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起点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起点包括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教学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认清几种不当的"关注学习起点"教学现状,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彰显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学习起点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起点包括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教学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认清几种不当的"关注学习起点"教学现状,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合理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才能使数学课堂真正彰显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冷静审视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虚假学习"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真实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的未知学习,而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重复。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这是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教学必须依据学生已知已会,也就是说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而学生已有的听说读写的阅读能力,以及已有的多元丰富的百科知识,就是他学习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准确定位、有效把握,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适切。  相似文献   

4.
潘德玲 《考试周刊》2014,(91):67-67
教学的起点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的,是建立在课前对学生发展状况的分析和发展可能的预测之上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已经成为共识。把握学习的逻辑起点,可以使教学更有计划性,能有效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把握学习的现实起点,可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免除或减少无效劳动,有效克服教学中的浅层性。  相似文献   

5.
方晨霞 《时代教育》2011,(3):232-233
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起点难以把握的分析和对把握学生学习起点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教师要从"站得高,看得远,准确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抓得准、教得透,合理把握学生现实起点"、"处理好个性化与大众化的矛盾"、"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同化与迁移"等方面入手,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没有对学生学习起点的精准把握,就容易造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形式的把握与学生现有水平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导致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困难,教学效率也将大大降低。只有清楚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薄弱之处,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出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案;也只有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了充分的了解,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将教学智慧发挥出来,从而真正将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陈金仙 《海外英语》2012,(8):111-113
该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课前根据学生学习起点备课,以及如何在课堂中实现以学定教。最终实现把握教学起点,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有效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而现代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学生的现实起点.学生学习的起点可分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而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原先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要求通过细心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预测学生的学习起点,用心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善于分析逻辑起点,立足现实起点,找准教学起点,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指教师在明确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的前提下,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主要是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即时重组与改造,并以整合的方式加以促进,或者创生出新的学习资源,从而改善或者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数学组确立了"有效运用学习起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从"哪些途径可以找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即在备课中生成教学起点;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是否精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要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听课后分析、思考师生今后的发展,明确剖析学习起点的矛盾,找寻有效任务驱动、弹性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方案、强化意义建构来把握学习起点,从而构建数学的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准确把握好学习起点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形式。笔者试着结合教学案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学习起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与依据,只有确保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能符合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为学生更顺利地进一步探究数学新知识提供保障,才能降低学习难度,有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本文就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促进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创新数学教学手段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起点,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积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文章从数学教学实践出发,指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寻找学生学习起点的方式,并提出基于学习起点思想的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堂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提高课堂实效。熟读教材,有助于教师把握学习的逻辑起点;前测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展开富有成效的、针对性的教学实践。从"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的学习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探索构建有效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学定教找准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群 《新课程研究》2009,(10):135-136
教学起点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的。所谓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活动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度。学习起点分为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文本、《课标》的规定应该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把握学习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教学起点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确定的。所谓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活动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度。学习起点分为学习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文本、《课标》的规定应该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把握学习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就是学生进行继续学习的起点。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合理处理教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采用以下的方法。一、在课前测试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的知识,教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展精准化教学十分重要。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立足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教学,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学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数学学习的起点至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域就是学生数学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是数学教学的有效区间.数学学习的起点决定着数学教学的效度和信度,它分为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基于学生真实起点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寻找和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是数学教师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魏礼克 《考试周刊》2013,(39):147-148
本文探讨了把握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深入分析教学案例,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