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拉格:一座城市的幽暗记忆[爱尔兰]约翰·班维尔著,张鹤译,新星出版社,2007 2003年,爱尔兰著名作家,2005年布克奖得主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出版了一部新书,书名叫《布拉格:一座城市的幽暗记忆》(Prague Pictures,Portraits of a City),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和兴趣:  相似文献   

2.
水的启示     
徐莹 《档案管理》2006,(2):95-95
我在《读》杂志上读了一篇章,题目是《森林里的水》。讲述一个勘探队到深山勘探地质,请了一名山民做向导,原计划两天就出来,结果由于天气不好,连向导也迷了路。要命的是勘探队员带的水喝完了,地图上标出这座山没有河流。绝望之际。向导采了一束草,把草编成了碗的样子,然后过滤肮脏的泥水,过滤几遍以后,水渐渐清了,他又放了两片饮水消毒片,水就能喝了,这是他的第一种取水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天傍晚,我在离尼亚加拉瀑布不远的森林中迷了路;转瞬间,太阳在我周围熄灭,我欣赏了新大陆荒原美丽的夜景。  相似文献   

4.
一个小镇的魅力在于它的古老与神秘,而这种魅力又恰恰是源于小镇那些变化莫测的云彩和古老的建筑.戏楼、场院、小木桥;老房、老街、老味道;花海、密林、大草坪;高粱、麦垛、鸡鸭跳……这些在都市人们的生活中渐渐远去的影像,至今却依然存留在一座座小镇的光阴里.小镇天与地的结合组成了最为和谐的生命交响曲,在这里人们可以缓解城市化高速发展带来的疏离感,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歇息,感受到来自大自然最真诚的问候.很多时候我们被禁锢在钢筋水泥的牢笼中,很难再“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也正缘于此,我们的“寻找美丽小镇”活动诞生了.  相似文献   

5.
今年一月号的《新闻通讯》刊载过本人所写的拙作《首先要准确——漫谈新闻语言的特色》。此文发表以后,遇到这个问题还有进一步讲几句的必要。六月九日,一家经济小报为宣传一个小镇夏季食品饮料生  相似文献   

6.
金烨 《新闻实践》2013,(7):63-64
义乌是一座国际性的商贸城市,外商云集,商品进出口繁荣.独特的买全球货卖全球货的“义乌发展模式”,促使《义乌商报》不断调整传统办报思路、定位目标,拓展海外报道,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与香港《文汇报》合作,实现借船出海 在义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背景下,需要“对外更开放,对内更凝聚”.对外更开放,就需要有实质性的宣传载体.  相似文献   

7.
一座城市的魅力,就在于她与众不同的特色,那是这座城市的内涵义脉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个性特征:朱镕基在一次关于《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讲话中说: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吸收了各个国家城市建设的优点,堪称世界建筑博览.各种各样的建筑都有,  相似文献   

8.
书架     
《出版广角》2015,(4):124-125
提要:中国北方苍茫的龙山之翼,一个叫龙盏的小镇,屠夫辛七杂、能预知生死的精灵“小仙”安雪儿、击毙犯人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等,一个个身世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群山之巅各自的滚滚红尘中浮沉,他们在诡异与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努力活出人的尊严,觅寻爱的幽暗之火……  相似文献   

9.
选择     
《兰台内外》2010,(1):63-6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人先后经过一个原始森林,而且都是在森林里迷了路。第一个人在森林里走了三天三夜,也没能走出去,这时他来到一个分岔路口,他观察了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走左边的路,他很幸运,走了没多远,就到了森林的边缘,他成功地走出了森林。第二个人也在森林里走了三天三夜,  相似文献   

10.
在强手如林的1987年最佳新闻照片评选中,军报摄影记者乔天富的一组揭示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根本原因——官僚主义的照片《渎职者的窘境》,以其真实、典型、深刻的特色,挫败列强,一举摘下“1987年全国最佳新闻照片奖”的桂冠! 这决不是偶然的。《渎职者的窘境》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作者以其犀利的目光,牢牢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在瞬间中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表现. 要拍摄森林大火,首先要准确地认识大火.作者在乘机前往火灾现场时,透过机舱的玻璃,看到被大火烧焦的森林和被大火烧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时候在报上看到一篇题名《桥》的文章,开头一段一連用了好几个比喻,是这样写的: 我的故乡是个“人家尽枕河”的小鎮。市街是小鎮的动脉,市河也是小镇的动脉。而一座座的桥呢,是市河的标点,也是市街的标点。市梢头的桥最高大,它是个惊叹号——至少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是个惊叹号。(加重点是我加的)  相似文献   

12.
在报刊界,有些报刊的名称一经取定,就长期使用,一直不变;有些则在中途更名,而且相当频繁。更名的原因和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已有同名报刊,为了区别而更名,如广东的《旅游》为了和北京的《旅游》区别而更名为《旅伴》。有的是因为改版,编辑方针和报道内容有较大的变化而更名,象《财贸战线》先改为《中国财贸报》,又改为《经济日报》。这种更名,适应了方针、内容的变化,势在必然,合情合理,也更得好。有的则是为了突出特色而更名,如河北省文联主办的《文论报》,由发表一般的文论转到以发表青年文艺评论为主,因此更名为《青年评论家》,就突出了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仅仅拍了一部三级片的女导演黄真真成为了2002年的“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在以《女人那话儿》获得荣誉之后,她的下一部作品《男人这东西》中途夭折  相似文献   

14.
"张垣地理"是《张家口晚报》2010年改版后新推出的一个极具本土特色的副刊版面.它挖掘张家口本土人文地理资源,注重地方文化张扬.无法复制的本土特色张家口是一座沐浴了500多年风雨的塞外古城,积淀了深远的地缘文化.其中的河流、山脉、老街、胡同、人文、景观,无不表现着这种文化的独特.作为一张地市报,独具本土特色的资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找准这个"特质"后,2010年新年伊始,《张家口晚报》推出了精心酝酿的"张垣地理".  相似文献   

15.
如今,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介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构筑特色小镇媒介形象上,会利用新媒体语境对小镇形象加工呈现出媒介化的诸多特征。本文在此背景之下,以江西特色小镇媒介形象为研究中心,探究江西特色小镇的媒介形象,并提出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语出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例如清·管同《饿乡记》:“至则豁然开朗,如别有洞天.”也比喻经过自己思索或别人指点,突然悟出了某个道理,由疑惑不解一变而为通晓明白.例如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九十一回:“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你的灵性比我竟强远了.”峻青《党员登记表》:“她就在这一刹那间,像戳破了一层封窗纸似的,她的心豁然开朗,她什么都明白了.”  相似文献   

17.
《名人传记》的栏目策划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我们从建筑学的角度把一本期刊视为一座建筑的话,那么期刊的栏目就是支撑这座建筑的基本框架,而每部分框架则由一篇篇扎实耐看的文章搭建起来.所以说,一本高质量的期刊必有几个特色栏目支撑,栏目策划得成功与否是期刊成败与否的关键.在《名人传记》的办刊实践中,我们深感栏目策划是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一本期刊基本面貌和品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铁道建筑报》的来稿,我看了不少,觉得一个较为突出的通病,就是缺少特色,很多是千篇一律,不仅内容雷同,而且事例也差不多。前不久,我看到京九线赣南段三座赣江特大桥的报道。一座是赣江吉安特大桥,一座是赣江泰和特大  相似文献   

19.
濮端华 《视听界》2002,(2):42-42
杨澜在凤凰卫视成功制作了《杨澜工作室》,如今,中断一年后重新开播的《杨澜工作室》已隶属阳光卫视。尽管《杨澜工作室》中途停播近一年,但其节目制作理念却是一脉相承的。本文拟从人性的角度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牛寒婷 《出版广角》2015,(12):72-73
一本刊物要想办好,办出特色,离不开主打栏目的推出和经营.几年来,我所在的《艺术广角》编辑部进行了重要调整,对《艺术广角》这本二十多年的老刊物重新改版,在栏目特色上,我们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艺术广角》的改版实践证明,栏目尤其是主打栏目的经营,对刊物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