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天海 《中国教师》2011,(16):28-30
<正>在当今的媒介化社会中,人们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介平台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越来越强。青少年作为主动、积极的受众,他们与成年人交流、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也很强烈。然而,青少年很难有机会参与到公共、政治事务中去,主流媒体营造出来的青少年刻板形象更多的是受害者、罪犯、网络痴迷者、天才或竞赛获奖者,我们很难看到青少年在主流媒体上评论政治、社会事务,多  相似文献   

2.
媒体和媒体从业者的“了望者”角色意味着他们必须在新闻报道中既要努力追求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以达到“逼真”的效果,切实承担起“环境监测”的职能,又要能够与世俗“噪音”保持相对超然独立的态度。引导公众、国家与社会走上正确的道路与方向。同时,媒体和媒体从业者的“了望者”功能的实现,既有赖于社会大环境的改善,更有赖于媒体和媒体报道者对自身角色意识的认知与提高,以及承受压力的勇气与娴熟灵活的专业报道技巧。新闻人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可以找到一种建设性的方式,努力达到社会公正,实现新闻的伦理,成为社会良知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3.
碎片化的信息在社会广泛传播,给欲加想要了解事件真相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谜团,并造成很大的误解,对于不幸事件中的乘客的家属来说是更严重的伤害。马航失联作为突发性灾难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因而也广受媒体的关注。然而,我们也看到了有些媒体在这次事件报道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专业的报道现象——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鉴于在此事件中的专业性问题,媒体应该引以为戒。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行为也该进行总结与反思,提高专业的思路来报道一系列灾难性事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媒体应力争成为社会良性运行的正确引导者。  相似文献   

4.
慈善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媒体的慈善报道往往是一事一报,这种报道模式已使媒体成为“慈善机构”。这是媒体的尴尬错位,也是读者对于媒体的误解。而媒体要真正有所作为必须发挥其引领和构建社会文化、协调社会、整合社会的功能,并解释这种功能实现的方式和过程,从而降低人们对整个社会把握的难度。在慈善报道中,这种引领与建构意识在当今社会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曹炯 《文教资料》2007,(35):66-68
媒体救助是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短信等形式的媒介,依靠密集的新闻宣传和强大舆论引导,广泛报道重大灾难及事故的严重后果、困难群体贫困、疾病等生存发展困境、普通群众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抑等情况,通过媒体在一定范围内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群众力量,为求救者提供无偿的经济募捐、法律援助、心理辅导、舆论支持等一切形式的救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爱心报道就是媒体救助常采用的手段之一。本文拟从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与报道内容出发结合新闻伦理来分析爱心报道负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加强学生事务服务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一站式”学生综合事务服务大厅正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结合当下高校大力推进学生事务平台的建设,分析手机媒体在学生事务服务方面的优势.结合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提出了基于手机媒体的学生事务平台的发展方向,并从目标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与应用系统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设计基于手机媒体的学生综合事务服务平台的思路,使“90后”大学生享有更加快捷、便利、贴心的成长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7.
低俗之风拷问媒体社会责任媒体,被不少人赋予社会监测者甚至“灵魂工程师”的角色,然而一些媒体只知通过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来牟利,蜕变成地地道道的“媚俗者”,公信力大打折扣。少数媒体采用非常手段,甚至通过偷窥的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星的绯闻、丑闻、诉讼和琐事上。以至有人反映,在部分媒体上,“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少数“时尚”报道热衷于对豪宅、盛宴、名车和其它奢侈品的炒作,将低俗的文化元素当作时尚标签加以追捧。少数媒体漠视苦难,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比如,…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要求学生事务管理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且不断发展。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发展的必然性出发,论述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的知识、能力、理念等方面的专业素质,探索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提出国家和社会对学生事务管理者要有职业认同、进行专业教育,高校要重视其专业发展并组织实施,学生事务管理者自身要坚持学习、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信息时代,新闻宣传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事务来抓,把企业新闻的宣传效应作为拓展企业品牌、弘扬企业精神、提升社会声誉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一篇好的新闻稿,一定要有好的素材来支撑,因此,在宣传报道工作中,新闻素材的选择和线索的捕捉显得尤其重要。建筑施工企业与专业媒体相比,由于宣传主体、报道目的及想要达到的效果均不相同,从事新闻宣传的报道队伍也有较大差  相似文献   

10.
明星新闻诞生伊始,明星就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媒体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同时也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媒体报道明星应该规范。笔者认为媒体首先要多突出传播社会主流的东西,引导这个社会向善的标本,这样可以辐射出更大的公共价值。同时媒体在报道时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明星人格,弘扬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少社会问题在媒体的推动作用下迅速演化为媒体事件。在媒体事件中,主流媒体不应"失语",而应通过及时报道、议程设置、培育"意见领袖"来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弘扬社会公平正义的主流价值文化,提升主流媒体在媒体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2.
如何成功地应对各种危机是当前各国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面对危机,媒体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公众获取最新信息的最有效、最权威的途径。要使政府的真实声音和有力措施传达给公众,媒体在危机下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从媒体偏颇导致大学生群体被集体误读的现象分析,强调在金融危机社会背景中,媒体用以往的"惯性思维"迎合媚俗的方式去报道大学生不利于他们就业压力的疏导和健康成长.尤其在自杀报道这类敏感话题上,媒体更应以一种社会责任意识对当今大学生群体和整个社会作出正确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报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报道相关新闻以引起社会关注,重在报道真相;报道事件主体的反应及监管部门的应对措施,重在舆论监督;报道事态的进展和市场的好转,重在心理安抚。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舆论监督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在舆论监督过程中也容易引起心理恐慌和媒体恐慌等负面效应。强调媒体的心理安抚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为了弥补其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更有利于食品安全事件向积极方向转化,促进相关事件的解决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媒体在各种重大灾害性事件的报道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位现象.为防止灾害性报道中的媒体错位现象,媒体应明确传播职责,更新观念;应针对国情,实现灾害性新闻报道的再定位,从而更好地发挥媒体在报道灾害性事件时缓解各方矛盾、降低社会恐慌以及减少不良效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突发事件,顾名思义是人们意料之外的事情,无论是自然因素诱因或是人为因素诱因,都是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层面上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影响。突发事件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其引起的社会舆论具有无比巨大的威力,舆论引导出现偏差容易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新闻报道环境的改变,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的角色也在不断地转变。在突发事件日趋敏感的当下,新闻传媒应怎样正确树立自身的舆论导向,如何把握自身的媒介话语权?这对于所有媒体都是严峻的考验。本文试图从媒体对"5.12汶川大地震"、"2008年南方暴风雪"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出发,浅谈当前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角色的转变,并从中找出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合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弱势群体的在利益表达受阻的情况下,选择用极端方式或暴力手段来进行维权。而许多媒体在报道类似的暴力维权事件过程中,由于报道方式不当,不仅对事件的后续处理造成了干扰,还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研究者以"冀中星事件"为例,通过对媒体报道该事件的新闻框架分析发现,媒体的新闻报道框架表现出明显的煽情化倾向,媒体的报道方式与态度明显地影响了受众对事件的认知。当前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框架对社会的弱势群体的维权行为造成了一定的误导,而且也增加了社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国的新闻宣传活动以报纸媒体为主要工具,办报人的思想观念在彼时社会思潮的裹挟下往往能在报到文章中寻得蛛丝马迹。通过从媒体显著性的外部元素来探究现代中国社会思潮在《解放日报》改版前后是否有显著变化,研究发现彼时从世界主义到民族主义的社会思潮变迁,综合体现在报道发生国家、消息来源、议程设置、报道方式、报道立场、社论文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建立媒体权威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建立媒体权尽早发现和发布新闻,而且还要建立媒体、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灾难事件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对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往往导致社会舆论的畸变,媒体正确的新闻舆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在灾难事件报道中,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将有助于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中更有效的新闻舆论引导、稳定社会、安抚民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