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宫立 《中文自学指导》2011,(2):19-25,29
本文以樊骏先生的长文《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为分析对象,从细读文本和分析文章产生的影响两个方面出发,阐释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观,评论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审美文学史”论的科学性进行了辨析,指出“审美文学史”的文学史观建立在对中国现代文学史非科学非客观的基本估价上,其理论前提是以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审美与功利相分裂为特征的“纯审美”标准。以这种估价和标准“重写文学史”,必然陷入思维的封闭性,审美的感性化和批评的隔膜感的审美误区。“审美文学史”论的偏颇在于脱离了我国文学实际,这种文学史并不能正确地和科学地描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重写文学史”是 80年代后期文学界出现的学术思潮 ,它是对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文学史写作进行的一次自觉反思 ,也是新时期以来文学“方法论”和“观念论”讨论在文学史的延续和深化。 80年代中期 ,现代文学界提出了“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概念 ,并概括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 :走向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 ,以“改造民族的灵魂”为总主题的文学 ,以“悲凉”为核心的现代美学意识 ,由文学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思维的现代化进程。重写文学史的真正提出是1988年的《上海文论》开辟了“重写文学史”专栏。主持人是陈思和与王晓明 ,他们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4.
2020年,由范伯群先生领衔,徐斯年先生、刘祥安教授共同参与撰写的《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略》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基于“外译”的写作目的和让海外普通读者对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感兴趣的初衷,该书强调“崇尚浅薄”,以“讲故事”的笔法撰写文学史。“讲故事”的笔法事实上实现了文学史书写由“史”向“文”的调整与回溯,更以其“独立的准备”,接榫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与刚刚出版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不约而同,呈示了文学史在学术研究和高校教学之外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文革”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具有转型意义的代表作,其以“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视角为关注点,摆脱了以往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唯“阶级论”是从的理念.“现代”一语不仅是个时间概念,更是价值取向变化的标志.“现代性”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应用凸显的不仅是语言,更是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张方 《学语文》2012,(1):49-50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借鉴《红楼梦》的艺术方式写成的一部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的小说.它的成功奠定了林语堂作为小说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小说塑造的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以及传达出的庄周哲学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小说以人物的悲欢离合为经。以时代变迁为纬,详述了北平姚、曾、牛三大家庭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从侧面反映出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其中穿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或褒或贬地描写了新派革新人物和民国特色人物。可以说是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全景描写。总体而言小说在以下三个方面有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唐搜主编的《现代文学史》和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两本在其各自时代有典型代表性的文学史为例,通过一种互文的阅读来考察“阶级论”与“人性论”的文学史构建,探讨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一门学科”的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得与失,并借此试图反思当下文学批评流行的某些观念与方法。从文学史范型看,前者是一种实践的理论,是革命实践的文学史表征;后者则是一种理论的实践,是人性论的文学史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8.
陈源(西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人物,一九八○年在英国逝世。解放后出版的各种现代文学史和研究鲁迅论著中,对陈源的评价可以说是“舆论一律”,凡提到此人,总是与“正人君子”、“叭儿狗”联系在一起,称之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御用文人”,“买办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这似乎已经成为无可怀疑的定论,不久前出版的一本研究鲁迅的著作中甚至有这么一段话:“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在他们的伪装被揭露以后,便和他们的主子北洋军阀勾结起来,用武力镇压爱国学生和群众的革命运动”。在所有的评价之中,这可以算是最为严厉的一种,因为它无异说陈源等人已经成为镇压群众运动的元凶。然而,上述种种论断和评价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呢?老实说我是早就有所怀疑。最近我把陈源的《西滢闲话》反复读了几遍,查阅了当时出版的几期《现代评论》与《晨报》,了  相似文献   

9.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具有卓越贡献的文艺评论家。茅盾的文学道路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不是以创作小说为开端走上文坛,而是首先以独具慧眼、精到入微的文艺评论引起新文学界的重视的。在茅盾大量有关现代作家作品的评论中,对鲁迅小说的评论,时间很早,数量最多。从二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自五十年代初创建以来,长期笼罩在由两重光环编织而成的“光圈”之中:一.现代文学史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衍变,或至多只是现代革命史的学术意义上的文学史;二.既然无文学史主体的独特性,那末,用以指导研究的方法则必然是以原则定义上的“论”,去评判既定已成的作家作品.于是乎,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11.
和任何批评方法一样,以接受美学为基础、侧重读者为中心的接受批评方法对文学消费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接受批评是一把双刃剑:它使文学商品化加剧,有可能促进文艺繁荣,又可能使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比例失调,导致批评过程中价值的流失。  相似文献   

12.
本从“异元批评”的存在入手,指出“异元批评”使得在批评同一对象时,不仅见解迥然有别,而且批评的各方无法对话。随着对话这一国际潮流向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批评家期盼在学批评领域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实现批评沟通。对话批评需要一定的共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学和学批评的共识。前构成对话批评的前提,后构成对话批评的原则或根据。批评是对话,是关系平等的作家与批评家两种声音的相汇,对话批评是批评家与对话之间以学本为中介共同探讨人类的价值问题。为了进行对话批评,学批评必须走出自我孤立的窘境。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文学批评融入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是当下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融入文学批评不仅要考虑到文学批评的维度,还要考虑到教学目标设计的维度。以文本、语境和批评为知识维度,以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创造为能力维度,构建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矩阵,可为具体文学教学目标设计提供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14.
文章梳理了《诗经》对当代文学评论、诗歌、小说创作的多方面影响,从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古典文学对当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对哈克奈斯《城市姑娘》的批评,集中反映了恩格斯现实主义文艺观,既不系统,也非定论。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恩格斯认为作者没有写出无产阶级的"积极面",结论就是没有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然而哈克奈斯的创作初衷并不打算涉及阶级斗争。恩格斯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对《城市姑娘》进行了比较勉强的批评,这种独尊现实主义的文艺批评态度,为社会主义文艺批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学批评在对创作的阐释活动中,经常充溢着新的发现。文学批评和创作的同步多发生在文学观念急剧变动的时代,批评对文学创新的阐释往往会颠覆既有的文学观,同时又创立并推动新观念的建设和接受。从历史的维度来看,批评的发现主要体现在对文学观念的不断创新和重构上,并可以从对文学的概念、文学的功用和文学的发展等认识的进展上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其批评范式转向表现为从文本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变。这使得文学意义的内部体系进一步向外部开放,文学固有的边界被消蚀。其中文本批评对文学边界的固守和文化批评对文学边界的逾越显现了文论范式的发展必然,反映了文学在政治、科技、文化的冲击下遭遇的难题。对此,我们应以审慎的态度理性对待批评范式的转换与文学边界的移动,既要保持文学的自主性,又要不失其开放性品格,使文学在动态的移动之中显示其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文评论的范围应包括文评论的理论基础、文评论的主体,由文评论、创作论中择选出来的代表性篇章。这三个部分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文心雕龙》文评论具有文评论与创作论结合、鉴赏与批评结合、批评标准与批评方法结合、肯定与否定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批评与现实结合的特点。这些特点标志着《文心雕龙》文评论所达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三个时期产生了相对集中的对女性文学批评进行的批评,即1986年、1989年前后和1995年至今。这些批评包括总体上对女性文学批评的评价、以批评主体为出发点的分析、对批评方法和理论的反思以及针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尤其1995年以后,反思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对国内女性文学批评负面影响的评论增多,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女性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批评家们也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但我们不可因此忽视国内女性文学批评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影响下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之初,随着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的胜利召开,文学从属于政治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改观,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重获新生.以理论批评与作品批评为基点,试图从"人学观念的确立"、"为文艺正名"、"走向审美化的文学批评"三个方面阐述新时期政治解冻后文学批评重获新生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批评的观念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