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读文本""碎片化"组织教学的现状,以教学课例的实践形式,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要划清不同年段的课时目标,有效设计块状结构,凸显"主问题+"思路,自觉改进操作程序,让课时要求清爽起来,教学环节清晰起来,语言训练干净起来,学生活动自主起来。  相似文献   

2.
曹茂昌老师的《〈金缕曲〉二首》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于"文本细读"中化解语言障碍。在古诗词教学中,把握"细读"的方法与尺度,对其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发掘,见微知著,以使学生收获言语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此二词用典较多,这正是学生理解词意的障碍所在。曹老师把消除语言障碍和鉴赏整合起来,实际是在文本细读中化解语言障碍。他抓住了"牛衣""乌头马角""薄命长辞""蒲柳"等词语,结合其他相关材料来辨析、印证,帮助学生解读出这些典故背后隐含的深意。二、以"主问题"贯穿课堂教学活动。曹老师在"设计说明"里提出了"设计主问题"  相似文献   

3.
"‘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的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力和粘合剂,在教学中显着‘以一当十’的力量。"由此可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设计问题,尤其要善于设计"主问题",让"主问题"成为"激起千层浪"的那"一石",让"主问题"主宰课堂、统领课堂。如何设计语文课堂"主问题"?一.矛盾语言问题化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通过抓住文本的语言特点,挖掘文本自身语言矛盾点来  相似文献   

4.
许纪友 《学语文》2013,(4):8-10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每堂课必练的把式,是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态和看家手艺,是语文教师才、学、识、德等素养的综合展示。一堂语文课,看你从哪里入口进行文本解读,就知道你道行有多深,技艺有多高;一堂语文课,看你能否让学生动起来、说起来、笑起来和跳起来,就知道你的教学功底有多厚,教学艺术有多高超。  相似文献   

5.
所谓问题组合教学,就是每节课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连串问题,形成教学板块。对这些问题,教师连起来问,学生连起来答,实行语学习的整体吸收、积累、表达,让学生都跳起来果实。同时通过优化过程,抓主要矛盾,让语教学走上短程线、快车道,使学生的语能力得到超常发展。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构建有生机的绿色生态课堂,让课堂"活"起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主自主体验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探究文本;设置个性化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体验。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对人的语言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教师,要更新观念,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深入"课中",探究问题,体味学习的乐趣;作为学生,应把语文课作为"工具性"运用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融入课本,跳出范本,拓展思维,张扬个性。惟有如此,语文课才能"动起来""活起来""乐起来"。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给学生留存充分的独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出"真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对中高年级有关课文的把握,凸显课程性质,可以适当引入"主问题"推进的方式。我们的追问就可以围绕主问题展开,或者由追问引出主问题,主问题中有追问,追问下有主问题,用巧妙的问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深入对话,获得熏陶,提高能力。那么如何设计主问题并追问呢?  相似文献   

9.
"佯误诱导法"是张会军老师《父母的心》教学设计的突出特色,通过"可恶""心狠""狡猾""贪心"四个关键词,将文本的故事情节、人物神态、人物语言、小说主题勾连起来。可以看出,张老师"挖空心思"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良苦用心,让笔者充满敬意。然而,仔细品味一下四次"佯误诱导",又会感觉这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96):37-38
矛盾是事物本身具有的特质,作为阅读教学载体的文本也不例外。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文本的矛盾冲突处就是学生的"愤""悱"点。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的矛盾或有意构筑矛盾,让学生置身矛盾冲突的漩涡中,才能激发他们深入细读文本的欲望,阅读积极性才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中,从文本标题切入,精心设计主问题,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引领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文本。可以结合内容解读、形象把握、材料安排、含义揣摩、结构剖析、情感把握与文体特征分析等方面,设计主问题。设计主问题时,要整合文本丰富的信息资源,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借助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彩的"设问"来启思导学,但更需要通过"导问",让学生敢于"自问"、善于"自问",让课堂成为美文的悦读场、思维的训练营和新问题的发源地。一、设问:以问启思,以问导学1.聚焦主问题。所谓主问题,就是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深入思考、热烈讨论、鉴赏品味、主动探究的重要问题。设置主问题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紧扣文本,二是要紧扣学情。例如,教学鲁迅的《社戏》,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文中写了故乡的众多人物,  相似文献   

13.
一、激欲引思难易适中为了调动思维,激发求知欲,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促使学生产生"愤""悱"情景,达到欲罢不休的境地。但这个尺度要掌握好,学生跳一跳还够不上"桃子",提问便容易陷入困境。所以说,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大小。有些语文教师喜欢在开篇  相似文献   

14.
罗世识 《广西教育》2014,(29):101-101
正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倡一切以儿童为中心,落实"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师把"教"与"学""做"结合起来,让学生把课堂教学实践和实际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在生活体验中发现语文教学之美。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从生活细节出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以达到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然而,目前的阅读课堂存在设计的问题过于零碎、缺少关联和过于肤浅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题目、关键句子、写作背景、文本语言和文章内容等设计主问题,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富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达到传承知识、启迪思想、培养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简约"与"深度"并抵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肤浅",而是设计问题的切口要小,要是主问题、关键问题。旨在让一个"简约"的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地关联文本的各个部位。如果说,我们常见的"漫天发问"是  相似文献   

17.
物理课堂教学中掌握一定的课堂提问艺术,设计合理、符合学情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体会思考的成功和满足。提问的难度,应当精确把握,使学生思考问题所需要的思维水平处于学生已有水平的邻近区域,使学生有信心去探究,让学生的思维通过努力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的"主问题"是指对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问题。"主问题"的设计,是重构阅读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展开学生活动的需要。立足文本,可精心选择不同角度设计"主问题"。设计"主问题"时要注意准度、梯度、精度与开放度。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系统认识,反映在课例设计与教学的具体行为中.教师教学行为中隐含的"课程哲学",将有助于教师解决文本的研读问题和教学技术的问题."教师即课程",即是将语文课程意识优质地体现于教学实践中. 一、观点的冲撞:精读与拓展的相互补充 文本提供的仅仅是范例,范例学得再好,如果缺少相应的巩固材料与手段,违背学生掌握学习技能的规律,还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以往,我们将一篇文章咀嚼得十分细致,逐一喂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伴随教学环节的丝丝入扣,流畅地思维,获得文本提供的知识与技能,但由于缺乏跳出文本的宽阔视野,师生都被紧紧束缚于文本,教师只顾着让学生往文本里面跳,文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束缚学生自主学习的器具.  相似文献   

20.
"主问题"的核心意义,在于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课堂。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其切入点、落脚点理应是文本;问题的拟制要富于创意和启发性,表述要鲜明、简洁而对学生有吸引力。同时,针对不同的课文,主问题设计的角度是不拘一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