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经济法责任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重点探讨了当前我国经济法责任制度中存在的缺陷。针对经济法责任形式尚未独立、经营主体的责任无法追究、诉讼主体目前有所缺失、缺少独立的司法与执法部门等问题,分别从立法、司法以及执法三个维度,提出了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完善策略。旨在能够为有效解决经济法责任方面的问题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研究应当坚持主体性原则,具有"主体意识",有必要在经济法主体性的研究上进一步探讨经济法主体塑造的目标框架、工具与策略,将经济法的主体塑造纳入经济法的理论研究之中。经济法主体的制度形塑应当做到回应社会经济治理的主体需求,确认与彰显经济法主体的公共品质,使之成为既具独立性又有能动性的经济治理主体。经济法的主体塑造必须讲究策略,妥善运用权利与义务等制度工具。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人性出发阐述经济法价值存在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市民社会与经济法关系的分析得出经济法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的结论。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法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在公平、正义、效率和国民经济安全等方面,充分认识和发挥经济法的价值对我们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作为电脑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实践性要求高,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模式的要求,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专业性人才。本文根据现在经济法教学工作实际,对经济法课程教学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法学界,关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将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确定为经济法价值追求的现代取向,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法律价值观。凸显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追求是经济法独立性的显著标志,对明确经济法的性质、调整对象、立法宗旨与构建新型的经济法法律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冬莲 《家教世界》2012,(20):171-172
法律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其中经济法生于现代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之需要。经济法作为国内法体系范畴,其本身亦是体系化结构。本文从经济法的体系初步确立入手,回溯罗斯福新政在经济法上的价值,开辟了宏观调控立法体系和社会保障立法体系的先河,初步确立了经济法的体系,接着转入体系结构多元化观点,逐步落脚于社会保障法的归属问题,并且就社会保障法的归属谈谈自己的些许看法。  相似文献   

7.
法律无非是一种社会需要,经济法生于现代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之需要。本文认为,我国的经济法体系 在结构上由市场秩序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构成。  相似文献   

8.
<正>一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的产物经济法做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力量和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由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市场调节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国家干预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内在力量和现代市场经济有机组成部分的产物.经济法就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而言,在于弥补民商法的不足,体现、保护和规制国家干预,因而“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干预,也就没有经济法.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的发展应与人类社会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现代经济法是平衡协调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维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现代经济法的固有理念。这既可从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背景、存在与发展的客观基础、实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等层面得到验证,也可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实质层面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
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是以垄断时代的经济周期性危机和民商等传统部门法难以调整社会利益公平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为背景应运而生的。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在东西方国家经各自的调整变迁,最终都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摆在最前。我国强调通过分配公平来实现其他社会意义上的公平,间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分配公平在此就显得极为重要。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在不同历史阶段带着不同阶段特色的烙印,我国自古就提倡分配公平的实现。经历不同时期,经济法的公平分配功能有了新的意义。"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对社会公平的实现,经济法则需要对其角色定位、自身结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
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大学是主体与客体;推进文化发展、建设和美中国,大学是"主场"、大学教师是重要推手。文化昌盛之势下,大学必须有"文化",应批评、引领文化思潮和助推文化繁荣、社会文明。文化繁盛、社会全面进步与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及其教育力、文化力、创造力关系密切,文化发展当关注、发力让教师"德艺双馨"。依法治校、推进大学善治是大学发展、辉煌的基础与保证;让社会美丽、让生活美好是大学教育、大学发展的指向、落点与功效。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是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有效实施能够推进国家治理主体、治理程序、治理路径以及治理目标的完善。当前制约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经济法实施领域主要体现于产品质量监管、国有企业资产运营、财政转移支付、环境保护以及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等五个方面。因此,应针对上述领域,结合经济法实施中存在的"运动式"执法,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低下,传统诉讼模式存在缺陷,专门性和独立性经济司法机构以及经济法社会化和市场化实施机制缺失等问题,对经济法的实施加以完善。具体的完善路径包括构建常态性执法机制,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建立专门性经济司法机构,引导与支持社会化实施以及强化市场化实施。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其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在经济实践中迅速提升.对这一时期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提升进行考察,对于探索党的执政规律、不断提升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初"张謇出任农商总长,既是袁世凯渴望已久的事情,又是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表征,也是袁世凯极力渗透和控制实业的重要手段。当然也是众望所归,当仁不让之举。张謇在其任内,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提出一系列发展实业的真知灼见,如整顿官业,助长民业;重视棉铁;对实业"扶之植之防维之,又涵濡而发育之"等,以乞灵于法律、求助于金融、改良于税则、致力于奖助等具体措施促进实业的发展,为民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但其许多施政理念具有深远的意义,仍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一般的民族都经历了从法制到法治的发展过程。前者是以一种缺乏具有自由意志的一般法律主体为基础的,以外在的强制力为后盾的社会统治方式;而后者则是以具有自由意志为一般法律主体基础之上的自律社会治理体系。法律主体的存在,以特定的方式诠释了社会发展的阶段与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治理模式的特色是:在治理主体结构中,党、政居主导地位;在治理对象上,地域差异大,多样化的区域治理明显;在治理目标上,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短期、分阶段任务相统一;在治理手段上,逐渐转向经济、行政、法律和思想并用的综合方式;在价值取向上,民主与稳定兼顾,但稳定优先于民主。中国治理模式,是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形成的,而治理过程中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与治理现实、国家与社会、行政与政治关系,则是治理发展的逻辑,决定着中国治理实践的走向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嘉祐"是宋仁宗朝最后一个年号,在这段时间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清明,被誉为"嘉祐之治".从官员、台省合作、君臣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嘉祜朝良好的政局;从茶法、盐法等法规的变更考察了嘉祐朝稳健务实的改革;从而说明了"嘉祐之治"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产教融合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规律。产教融合是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互联互通、紧密协作的融合发展过程,是社会各领域要素相互渗透、交叉、协同基础上的异质性、互补性融合。依据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和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型,在社会大融合环境、产业融合、科教融合等广泛社会实践基础影响下,深化产教融合需要通过实施组织治理、协同创新、合作联盟等机制,才能有效推进产教融合纵深发展,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型期社会生产道德失范现象愈发严重。经济转型压力是社会生产道德失范的直接动因,但其本源却是人们对生产力理论的误读。社会财富的增加是实现社会共富的物质基础。无德生产本身并不是劳动过程,其不能创造社会财富。重构生产道德是实现社会共富的必由之路。国家、企业和学界都要认真思考、探求重构生产道德的理念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收养孤老”律是明清社会救济立法的重要体现,既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地方政治治理形式转变有关,又与明清统治者的重视、立法监督体系的健全、社会救济机构的设置及管理有关。它不仅体现传统社会救济基本意图,而且在“仁政”理念的基础上,从法律上规范了“孤贫”救济。救助孤贫不仅仅是理念问题,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必要时还应该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传统政治体制则决定明清统治者不可能提供充足的资金,也不可能有完善的制度,不会去整合社会资源,更害怕社会成员的介入。因此“收养孤老”律例实施的实际效果,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