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吕雯霞 《考试周刊》2011,(32):38-39
申丹教授名为《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多重反讽与深层意义》的文章另辟蹊径,以肖邦的日记和其他作品为参照,详细剖析了《一小时的故事》隐含的多重反讽和深层意义。申丹教授的剖析以潜文本为出发点,本文试图从潜文本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着从形式主义﹑人物心理﹑历史学﹑社会学﹑读者反应等五个文学批评视角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进行解读和阐释,旨在说明对同一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去打量、去领会,就会有不同的内涵,而各种内涵的汇聚便不断丰富了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董欣 《考试周刊》2012,(18):16-17
《一小时的故事》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名作。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主要针对小说中的反讽、象征、修辞手法、心理描写进行了各种研究分析。本文变换角度,基于功能语篇分析理论,针对文章的衔接手段进行总结和解析,分析小说行文一气呵成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以进一步帮助理解小说的深刻主题。将功能语篇理论下的衔接手段分析与文学鉴赏相结合,对于文学作品主题的探索,以及文学语篇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过程的始终。《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文章主要通过对比申丹的译本以及金莉、秦亚青的合译本,表明译者主体性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一直备受读者的青睐。但评论家和读者对其主题和深层的意识形态的解读分歧颇多。本文试图揭示小说主人公挣脱婚姻枷锁进而走向自由的心路历程。对文中名词短语、否定、反讽和被动表达等文体特征的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小说的深层主旨。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再次深度阅读,分析了国内知名叙事研究学者、北京大学申丹教授在<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一文中对小说原文的几点误读,主要探讨了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对自由的追求、婚姻生活和其女性意识的觉醒,从而否定了申教授把小说的主题界定为"婚姻枷锁与单身自由的关系".该小说正如女性主义叙事学的领军人物苏珊·兰瑟所主张的.反映了"单一的"、"特别清晰的"反抗男权压迫的女性意识,作品本身始终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文本.  相似文献   

8.
《一小时故事》是凯特.肖邦的一篇短篇精品。文章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女主人公马夫人在本我与超我两种力量较量下,自我软弱无力,最后失控乃至付出死亡代价的心理过程。另外引用凯特.肖邦同年创作的另外一篇短篇小说《一位正派的女人》,对照证明马夫人的悲剧是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发展失衡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凯特·肖邦(1851—1904)是19世纪的美国著名女作家,也是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先驱代表作家之一。《一个小时的故事》用短小精湛的文字描述马拉德夫人在听到"丧夫"消息后一反常态的欣喜若狂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反映出马拉德夫人强烈地想摆脱父权制束缚的心理。马拉德夫人的死亡暗示着这样一个悲剧:在19世纪的西方社会,统治西方社会的父权制无比强大,女性要从根本上逃脱父权制的羁绊、获得真正的自由几乎只是空想。  相似文献   

10.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长期以来,评论界一直认为此小说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细致的场景描写以及主人公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等方面的阐述,分析了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存在主义思想倾向,旨通过这一新角度来阅读小说,能够使读者对作品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罗秀霞 《海外英语》2012,(5):256-257
新闻反映社会问题和意识形态,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该文旨在介绍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分析《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新闻报道来论述、解释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三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广告用语作为一种最为流行和普遍的公共话语,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化妆品广告用语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产品从而刺激消费者购买,然而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化妆品广告用语的讨论,如真诚性,逻辑性……从批判话语分析的角度来揭示化妆品广告在哪些方面怎样误导消费者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依据,从体裁分析和意识形态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使消费者在欣赏此类广告时,能采取更加明智的消费行为并提高他们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以精简有力的文字,讲述一个深刻的故事,质疑了传统的婚姻,表达了对女性作为传统的“家庭天使”的角色的怀疑和否定,使原来处于男性中心社会视角盲区的现实得以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挑战了男性至上主义文学中的妇女形象,从中折射出女性的性属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语篇分析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传统的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建立在研究者选择的单个或者少量文本之上,主观性强,可信性差。将语料库技术应用于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新闻语篇研究的片面性,主观性以及缺乏代表性等不足。  相似文献   

15.
批评语篇分析主要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为分析架构,对两则新闻报导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意识形态决定着语篇生成的主导权,而语篇是意识形态的工具,起着维护该意识形态所从属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权力和统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预设是传统语用学研究的内容,然而批评语言学家对预设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预设是话语生产者表达观点、态度,将意识形态自然化,操纵读者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通过实现交际目的或达到交际意图等方面来考察和解读预设,能够揭示预设被传统语用学所忽略的社会性和意识形态功能,提高我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黄茜然 《海外英语》2014,(13):246-247
Different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views of the definition of Discourse Analysis;it’s a research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by scholars with a variety of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affiliations,coming from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to answer a variety of question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s a branch of Discourse Analysis;this paper introduces its development,guidance theory and approach of it.As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is the extension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and main theories of it.At last,a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客观性和倾向性的统一,试图呈现客观事实的同时,反映了作者所代表的阶级立场。根植于人类经验的转喻超越了传统的修辞定义而是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和批评话语分析的结合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文章拟从批评转喻的视角考察新闻语篇中转喻所指代的事物或事件的整体内涵,揭示背后深层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批评语言学是一种语篇分析方法,对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为了发现和分析隐藏于其中的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意识形态,以便对它们进行重新审视.批评语言学的语言分析是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为方法论基础的.以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从新闻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选择两个方面对所选取的美国新闻报道作简要的批评性语篇分析,可以说明美国是如...  相似文献   

20.
批判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兴起并发展起来的的语言学思潮,其相关研究成果多关注于具体语篇分析。将批判性话语分析引入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鼓励英语学习者提高批判思维能力,探索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