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资源再生理论角度看,乡村闲置校舍作为一种资源,如果得到合适的转化,可以为乡村经济和社会带来良好效益。使用扎根理论,对搜集到的相关文献及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在乡村校舍闲置转化运用中,存在基础教育运用模式、劳动教育互惠模式、成人教育运用模式、体育发展模式、满足生活需求模式、乡村产业发展模式、行政场所运用模式、乡土文化引导模式、社会保障服务模式、有偿处置模式共10种方式。对上述模式的转化条件进行分析,可为尚未进行转化的乡村闲置校舍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思路。相关地区或部门应合理借鉴已有模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合理行动,使闲置校舍的价值达到最大化,以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山山鼓作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在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在通过分析通山山鼓文化对当地的影响和其史学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与"活态"传承山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洪琴村中秋舞香龙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徽州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目前洪琴舞香龙传承与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当地政府缺乏必要的关注和支持,面临代际传承问题,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新时代洪琴舞香龙传承和保护具有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村民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推动当地传统工艺的发展、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意义。基于此,洪琴舞香龙传承与保护应在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下,坚持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培养新生代舞龙传承人,与当地旅游及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探索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京津冀节点城市,保定提升文化软实力策略的研究讨论,得到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普遍重视;从区域具体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入手,以传统文化资源个案的保护传承为例,建议做好保定城市文化品牌,使文化产业化、系统化集群发展,走人才培养和资源开发创新一体化发展道路,旨在为区域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地方品种的保护实际上是国家遗传资源的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工作,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和国计民生。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现状,梳理在管理机构、保护体系和经费投入方面的成效,探究现阶段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面临的突出问题,剖析原因,提出针对性保护对策,推动乡村振兴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人文地理学和建筑学的观点出发 ,分析和阐述了云南民居建筑的地景条件、空间形式及其特征 ,认为在现代建筑大量涌现的今天 ,云南传统民居建筑和乡村聚落的多样性更加珍贵 ,必须予以珍惜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神韵和魅力,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浪潮中迎来了新机遇,“非遗+旅游”成为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地方高校在区域位置、目标定位、地方合作等方面更贴近乡村,对于更好地挖掘和保护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业态,是贯通乡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桥梁。乡村旅游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面临原真性和传承性缺失、开发深度不足、开发形式单一等问题。文章尝试利用结构化理论来探讨乡村旅游的文化建设,从当地居民和游客、文化保护与开发、本土性与现代化等方面探讨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的技术路线,期待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从体育赛事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体育赛事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以此来彰显城市特色,激活城市发展潜力,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乡村振兴视域下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发展的整合度不足;品牌效应不足;赛事组织制度欠缺,运行不规范。优化路径包括:深挖地方文化内涵,打造体育赛事旅游品牌;拓展社会参与方式,多维度推广体育赛事;建设体育旅游景点,打造知名体育旅游线路;优化产业运营体制,推动赛事供给侧改革;加强地方资源融合,提高城市品牌影响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充实体育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0.
乡村游是2006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云南有25个特有少数民族,其文化独具特色,保存也比较完好,具有发展高端乡村旅游产品的良好条件。我们可以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施反贫困战略、乡村旅游的标准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寻求本土化、中国化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义乌何宅村是热播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陈家村的原型,拥有着"鸡毛换糖"的创业文化和爱国文化。县域治理不仅仅是改善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更需要做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本文将以义乌何宅村为例,探究县域治理背景下义乌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对策,为我国其他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陇南地区在陕甘川交界之处,县区之间文化的差异性十分明显,民间美术的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更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但是,受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保护意识逐渐淡漠,使得许多地方文化与艺术赖以生存的原生地域被湮没,民间美术传统的创作观念和技巧受到极大的冲击。建立民间文化保护的合理机制,加强民间传统文化教育,是发展与保护陇南民间美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开井"是白族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从特点、建筑风格等层面,分析白族民居在现代化过程中变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以保护白族传统的民居文化。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新疆跨越式发展对维吾尔老城民居改造,对新疆的发展及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八景"是一种景观塑造与资源利用文化模式,具有传统文化开发与保护、宣传等功能。通过对"保山八景"文化景观现状、景观类型和变迁机制分析,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深入阐释八景文化景观作为保山文化的社会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漫长的农业文明创造、累积了宏富多姿的农耕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和主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深厚的沃土和珍贵的思想资源。农耕文化的传承应建立农博馆和农耕文化大观园,进行农耕文化的展示与体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推动农耕文化的活态保护与保护性开发;加强农耕文化教育与研究,培养农耕文化传承的各类人才,从而使农耕文化薪火不息,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7.
因传统古村落的资源丰富性、景观异质性、文化稀缺性以及振兴迫切性,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助推村寨经济增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文章通过对恭城常家村案例的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具有典型的双向互动关系.其中,人才、精神、资源、产业作为两者之间的联结要素保证了古村落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有效...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弘扬和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新时代,作为各自所处区域的文化中心,云南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在服务好学校的特色专业、特色学科、办学特色凝练工作,做好云南多民族聚居区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繁荣的同时,从特色馆藏资源的来源、特色馆藏资源的发展政策、特色馆藏的建设项目、特色馆藏建设的实现路径、争取外界支持等方面加大研究工作的力度,丰富其理论。只有这样,才能顺应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后申遗时期的到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由"重申请"转向"重保护"。地方政府要还文化于民间,做好顶层设计,发挥组织服务职能;基层群众积极参与民俗活动,吸收现代元素,创造性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社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在地化保护,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营造空间感,地方高校发挥自身教育、人才培养优势,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提出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构建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校本体育课程资源的课程体系,寻找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路径和方法,对进一步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发展,深化羌区大、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