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往人们对中国档案史的研究多集中在周、宋、明、清等朝代,而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谱牒档案曾引起人们的重视外,其他领域则较少有人关注。魏晋南北朝档案史是中国档案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曹魏作为这一时期的第一个王朝,它的档案制度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已有所发展,并为后代所因袭。因此,研究曹魏的档案保管制度,是我们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档案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至清代时期逐一剖析古代官修目录演变轨迹,其间呈现的义例、著录、分类方法等将对其他目录形式发展与完善起到重要参考价值,指出我国古代由政府主持的官修目录对于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档案史是中国档案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曹魏作为这一时期的第一个王朝,它的档案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已有所发展,并为后代所因袭。因此研究曹魏的档案保管制度,是我们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档案制度的前提,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学贯中西,在中国史、日本史、亚洲史、敦煌学及中外关系史诸领域均有很高造诣,尤其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用功颇深。本书为周先生魏晋南北朝史方面文章的选集,按照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编排。除收录专题论文外,还从先生所著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撷取论及该时期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辑为《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零拾》等。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旅游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旅游活动空前繁荣,这在中国古代旅游史上堪称独树一帜。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旅游的发展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旅游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旅游活动空前繁荣,这在中国古代旅游史上堪称独树一帜。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旅游的发展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以往人们对中国档案史的研究多集中在周、宋、明、清等朝代,而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谱牒档案曾引起人们的重视外,其他领域则较少有人关注。魏晋南北朝档案史是中国档案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曹魏作为这一时期的第一个王朝,它的档案制度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已有所发展,并为后代所因袭。因此,研究曹魏的档案保管制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的皇族档案,主要是宗室名籍和根据名籍编撰而成的帝王诸侯世谱、年谱。至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皇族档案的形式和编撰制度出现了新进展:在魏晋南北朝,皇族档案呈现出“谱牒化”和“士族化”倾向;至唐代,皇族谱牒编撰又展现出“制度化”和“多样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山西古时多望郡,达官显贵或是御商富甲往往繁荣几代乃至几十代,如太原王氏、河东卫氏、介休范氏都是十分著名的望族.但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河东闻喜的裴氏家族是最为显赫、影响最为广泛、兴盛时间也最长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氏族制度盛行,正是裴氏家族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期;隋唐时期,旧的世家大族江河日下,而裴氏后裔大多科举入仕,其为人则博学明理、为官则清正廉洁的家族风尚延续不息,裴氏家族也进入其全盛时代.  相似文献   

10.
吴平 《出版科学》2023,(5):5-13
讨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进程中古农书发展的五个阶段:新石器时代至先秦残篇断简,教民农作的古农书启蒙时代;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起自耕农,凿楹纳书的古农书初成时代;隋唐时期南北融合,静民务农的古农书平顺时代;宋元时期葄枕图史,翰墨流芳的古农书精进时代;明清时期经世济民,衡石程书的古农书兴盛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中国辞书编纂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历史时期、七个阶段。三大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辞书编纂时期,中国近现代辞书编纂时期和中国当代辞书编纂时期。七个阶段是:夏商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现代和当代。 (一) 中国古代辞书编纂的时间经历了二、三千年之久,比近代、现代和当代辞书编纂的时间都要长得多。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夏商周先秦——辞书编纂萌芽期;两汉魏晋南北朝——辞书编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最为复杂而重大的理论、学术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差异与南北统一和历史衔接问题、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在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少问题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难点。著名历史学家唐长孺教授不畏艰苦,迎难而上,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包括兵制)、思想学术(包括学风)等领域,围绕魏晋时期社会性质的变化、南北朝的差异、唐代的变化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学术问题,进行了缜密而深入的研究。唐先生的专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就正是这个缜密而又深入的研究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王晨旭 《兰台世界》2024,(2):152-155
邺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三方之乱”后被隋文帝彻底拆除,邺城自此逐渐消失在了中国古代历史之中。此研究系对隋文帝拆除邺城原因的考察与论证,通过考察历史地理视角下邺城本身战略地位和魏晋南北朝特有的地缘政治势力对抗两个角度,探求隋文帝拆除邺城背后的原因。邺城的衰落反映了魏晋南北朝乱世的终结和新大一统王朝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李博 《兰台世界》2006,(15):62-63
琅琊是临沂古时的旧称,秦朝统一中国后建36郡,临沂就属于当时的琅琊郡。自古以来,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郡已经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颜氏家族、王氏家族、诸葛氏家族在全国文化发展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当时琅琊的文化高度发展带动了藏书事业的发达,标志就是当时在琅琊出现了一个著名的藏书家群体。本文拟就临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藏书家及其特征作一简单分析介绍: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临沂文化最繁荣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权更替频繁,战争连年不断,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但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却是形成沂蒙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现代出版》2013,(5):45-45
中国古代编辑史划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时期(上古至商)、形成时期(殷至春秋)、发展时期(战国至隋)、繁荣时期(唐至清)。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编辑出版史划分为九个时期:萌芽时期(上古至西周)、草创时期(春秋战国)、奠基时期(秦汉)、初兴时期(魏晋南北朝)、发展时期(隋唐五代)、壮大时期(宋辽金元)、兴盛时期(明及清前期)、变革时期(清后期)、斗争时期(中华民国)。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发展到隋唐高峰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当中的法典化逐渐成熟,形成了法典的基本形式和基本体例,体现中国封建法制融礼于刑的思想的各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相似文献   

17.
家谱是我国古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魏晋南北朝家谱的繁荣与九品中正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赋史研究的新开拓──评《魏晋南北朝赋史》章沧授《魏晋南北朝赋史》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程章灿先生的博士论文;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正式出版。这部学术著作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赋学断代史研究的空白,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详细地将魏晋南北朝辞赋发展的面貌,展现在...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图书注释发展最为快速的一个时期。在图书文献方面,呈现出数量众多、结构完整、流通范围大等特点,与当时图书注释思想发展具有重要关系,对于图书文献保存具有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国子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最高学府和教育机构,为士族子弟所设,始建于西晋武帝时期,在东晋南朝逐步得到发展完善,并直接影响着以后隋唐各代的教育制度。国子学以教授儒家经典著作为主,兼及《周易》《老子》《庄子》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