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数据时代和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为了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全方位提高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内江师范学院概率统计课程教学团队基于课程思政、以学为中心和创新能力导向三个视角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教学实践表明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了课堂活跃度与学业挑战度,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体医融合”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卫生职院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构建“体医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意义及方法对策进行阐述,再对“体医融合”背景下体育教学改革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医疗卫生保健的常识,培养“体医融合”医学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基本科研能力训练”教学实例,将“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和车辆工程专业本身特点相结合,讨论了“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基本科研能力训练”课程的实践与方法,为“新工科”建设和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亟待从学习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模式等方面持续改进,加快培养出符合新工科要求和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基于高校现有教学体系,针对高校开设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本次教学改革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融合教学,对该课程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探索和改进,进而提出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进行融合教学的策略。改进后的教学方法,可为高校其他工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工科”建设的工程教育改革,探讨了“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提出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技能,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林科建设背景下,我国林学专业人才肩负着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使命。森林培育学课程作为林学专业最主要的骨干课程之一,对标新林科建设要求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基于当前森林培育学本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开展相关教学改革研究的现状,提出了“理想+情怀+理论+技能”的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模式,以期为培育“知林、营林、爱林、强林”的新时代林业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线性代数是大学数学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之一,该课程中所讲授的向量、矩阵等内容在“新工科”的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因课程内容抽象等原因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从拓展教材建设、细化教学目标、深化师资队伍培养等角度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并从注重直观化的教学课堂,注重学生能力性考核的角度提出一些新的教学实践方法,为培养出高质量的“新工科”专业人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交叉学科融合是新时代综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双一流人才建设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以高等院校光学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程“纳米光子学”为例,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痛点,瞄准交叉学科融合背景下的育人培养目标,遵从“以学生为中心、交叉学科相融合和学研拉链式发展”三个创新理念,开展“教学内容优化创新策略”“教学模式融合及思政融合策略”“教学—科研拉链紧密互补策略”和“教学评价考核方式改进策略”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模式,以提升“纳米光子学”课程教学质量和交叉学科融合背景下学生的综合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研融合的复合型创新实践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和有力支撑,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从实践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3方面入手,分析当前工科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实践环节缺失、跨学科的课程不足、创新创业类课程欠缺等问题,进而对工科类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细化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环节,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多途径建立并优化创新创业类课程,以适应“新工科”建设对工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一流本科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是新型工程教育改革实施的核心,直接决定着“新工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激励学生去“疑”去“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以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交通规划为例,通过对课程实施“课前—课中—课下—实验—考核”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实践创新,真正将批判性思维贯穿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新工科”背景下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依据我国“交通强国”“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紧紧围绕课程思政教育和“新工科”建设的本质内涵,基于OBE的产出导向理念,确定影响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提出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建立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监督及评价体系,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成人文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卓辉  陆伟  彭伟  张树川 《科教导刊》2023,(21):55-58
近年来各类火灾形势严峻,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部先后推出“卓越计划1.0”和“卓越计划2.0”,并提出了“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崭新内涵;同时,国务院提出了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对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新的要求。文章结合多目标背景下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分析目前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实验平台、师资五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探索一流学科、新工科及卓越计划多目标背景下的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刘冰  张轶 《教师》2024,(4):114-116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食品化学”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研究是对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探索。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基于学科竞赛的纽带作用,文章综合阐述了“食品化学”专创融合课程建设“目标融合、内容融合、教法融合”三个维度的融合策略,并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专创融合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根据电子通信类专业的培养要求,对“遥测遥控技术”课程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注重讲授课程相关的前沿技术,并开展以微小项目贯穿课程重要知识点的教学改革研究,加强“遥测遥控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通过开展以微小项目为主线的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有力地支撑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基本科研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新工科背景下,从地方综合性“211”高校对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出发,提出了以机器人大赛为基础、以“机器人特色班”为组织形式、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参考、以校企联合培养为主线,形成集竞赛、科研训练、创新创业、企业实践、理工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器人本科生培养模式,并搭建与之相适应的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为机器人以及其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背景下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提出更深入、更专业的综合能力要求。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中核心能力的培养更是首当其冲。分析目前对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具体的课程目标以及在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针对专业特色构建合理的课程平台,以工程案例来带动能力培养,建立面向能力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达到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需求,也给高校外语专业及其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标定位不精准,课程设置单一、个体差异性关注不够,师资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新工科理念下,加快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应科学确定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突出课程设置的弹性化和综合化,强化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新环境下,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对土木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相比,“新工科”理念背景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成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基于目前工程人才的培养现状,秉承“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从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土木工程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以此来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质量与专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学生核心能力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方面,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沟通交流等个人素养和社交能力方面。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新工科”教育模式改革,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提出“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实施方法,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完善“新工科”课程思政体系,让“新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时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