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教师"教"的行为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情,不仅能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水平。关注学情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学习状态及学习动机等。  相似文献   

2.
所谓"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因素."构建学情课堂"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千方百计地提升学生的相应素质,增强学生的相应学力.要做到这点,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关注学情、掌握学情、分析学情、成就学情,这样才真正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情分析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因为只有抓住"课程—课堂—生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和分析学情,才能使学生真正站在课堂中央。本文建议对学生学情进行全面、细致、准确、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和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学情的教与学方案,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力和联想力等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1+1"高效课堂中,"1"是学情,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状态和水平。包括学生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生活环境、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水平、学习方法与策略水平等。"+1"是教师为学生实现新发展所创设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的创造活动。包括根据学情设定的新的教学目标、教与学的方法与策略、选用的教学模式等。可以是一个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疑问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可以是一种学习方法与策略,也可以是教师使用的有效的教学模式。"1+1":是学生实现新发展、教师为服务于学生新发展而创造有效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师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1+1"高效课堂:前一个"1":学情,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关注学生原有的基础,为学生知识的高效建构做  相似文献   

5.
正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好的学情分析能够让教师全面而透彻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一、关注预习和作业,分析学生"已知"在开展学情分析时,首先应当关注学生的预习与作业情况,分析学生"已知"的部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或情感积淀往往是学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的重要参照,对学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互动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最为有效的形式.而有效的互动教学,需要教师分析学情、关注文本、关注个性阅读,只有处理好这些细节,才能独树一帜创造富有生命力的互动课堂.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解目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水平,我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了调查。调查中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关注不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学情作为确定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只有25%的教师将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有33.3%的教师将学生的学情作为处理课后练习的依据,有42.7%的教师将学生的学情作为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的依据。可见,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本就没能关注学生的学情,就是少数关注学生学情的教师也主要是依靠"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来实现,而这些基本是属于后置性的,只有5.2%的教师能通过"课前预习检查"和"课前访谈"来了解学生的学情。这样,教师就无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展开有效教学,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使"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就必须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奇思异想,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性这个目标,在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引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建构知识体系,诱发学生的动态生成,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数学的学习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思维的学习,是方法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角色要求其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和方向性的引导,而这种引导和加工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提问,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及时解答,最终完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提升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曾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关注学情是教学内在的需要。为了解学情,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的可发展状况;学生的个性差异。那么,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该如何真正把握学情、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呢?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学情"是一个缩略词,其内涵没有公认一致的界定,可以理解为"学生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两种意义,后者意义范围较前者窄,更强调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因素。了解和分析学情是为了教师教得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就学生学习某一具体知识内容而言,学情可以分为前学情、中学情和后学情。不同阶段的学情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一、以学定教:前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案例1】有了差异怎么办?最近应邀上一节公开课,内容是《2、3、5的倍数的特征》。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进行了前期的学情调查,结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数学知识很多,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就要关注学生对"量"的认识,"量感"是学生对"量"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为此,教师基于学情,从生活中感悟"量",开展可视化的活动,让学生去感受量和体验量,培养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13.
关注学情,以学定教。这是新课标一直倡导的教学策略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充分预测、关注和调控、反思学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使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学定教"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一、摸清学情,把握实际,处理好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强调的主体是学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主动探究,因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就成为他们接受新知的条件和基础。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经验以及社会阅历等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以国家教育改革纲要为指导,提出"四个回归":回归学情、回归生活、回归学生、回归实践。新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情分析,根据班级学习情况制定改进措施;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师生互动,改变教师的职能角色;以生活实践为核心,改变传统课堂以理论为主导的教学状况。"四个回归"的落实,促使我们打造更加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  相似文献   

16.
甘树梅 《考试周刊》2014,(41):78-78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最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关注学情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备课前认真了解学情,课始注意反馈学情,课中敏锐洞察学情,课后客观反思、总结学情,根据学情及其发展变化有的放矢地施教和导学,才能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高质量师生互动有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实际学情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观点.保证互动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及能力,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借助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为例,讨论和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理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方式。针对"理论抽象、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工科理论基础课的网络教学质量问题,提出了从思想、内容和手段多角度强化设计的教学方法,强调网络教学应在树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学生学情及网络教学特点,注重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手段,增强师生互动,确保学生课堂听讲的有效时间和知识吸收率,改革考核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学情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可知性、可变性和多样性。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千方百计地提升学生的相应素质,增强学生的相应学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关注学情,从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学情,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思维规律、认知基础等学情起点,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向前推进。学情分析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面,主要策略为:课前通过设计自主预习单进行前置性学习,了解学习起点,预设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课中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反馈的信息,合理取舍,顺势引导,将教学引向深入;课尾应关注学生的总结,优化拓展内容,促进课堂向课外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