺失,激励不到位,校企合作的育人效果不明显;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融不协调,校企合作的育人环境建设有待加强。由于各方利益关系失衡,诉求不一致,难以找到平衡点和切入点,因此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及法规,建立地方政府统筹,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合作的育人机制及保障机制,探索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渠道和途径,切实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实施校企协同育人为例,通过精准对接西部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发展和区域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需求,校企联合研发标准、共建基地、开发资源、共享要素、共育人才,探索形成了“一心两翼五联合”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在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中,校企双方都获得实惠,借助"工作室"的形式和机制运行,实现协同育人目标,对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为企业提供专业对口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校企协同"工作室"运行机制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校企协同育人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探究新时期校企协同"工作室"运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校企双元育人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需要政行校企等多元主体为其提供内外部保障。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通过多主体间的协同共治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与高职院校校企双元育人的保障机制构建有高度切合性。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解决双元育人过程中出现的权责界限不清、信息资源不对称、共同利益诉求难以实现等现实困境提供理论基础,为有效政府、有能行业、有为院校、有责企业的构建和校企双元育人保障机制的建立提供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推动产教融合深化发展,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展开探讨,提出职业教育融入区域产业的对接机制、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合作机制、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深化机制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运作机制,从四个方面入手实现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实现企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安徽三联学院动画专业与上海联岸公司的校企合作,来探究并解决校企协同育人中出现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实践实训环节、数字协同中心、质量评价体系几个方面来共同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提出校企协作育人路径新思考,从而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动画专业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引领下,物流行业转型升级趋势明显,用人需求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势,院校的人才供给与用人需求存在差距。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全面育人目标的指导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探索校企协同、项目管理的育人模式,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机制,以数智化背景下物流相关岗位及晋升路径为依据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在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中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专业人才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8.
“卓越计划”理念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计划"所倡导的校企协同培育工程人才的理念,对高校的工程教育而言,既是改革的契机,更是发展的机遇。规避校企协同的可能风险、寻找有效合作途径以及激发企业参与动力,关键是找到校企双方利益的协同点。因此,校企协同中高校必须按照市场规律,研判行业企业需求,找准协同点,从理念育人、实践育人、项目育人和压力育人入手,积极拓展校企协同育人有效途径。通过成立校企协同组织机构、改革课程体系、人员双向互动、学生全年企业实践等方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之一。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正在火热进行中。从“双元”育人模式的概念、国内外校企“双元”育人的研究现状、校企“双元”育人过程凸显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长江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例,阐述如何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实践体系构建、育人团队打造、育人成果评价等方面实施校企“双元”育人。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在“政行校企”各方配合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职业本科试点是我国职业教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人才培养结构的应然选择,关系着多方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平衡与互动合作。权力-利益矩阵图分析显示,职业本科协同育人外部利益相关者可分为主要参与者、保持满意者、保持沟通者、最小努力者等四类角色;而合作企业是主要参与者,具有高层次、多样化的人力资本开发诉求。职业本科院校应关注合作企业的角色定位与诉求,增强与四类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良好互动。相关策略包括校企合作建设互动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产业学院形式固化“双主体”育人,健全协同育人的互动关系管理与调适机制,发挥协同育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与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