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陶行知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交流、互动的双边活动,教育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群体,决定教育的出发点是内心真实的情感,才能使得终点是真实情感的收获,唯其如此,才能架起师生关系和谐的桥梁,缔结教学情感的纽带。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在《爱的教育》一文中就  相似文献   

2.
教育格言     
《中国基础教育》2005,(3):58-58
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3.
"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教师不和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便不成为教师……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这才算尽了教师的天职。"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一直激励着我付出师爱,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4.
一条红裙子     
<正>"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说过的一句名言。如果用我们的话来正面解释,那就是当教师的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而应尊重学生,发扬民主作风,以平等的态度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要求学生,否则教师的一切要求都会最终落空,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如果不把尊重放在第一位,那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因此,要想成功地教育  相似文献   

5.
当一个好的班主任,一定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作,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必须要去进行的一项义务。只有与学生做好交流工作,你的教育才能真正地进入学生的内心,才能被认同、被接受。生命教学恰巧就是这样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是将教师、学生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一种对话。作为教师,要将自己的整个视野放得开阔一些,让师生和整个世界互动起来。这样,教学才不会显得呆板、无力,才会有真正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里放飞思想的风筝,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美,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创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呢?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功的推动力。有位教育名师曾经说过:"如果你不从心的深处热爱着你的学生,你便教不好你的学生"。所以了解关心学生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正>关注课堂的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已成为了师生双方共同谱写的一曲美妙的生命旋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都能求取真知,智慧才能和其他品质得以发展、提高,激发生命热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教学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  相似文献   

8.
课堂里的座位型式对个人的空间有影响,并有意无意地在交往中起着控制作用。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桌子放在能减少学生与他有相互影响机会的地方,也可以放在只有学生转身或作出特别努力时,他们才能与教师有视线接触的地方。教师也可以用椅子代替桌子,以便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这种情况含有面对学生的布置之意。斯坦佐尔在学生就座的研究中发现,在讨论时,面对面坐着的人们之间进行的相互作用要比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要把课堂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0.
要想使一个集体奏出激动人心的和谐的乐章,就需要班主任用"心"对待每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这"心"就是爱心、细心、耐心、宽容心。1.用爱心换取信任。当教师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时,就为学生送去了人间的温暖;当教师把爱心洒向被遗忘的角落时,就为学生拨开了心头的浮云。教师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  相似文献   

11.
"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学生上",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也是对所有教师的职业要求。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天天听课,天天与孩子们在一起,在孩子们中间感受他们的成长,了解他们的需求。他平等善待自己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善导"、"精练"这些教学要素,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重心。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与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自己去发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来提高学习效率,并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提高中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过去习惯了听教师讲课,自己当了教师后,也习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讲好课上。但传统上课模式,许多学生容易走神,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其原因之一是,课堂之外的精彩事物实在太多,课堂之外的魅力实在太大,把心交给课堂的学生越来越少。如何才能把学生吸引回到课堂呢?  相似文献   

14.
张雅 《甘肃教育》2014,(16):88-88
正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教师更多的思考,也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教师只有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构建生活化的高效课堂,才能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才能真正成为一门艺术。一、教学方式平等化,是激发课堂活力,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很难产生灵感。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教师不断地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课堂氛围里,学生才会身  相似文献   

15.
罗金秀 《考试周刊》2014,(79):48-4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间,读者在与文本、与作者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用"心"面对世界和人生,在开放的思维空间里自由想象,感受着人生的博大,触摸着世间的真情,从而使生命变得丰盈、滋润、灵动。同时,学生只有在语言深处与语言进行生生不息的对话,才能不断使自己的语感广化、深化、美化、敏化,才能体现自己作为语言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在每一个语词上开出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否发挥,发挥得好还是不好,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一把"尺子"。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应把着力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有发挥自主意识的情趣,二是让学生有发挥自主意识的机会,三是让学生有发挥自主意识的渠道。只有让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得到缩短,也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正>高中《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章节有一道探究题:"假如你家有10万元闲置资金,请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计一套最中意的理财方案。"我在听课的时候,教师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第一步,教师提示存款、债券、保险和股票几种投资方式各有利弊,一般来说,收益越高的往往风险越大,所以选择投资方式的时候,不能只看收益,要把风险和收益放在一起综合考虑,"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评价:这种提示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课堂中学生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不展?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学习兴趣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应该关注的.这种关注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即教师用关注之心"点击"学生的心灵,语文课才能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追求一种境界,那就是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学生生命个体的历练,要沉浸于文本,又超越于文本,要让生命和文本、作者、教师之间进行心和心的交流,从而感悟到其中的真谛,真正成为生命的阅读。由于每个人特有个性差异,因而《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一个及其重要的位置,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那么,如何让阅读张扬生命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放手,把问题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凸显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励生命的创造,丰富生命的意义,真正释放孩子学习的天性,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