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本细读是初中文言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往往容易走向逐字逐句翻译的极端。钱梦龙先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撰写的《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就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有‘言’而无‘文’。”至今,这种文言文教学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对培养学生素养非常不利。因此,从语文素养视角探讨文言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以统编教材七年级文言文为例探讨其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已相当准确、周密,但细加考究,仍有可商榷之处。现对三则注释略陈浅见。 1.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高六册《荆轲刺秦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版) 其中“中庶子”教材编者注为:“管理国  相似文献   

3.
全国统编教材第五册选入的文言教材中有《曹刿论战》、《捕蛇者说》、《陈涉起义》。这是三篇老课文,可能有的教师讲过十多遍了,然而,我觉得这里面仍然有一些疑然词句,始终未得解决。下面谈我的一些看法。《曹刿论战》中的几个问题。一、“十年春,齐师伐我。”“伐”字怎么讲?统编教材在注释中只讲了“我”,没讲“伐”。可能认为这个字太平常了,所以略去未讲。但我曾看到好些参考书  相似文献   

4.
当新课程完成了前四个模块的学习后,我和高一(12)班的同学们在文言虚词的学习方面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我们采用了知识竞赛的形式,组织学生从必修一到必修四中整理相关虚词的用法,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组织,共同参与,上了一堂快乐的复习课。现谈一谈我对新课程理念下文言虚词学习的一点体会和看法。一、课程的指导思想1.立足教材,学以致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提出学生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其中提到了“积累·整合”和“应用·拓展”两个方面,这与我们所说的“立足教材,学以致用”是相一致的。所谓“立足教材”,就…  相似文献   

5.
在文言修辞方面,中学教材和配套参考书也涉及了一些重要的内容,如炼字、词类活用、偏义\排用、对偶;赋比兴以及声律方面的平反。但对另一些于分析课文篇章结构和理解文句内容甚至文章主题很有用处的修辞现象,还没有加以指出和分析。笔者对中学教材中的古诗文做了比较系统的查阅,把其中的文言修辞大致归类后,认为还有下列一些文言修辞现象有注意的必要。其一为“变文”、“复文”。变文例:“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取”、“举”、“割”、“收”四字,都是“攻占掠取”的意思,这在课文…  相似文献   

6.
时下,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已成为新课改的主要理念。但老师们在实践操作中依然迷茫,有的依然在“教教材”,有的则架空、脱离教材,偏离了。用教材”的最初旨意。到底如何才算真正用好了教材呢甲笔者从操作策略上对“用教材”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举手=举首“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其中的“举手”一问,教材未作注,教参亦似有意回避,译为“举手看着公子”。这未免使人心生疑窦:晋鄙“看着公子”时干吗要“举手”呢?  相似文献   

8.
〔大钢要求〕掌握一些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了解一些文言句式。能够翻译文言课文的一些片段.〔教材依据〕24篇文言文基本课文的“教学要求”并课文注释及“思考”、“练习”.  相似文献   

9.
刘福根 《承德师专学报》1994,14(3):89-94,86
中学文言教材注释补正刘福根中学《语文》教材经多次修订,日益完美,但偶误之处依然存在,尤其是对文言课文注解中的一些问题,近年来有众多学者提出商榷。本文就其中尚未被论及或虽被论及但未作定论的数则,发表自己的浅见,以求教于方家。[乃人吴寻二陆](初中二册《...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文言教材中消极因素的处理,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今不揣浅陋,试陈管见。一、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准确地分析文言教材中的消极因素,既要清除“左”的影响,又要克服无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加以拔高的倾向。首先,要清除“左”的影响。长期以来,文言教学因受“左”的影响,无论必要不必要,也无论恰切不恰切,批判似乎成了例行公事,总要说它几句。比如《三峡》明明描写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必修三人选的两篇课文《指南录后序》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都是名家名篇,无论从文学还是思想上,都可以作为文言学习的典范。不过.我认为教材的选编有些失误。类似的失误.同类教材好像也“再所难免”.一直以来.都把这种失误当作小小的“瑕疵”来对待.习以为常。然而。这是否仅是个别现象.还是反映某些普遍的深层的问题?笔者经过一番思索后发现,  相似文献   

12.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教参,对同一文言虚词,出现了前后不统一,甚至矛盾的解释。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中的“其”,课本注为“岂,难道”,教参解释为表示反问的“语气助词”,“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教材知识短文,下均省为“用法”)是“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的表反诘语气的副词。“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实验教材不断得以启用。而对于那些没有进入课改的年级,依然使用现行修订版教材,教学中应该如何很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呢?笔者以为,对老教材进行有效整合,穿“旧鞋”依然能走出“新路”。  相似文献   

14.
洪氏教材在文言注释上偶有不妥,特提出来商榷: 一、第三册《愚公移山》中的文言句“寒暑易节”,“易”释为“变换”。一次测试中,列举了一组“易”字句,如“以物易物”,“移风易俗”……问其中的哪一句与“寒暑易节”中的“易”字意思相同,然而大多数学生均写“以物易物”中的“易”跟“寒暑易节”中的“易”相同,其理由是“以物易物”中的“易”是“交换”的意思。事实上,并不相同。如果把“寒暑易节”中的“易”释为“变换,改换”,那学生的回答就不会有差错了,应与“移风易俗”中的“易”相同。这显然是文言注释不清楚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劝学》劝学《左传·闵公二年》:“敬教劝学”。孔颖达疏:“劝学,劝民学问也。”意思就是劝勉人们学习问难。《说文》:“劝,勉也。”“勉,强也。”“劝”和“勉”都从“力”,所以段玉裁注“凡言勉者,皆相迫之意”,可见劝还带有一定的强迫性。不过,段又引《广韵》:“奖,勉也”并在注中按:“勉之而悦从亦曰‘劝’。”既有劝,又有勉,这该是“劝”的本义,对此教材宜作题注以使学生全面理解。“劝学”作为篇名影响深广。白居易、王安石均作过《劝学文》、司马光还写过《劝学  相似文献   

16.
在人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而”、“何”、“乎”等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是《考试大纲》要求考查的范围。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整理总结,发现“而”、“何”、“乃”、“其”、“若”、“焉”、“之”等七个虚词都可作代词,并且各有特点。这些规律值得与中学教师和学生分享,同时加深对这七个词的代词用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实验教材不断得以启用。而对于哪些没有进入课改的年级,依然使用现行修订版教材,教学中应该如何很好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呢?笔者以为,对旧教材进行有效整合,穿“旧鞋”依然能走出“新路”。  相似文献   

18.
陆雯 《语文天地》2014,(9):48-50
成语,脱胎于古代汉语。许多成语至今依然保留着古汉语的某些语法特点,我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从相关的成语人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对文言语段的理解,而且能提高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可谓“一箭双雕”。  相似文献   

19.
备课中,觉得文言教材有该注而未注或注释有失误的,今不惮愚陋,试作诠释,辑录于后,供同事们参考。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 “不亦……乎”是文言中的一种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结构,可译为“不是……吗”。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在文言文中,有时把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文言文的一种特殊句式。定语后置有下面几种情况,试从现行中学文言文教材中选取例句加以说明。一、后置定语之后加“者”作为标志。例如: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促织》) 2.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