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生活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方面。大学生在基本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还要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指在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新特征的大学生,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为满足各种精神需求而进行的精神活动。简而言之,大学生为满足精神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即可称为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生活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方面。大学生在基本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还要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指在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新特征的大学生,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为满足各种精神需求而进行的精神活动。简而言之,大学生为满足精神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即可称为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广泛的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所包含的生命教育问题也越发尖锐。生命教育问题是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较为重要的一环。本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富有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之上,将针对"人本化""实用性"以及"精神发展"这三点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9,(10)
随着我国教育普及程度逐年提升,大学生的比例也逐渐增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进步有重要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室友是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类人群,舍友及大学生寝室所带来的同伴效应,对大学生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寝室同伴效应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希望从中找到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的方法,促进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中产生的影响越来凸显。社交网络的日益繁盛,使得人们慢慢远离了现实中的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交往逐渐开始趋向于虚拟的网络交往,网络交往的盛行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精神孤独。文中针对陕西十所高校的在校学生的精神孤独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大学生使用网络情况、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态、网络对引起精神孤独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探索了大学生精神孤独改善的对策,为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视域下学生正确伦理观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对大学生正确伦理观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缺乏主体性、系统性和行动滞后性等问题,这使大学生伦理观也相应地出现了问题,比如社会责任意识缺乏、仁爱思想匮乏、诚信意识淡薄等。因此,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是确保大学生正确伦理观养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对大学生正确伦理观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缺乏主体性、系统性和行动滞后性等问题,这使大学生伦理观也相应地出现了问题,比如社会责任意识缺乏、仁爱思想匮乏、诚信意识淡薄等。因此,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是确保大学生正确伦理观养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如何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新时尚的同时,消费现状也出现了问题。笔者就大学生消费现状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卜繁林 《科技风》2013,(15):172
大学生人际交往质量及形成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乃至身心健康。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使大学生活以至未来的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本文就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孙石群 《科教文汇》2008,(23):59-5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信用意识和仁爱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信用意识和仁爱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安院校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它既有高等教育的普遍性,又有公安教育的特殊性。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反映了这些预备警官的精神风貌,本文以公安院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为主线,对一些普遍存在于公安院校大学生群体中的不良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试论网络与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凯 《内江科技》2005,(3):38-38
调查数据反映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令人堪忧。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应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等多种途径着手。  相似文献   

14.
杨叔子说:"大学的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我们的教育是去了解人,忘记了人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其实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如此,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贯穿各方面及其始终,何况是直接培养人的教育。"青年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太少,心理发展表现出不稳定性等,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和精神支柱不牢靠的问题,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心理和生活上需要得到真正的帮助和关怀,就更加需要高校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不仅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及访谈,理清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存在的志愿行动类型单一、专业性行动较少、缺乏深远的社会意义,以及志愿组织自身结构松散、管理效率低、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等问题。首先政府增加物质投入、高校将志愿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等方面丰富活动类型、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其次从提高志愿组织内部人员专业素质、精心规划和安排志愿活动、建立大学生志愿组织规范的竞争机制等方面入手,提高志愿组织专业化管理的能力,有效解决志愿精神培育中遇到的问题,以帮助高校在实际的志愿精神培养工作中更具方向性与可操作性,进而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之路。  相似文献   

16.
崔博  王钰莹 《科教文汇》2009,(22):57-58
计算机的普及和Internet网络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网络的魅力所吸引,上网成为大学校园内的一种时尚和文化潮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它在给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当前的大学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认清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教育问题,是提升大学生教育质量、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非功利主义强调人的精神价值,注重追求人的精神生活和崇尚真善美的生活方式。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和非功利主义之间的联系,分析当今社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现状,以非功利主义为视角,研究如何更好地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南国商学院学生的生活质量,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对当前南国商学院学生的生活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身体素质差、学习观念薄弱、人际关系不甚理想以及学校及其周边有待提升的环境配套都成为了影响学生生活质量的因素。本文提出了制定阶段性目标,抛弃"功利化",注重精神生活和内在修养等方法,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2010年以前国内外关于大学生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和讨论。结果发现:(1)高校体育课让更多的女大学生体验了消极情绪源于体育人文精神和体育和谐精神的缺失;(2)对不同程度的体育参与是否影响大学生身体的生活满意度等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尚存争议,测量工具的不一致和测量工具是否具有科学性可能是引发上述争议的原因;(3)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大学生身体锻炼者的正负情绪是否相互存在显著影响等问题尚未涉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对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和探究进一步深入,同理人们对心理学领域的探求进一步拓宽,于20世纪末逐渐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为继续研究人类心理品质方面提供了新的探究方向和角度。在这里,本文将以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主题,分别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涵、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品质问题、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启示和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路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