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当前党和国家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背景下,加强高校专业教师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推动高校专业教师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应统筹高校育人大局,破除高校专业教师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选拔、培养、考核等方面的困局,切实发挥这支队伍应有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伴随高校育人形势的新变化和学生主体的新动态,两者的联动性和互补性愈发紧密,所以,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然而,当前两支教育力量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制约,两支队伍并没有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因此,本文着力引入管理协同育人机制,这既是对优势育人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提升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以及思政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高校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协同育人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起了立德树人的重要责任.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发挥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效应,构建好三全育人大格局,提高第一、第二课堂的协力,架构起专业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路径,形成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合力.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水平,以思政课为基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文明,改革创新精神,增加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实现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政育人一线的两大主力军,新时代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升思政工作队伍素质的需要,针对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存在育人意识不强、交流平台缺乏、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讨了强化顶层设计、建强育人阵地、有效整合资源三个提升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效果的对策,促进其通力协作,互助共赢,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是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独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为例,发现两支队伍同向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队伍双向对接,促进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提出实用有效长期的协同机制,为队伍融合促进可能性,努力打造全程全方位育人过程。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轻思想政治教育重专业技能知识学习的现象,导致学生价值观出现一定的偏离.文章分析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的内涵以及相关理论,并对高校教师协同育人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让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形成逻辑清晰、结构得当的课程体系并能够从"需要"(如育人)出发建构起合理的体系结构模式并发挥其积极的育人功能(如课程功能矩阵的形成)值得认真思考。在SQ学院"五个一工程"课程体系建设实践背景下,如何通过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协同实现"十大"育人体系中"课程育人"目标也值得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即“一专两课”)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还处在探索阶段,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专业课教师对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育人的功能定位、目标要求、建设内容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专两课”思政育人体系构建要以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先导,以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以整合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为关键,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搭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立交桥”,构筑学生抵御各种思想侵蚀的“护城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做好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构建高职班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通过班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的运行实践,形成育人的有效合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有效开展的根基,课程思政是提升思政课程育人效果的有力补充,这是二者协同共进的内在依据。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内容为王”、问题导向、优势互补的原则。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要建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管理体制,实现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设计,打造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的育人共同体,构建联动化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网络的蓬勃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辅导员如何顺应潮流,捕捉网络声音,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网络育人,成为新时期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通过探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价值,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困境,针对困境提出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困境的解决对策,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育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落实全员育人,拓展教育范围,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但在当前环境下,部分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育人理念传统、育人队伍组建不健全、育人素养有待提升及育人环境落后等困境,影响辅导员组织育人活动、展现育人价值。这就需要有效转化辅导员育人理念,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从培训和自觉双重角度提升辅导员育人素养和能力,从环境创设角度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和支撑,进而为辅导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育人价值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高校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环境下面临职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困境。队伍建设规划不明,导致职业化困境。未设独立专业,导致专业化困境。创新动力不足,导致现代化困境。本文认为,解决问题走出困境应从国家、高校及辅导员个人三个层面着手。国家应从大局着眼,重视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工作体系的规范化,制定操作性强的制度政策。各高校应增设专职辅导员学科专业,从总体上提高辅导员专业素质,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路径。辅导员个人层面,在进一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基础上,树立培育人"以人为本"思想,积极进取,架起高校与学生和谐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育人功能的实现,需要从未来职业发展视角进行教育管理布局.通过对未来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评估,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育人功能与优势,切实弥补现阶段高校辅导员育人管理工作不足,为新时期辅导员工作室育人功能的有效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内涵进行分析,结合协同育人的理念,分别从系统性、开放性、互动性、融合性等四个方面,分析三者的逻辑关系,从而得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理念,厘清“思创专”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现阶段高校开展教育的实际工作过程,从教学管理思维层面、高校教师的创新意识运用、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方面,提出促进“思创专”融合的相关途径,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提供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更是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指导者与引路人,高校辅导员对自身使命担当的认知与实践,对于提升高校育人水平、推动高校持续发展以及高校辅导员个人价值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强化使命自觉、提升个人素养、加强工作实践是高校辅导员使命担当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校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通过专业的研究与分析,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协同育人的主要作用,在与专业研究人员开展讨论交流后,提出在高校管理层、学生与社会层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机制,继而保障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其创业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各个专业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育人,与思政理论课达成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以此优化高校思政育人的整体水平。教育类专业自然也要承担起开展课程思政的责任。但由于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不敏锐、育人能力不成熟、思政教学设计方式也比较单一,建议教育类专业课程在融入思政教学的设计方面,需要先学习思政育人要领,挖掘课程中存在的思政元素,再积极提升教师思政的育人能力,帮助教师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教学计划,创新专业课思政育人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专业育人职业形象塑造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三明学院着力培育明德致善、明理致用、明志致远、思想健康、心灵健康、生命健康的"三明三康"青年学生,积极构建"三明三康"育人体系.文章通过对辅导员学生工作测评分析,得出学生视角下辅导员职业形象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20.
2008—2015年的82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是全国13万多高校专职辅导员中的典型代表,具有代表广泛、典型性强、先进事迹感人、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先进的立德树人理念、创新的实践育人模式和多元的专业发展方式等教育理念,他们可被称之为教育家型辅导员,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核心标志.形成与建构个人教育哲学是教育家型辅导员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