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06,(11):73-7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3.
李丽 《青年记者》2006,(11):70-7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06,(11):73-7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06,(11):69-6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9.
童清艳 《新闻界》2007,(3):19-21
传媒产业共同的知识经济特征决定了全球传媒融合的可能性,所有媒体基本上都能面向同一个市场——全球市场,而且都能提供多种媒体产品服务,这为中国传媒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可能性。针对资本统筹模式和管理模式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媒控制,世界传媒产业的未来发展会处于一种高度不确定,但国际上不同的多元化准入模式和传媒业内外部动因之间的关系是把握这种不确定性的切入点,本文提出如何动用政府力量实现中国传媒的国际化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曹鹏 《新闻记者》2003,(8):37-38
传媒业在本质上不是资金密集行业,也不是劳动力密集行业,更不是技术密集行业,传媒业是智慧密集行业。传媒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智慧的竞争,在国内传媒市场,并不缺少人才,但是缺少的是让人才充分发挥智慧的环境与体制。1995年我在分析研究国内报刊市场时,提出当时报刊界基本上处于“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阶段,到今天,可以说基本上还是这样的格局。不少所谓“大腕”,其实只是幸运儿而已,拆开唬人的“画皮”来看,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近年来的一些传媒经济案,就都是极好的例证。当传媒业日益与国际市场接轨,西方传媒企业开始步…  相似文献   

11.
自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2000年)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以来,迄今为止,我国文化产业和传媒产业已经经过了11年的高速发展,传媒产业的格局在区域、市场、媒体、技术、政策、金融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媒区域新格局1.传媒业区域的“二元结构”更为突出我国存在的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传媒业区域的“二元结构”,即我国传媒业区域市场之间差距悬殊,广告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江苏等5个地区.2009年,广告收入第一位的北京市(386.72亿元)是最后一位的西藏的(1.5亿元)的257.81倍.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的传媒市场.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之间正进行着日趋白热化的“眼球争夺”。媒体相互之间的竞争关键体现在创新力上.而最能体现其创新灵魂的莫过于传媒的新闻策划。可以说,在传媒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传媒日益同质化发展的格局下.具有突破性的策划已经成为新闻传媒在竞争中获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的竞争者的进入和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传媒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我国传媒业市场尚处于跑马圈地的时代,但是在肥沃的土壤中撒下一颗种子,就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当前的情况下,那种依靠粗放式发展模式的传媒企业,必将遭到市场的严酷淘汰。市场实践也证明.很多新办媒体夭折的速度越来越快.诸多老媒体的品牌褪色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传媒业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传媒业市场化的纵深发展,传媒在新闻传播和相关产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竞争异常激烈。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在争读、争市场,实质是以新闻人才为支撑的媒体综合实力的较量,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媒体从业人员作为媒介产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力量,能否充分发挥好其作用是关系传媒事业兴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国内资本市场上对传媒业的投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资本想圈地,媒体想圈钱”,于是,传媒业与业外资本的联姻以及媒体公司“借壳上市”应运而生,各种来路的资本通过渗透、重组、整合等各种方式共同拓展了传媒业的发展空间。在证券市场热炒“传媒概念”的时候,报业的投资活动已表现出浮躁的倾向。一些媒体急功近利,热衷资本运营的多,关注媒介品牌等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少。媒体缺乏自己长远发展的规划,资金推动下的报业经济有虚热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泛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最早进行“媒体融合”的是美国“媒体综合集团”,于2000年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立“坦帕新闻中心”,将“媒体融合”做到极致。开创我国传媒业“媒体融合”先河的是2003年成立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之后,成都、广州、重庆、辽宁等地新闻传媒集团相继成立,我国传媒业的跨媒体运作进入了发展阶段。其中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和佛山珠江传媒集团,以他们的生动实践和不凡业绩,为地市传媒走“融合”之路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传媒业应力戒浮躁与浅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鹏 《新闻记者》2002,(9):31-32
在经济领域 ,高速发展时期往往伴随着浮躁。中国的传媒产业近些年来一直处在成长上升阶段 ,全行业空前的繁荣与越来越多的传媒在市场里取得可观的成功 ,一方面增强了传媒从业人员的经济信心 ,另一方面 ,也造成了一些传媒从业人员的浮躁与浅薄。克服浮躁与浅薄的根本方法 ,就是牢牢把握理性与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业的原则、传媒业的立场、传媒业的思想以及传媒业的通行规范 ,有必要在业内大力宣传并普及。尤其是新办传媒以及新入行的传媒工作者 ,更应加强学习 ,警惕浮躁与浅薄排行榜与造神运动虽然也许有些言重了 ,但是事实上 ,传媒业…  相似文献   

18.
刘莉 《新闻前哨》2012,(9):105-106
观众总量增长有限、有线用户接近饱和、观众总体收视水平下降、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广告收入成长空间有限,五大因素促成中国电视进入份额竞争时代。2012年上半年是我国传媒业行业动荡时期:传统媒体发展速度减缓,新媒体发展迅猛,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对电视这一传统媒体造成较大冲击。 一、传媒产业发展态势1.传媒业区域的"二元结构"更为突出电视传媒行业与地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得益于我国传媒业市场绝对规模的快速增长,各区域的广告收入都有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发展的不均衡,区域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数字媒体观与传媒运行模式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传媒的诞生、发展都基于科技发明在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科技革命与传媒运行、发展模式有着天然的联系。因而,讨论传媒业的运作规律和未来,必须以把握科技发展方向、顺应发展要求为基础。在过去的一些时间,人们对科技发展如何影响传媒业格局、人们信息消费方式及传媒传播方式本身,也做出比较敏感的反应。因而,人们为同样基于电子技术的诸多传媒分出了次序,把互联网、短信分别称之为第四、第五媒体。这种对于新传媒形态的迅速认同,当然是可贵的,但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又已经落后于新科技革命。把传媒形态的区别看得如此僵硬,把科技革命带来…  相似文献   

20.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的报纸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深度报道”。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哪个报人头脑里异想天开的产物,而是读者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媒体竞争的需要。报纸是一个“短平快”的产物。但在今天这样一个传媒发达的时代,特别是随着电视、网络越来越普及和强大,纸质媒体不仅在新闻的及时性上,在发布信息方面很难再以快取胜;新闻同质化更深深地困扰着报人。如果这种情况无法得以改变,读者将远离报纸。如果说过去媒体是靠独家新闻取胜的话,那么今天,在网络媒体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再想拥有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已不太现实也不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