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王受命"是周王朝立国的终极依据和王朝命脉之所在,也是周王朝占主导地位的影响有周一代的社会观念。关于"文王受命"说的起源,比较流行的司马迁所述的"虞芮质成"说实不如《程寤》的"大姒之梦"说更近乎历史的本真。这个观念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在大姒之梦以前,文王受命是指接受商王之命,其后,则是取商王朝之命而代之,只是到了周公时期其内涵才扩而大之,成为文王接受天赐予的统治天下的大命。清华简《程寤》篇对于说明"文王受命"问题十分重要,此篇以述史为主的写法和一些用辞之例,都表明它当成书于西周晚期或春秋时期的史官之手。这对于研究《逸周书》的成书时代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动+之+名”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结构。文章以《史记》中出现的“夺+之+名”和“为+之+名”结构为例,以充分的理由证明前人研究中通过变换分析和古人的注释来证明“之”=“其”的观点是不成立的,从而证明整个结构是双宾语结构。  相似文献   

3.
李勇的新著《“现实”之重与“观念”之轻——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乡村小说叙事》,围绕着对1990年代以来乡村叙事“新交”这一现象,从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创作过程中作家的心理和文化人格等主体性因素入手,对“新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和确认,在这种因素分析、价值分析和历史性梳理的基础上,对“五四”以来的乡村叙事在1990年代之后所发生的这种显著变化做出非常中肯深入的评析.整部著作扎实厚重,个性鲜明,特点突出.  相似文献   

4.
"动词+之+名词"结构是古汉语语法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其结构性质的判定与对"之"的功能认识有很大关系。本文通过对《论衡》的语料分析表明,不论该结构里的动词是什么性质的,"之"都只能充当间接宾语,即该结构是一个"动·宾·宾"性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关雎》,后妃之德也.”这是《毛诗序》对《关雎》一诗的评价,伴随着《毛诗序》作者与成书年代的学术公案,“后妃之德”一语也颇受争议.历代《诗经》研究者对于“后妃之德”的阐释,均与《关雎》一诗的文学解读相乖违.从文字学角度考证,“后妃”应释为“司配”,“后妃之德”应理解为“执行婚配过程中的准则与规范”.这就合理地诠释了《毛诗序》的说解,使传统经学阐释与现代文学解读达到了一致.  相似文献   

6.
《师说》这篇课文只有400来字,“之”共出现27次,细加辨析,就可看出其用法共有八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庄子讲的"命"似乎是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但庄子的哲学是以个人生命哲学为核心的,庄子讲"命"更加关注的是个人在遭受"人之所不得与"之"命"时,如何去看待与处理人之与天、心与外物的关系,在当时"无道"的世间如何全生与保持心灵的平和安详与自在;庄子的安命观并不悲观,它洞察了人心与外物的另一种关系,在人生不得已时,它启发了人们选择另外一种能让人生的宽度变得更广阔的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8.
刘文风 《语文知识》2003,(10):13-13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1932年在其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的创作主张。他形象地把文学创作比作冰山。他说,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看得见的只是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隐藏在水下的则是八分之七。作家在创作中将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使读者通过看得见的八分之一去体验看不见的八分之七,这并不会使作品显得单薄,反而会使作品深厚起来。在冰山理论的  相似文献   

9.
《雪国》主要描写了舞蹈评论家岛村三次赴雪国旅行的故事,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日本艺妓的悲惨命运,流露出的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本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川端康成独特的既美且悲的风.以及《雪国》这部作品所流露出的特定大时代下的“日本悲哀的美”。  相似文献   

10.
《庄子》一书“德”之内涵极为丰富,大体有三种含义:其一,“德”是得之于“道”之德;其二,与“形”相对而言,“德”是内在充实之德,表明其在现实生活中、在生命自觉走向“逍遥”过程中作为人的精神性根源和理想的生活状态;其三,“德”是一种虚静空灵的心灵境界。基于以上理解,“道”与“德”、“德”与“性”之间的关系更为明确。“性”作为生命的本质是本然的、天然的现实性,而“德”则是一种内蕴在万物“性”之中的“潜质”。“道”则是“德”与“性”的终极性根据。同时,“德”的葆有需警惕名利、知见、形体等诱使“德”形于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一部反映吉尔吉斯族抵抗外族侵略、保全民族生存、捍卫民族尊严的宏大民族抗争史。它表达的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和捍卫民族尊严、渴望民族统一的主题与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倡导的反对民族分裂、传播民族自我认同和吉尔吉斯一体化的思想和政策相吻合。因此,上至国家立法,下至民间宣传,为弘扬"玛纳斯"精神做出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新教材第一册《兰亭集序》一中有这样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对“宇宙之大”没作解释,而对“品类之盛”的解释为:“地上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据此注释,不少学生认为此两句中“之”为结构助词“的”。但从“之”作为结构助词的用法和两句应有的表意效果来看,该两句应理解为古汉语中的定语后置句式。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诗经》中有没有史诗的争论实自黑格尔起,所谓"周民族的史诗"的定论是逐步形成的,其实《诗经》中根本没有史诗。遵循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等关于史诗定义之标准,揆诸经典史诗的共性,发现《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等所谓周民族的史诗不具备史诗特征,其一是无整一的行动,二是不具备史诗三要素,三是无神人互动之关系,四是作诗的目的根本不在于创作史诗。这些诗乃是周人纪念先祖的叙事性的庙堂乐歌。  相似文献   

14.
《浙江潮》作为一本以启蒙和救亡为目的而创办的刊物,不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激起了鲁迅的创作热情,还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鲁迅早期“立人”思想和“硬气”风格的形成。而这种思想和风格也成为鲁迅1930年选择“向左转”的关键因素之一。事实上,他的这一选择是理性地从时代环境出发,始终以一身“硬气”秉持着独立人格,自觉地进行以“立人”为旨归的文学革命及其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浙江潮》对鲁迅创作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以鲁迅首刊在《浙江潮》上的作品《斯巴达之魂》为例,结合该作发表前后通过《浙江潮》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语境、思潮,不仅能进一步回到其作品创作伊始的历史现场,还能在报刊所记录的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中窥见一个形象更为饱满的鲁迅,从而对其思想、人生和创作历程有更为深刻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之标题反映了作者的怀旧情绪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八月之光”这一人性之光折射出了人类古老久远的美德,象征着人淳朴、善良、美好的本性和爱与被爱的渴望。它既体现了福克纳深受其影响的基督教义,更闪耀着超越基督文明的人文主义光辉。它代表了福克纳所推崇的宁静恬淡的生活本质,也表明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小说题目由最初的《幽暗之宅》到《八月之光》的这一变化,表明了福克纳在创作中思想的发展和主题的升华。《八月之光》这一标题传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人性的永恒信念,凸现了小说超越时空的意义和魅力。  相似文献   

16.
奥尔罕.帕慕克是一位深受苏菲思想影响的作家。其创作都是以苏菲信徒的"纯粹之爱"作为小说的原形叙事结构。文章以其代表作《纯真博物馆》为例,再现了"恋之奴仆"的修道历程,揭示了"恋之奴"对"恋人"是"纯粹之爱"。  相似文献   

17.
《伤心咖啡馆之歌》以其独特的民谣风格在美国南方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浓郁的孤独感和沉闷感是其文本的一大特色,而以往的评论大多集中在其“精神隔绝“方面,很少关注到文本本身的民谣风格和沉闷的话语叙述。本文作者对“精神隔绝“提出质疑,并对文本的民谣体结构及其文化意义提出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反对"十七年"历史小说创造的"史诗"神话是新历史小说问世以来当代创作者共同的艺术追求,阿来的《尘埃落定》彻底完成了对它的颠覆。拟从以虚构而真实的题材内容、分裂而完整的人物形象、表里如一的情节结构、丰富深邃的主题思想对其进行相应拆解等方面分析其新历史小说的特质,彰显其反"史诗"意识,从而凸现《尘埃落定》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主+之+谓”中的“之”,对《孟子·梁惠王上》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类的“……之于……”结构中的“之”以及“……之与……”结构中的“之”的用法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0.
明代"妇妒"之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在《金瓶梅》中,西门庆的妻妾们在权势、金钱、才貌、子嗣等方面的斗争可以见出。婚姻爱情的排他性、女性知识的增长和才能的提高、社会思潮的进步及书坊刻书的发达等因素对"妇妒"之风盛行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