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以往的研究多采用传统的技术经济方法评估灾害对某一产业或某一地区带来的直接损失,对评估灾害综合损失(包含间接损失)的研究较少。在列昂捷夫技术系数矩阵的基础上,借鉴了Haimes、Santos等人的方法,充分考虑产业经济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的技术经济关联性,提出了灾害影响的综合评估模型。以我国2008年度的气象灾害为例,分别计算了静、动态情形下的灾害综合影响值,筛选了对灾害较为敏感的产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根据灾害的关联影响构建新的灾后捐赠机制,灾后应加快受损方的设备、工艺和技术等的更新速度,借助技术进步减少灾害的综合损失等。  相似文献   

2.
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琦  陈洁茹  周文魁 《科教文汇》2009,(13):180-180
洪涝灾害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防治洪水灾害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洪灾损失进行评估,是防洪减灾工作的理论基础。迅速合理地估算洪灾造成的损失,对于及时地进行抢险救灾和降低灾情损失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为救灾和援灾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俞勇 《科学中国》2006,(5):30-34
海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全球能量平衡和极区海-气相互作用有着重大的影响。最多时地球表面13%被海冰覆盖,主要分布在南极海域和北极海域。在冬季,厚1米左右的海冰在南极海域绵延2000多万平方公里。以当年冰(first-year ice)为主,大部分海冰在夏季融化。而北极海域存在大量的多年冰(multi-year ice),厚达2米以上,其中北冰洋的永久浮冰区面积高达78万平方公里,占北极海域最大海冰覆盖面积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4.
利用1965-2009年日照市三个气象观测台站年平均雷暴日和2005~2009年雷电灾害损失资料,结合日照市地理、土壤、人文和气候等特征,提出了雷击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作为日照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并进行了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日照市雷灾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不仅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还受地方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也取决于当地采取雷电防护措施的状况和防雷技术水平,日照市市区属雷电灾害高易损区,五莲县属雷电灾害较高易损区,莒县属雷电灾害中易损区。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群体建筑物震害损失智能评估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的硬件部分采用地震动影响场模块,反应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通过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模块对地震引起震灾进行综合的评价,并绘制受灾地区的小区划图。建筑物灾害预测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预测区域内的群体和单体建筑物进行震害预测。生命线震害预测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设施的生命线系统和工程结构进行震害预测,并对抗震薄弱的环节进行分析。通过震害经济损失评估模块对震区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系统的软件部分采用震害损失评估算法对群体建筑物的震害损失进行估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估结果较为精准、实时性高、误差率低、收集震害信息的速度快,为震后的数据分析和救援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呼和浩特市城市内涝灾害现实问题出发,系统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城市内涝灾害问题成因,作为减少城市内涝灾害损失的前提和基础,将为呼和浩特市建立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防范的中长期规划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各种气象灾害层出不穷,对这些灾害要高度防范,采取有效的应急对策,方可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主要分析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的重要性,分析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星 《科技通报》2023,(7):103-108+120
洪涝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对救灾应急与指挥决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灾害过程中最大1~3 d降雨量与过程降雨量,构建综合降雨量指标。结合临安区历史洪涝灾情数据,分别以最大2 d、最大3 d降雨量和综合降雨量为参数拟合脆弱性曲线,构建损失估算模型,实现对洪涝灾害导致的人口、农作物、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快速评估。采用2020年临安遭受的洪涝灾害为例,进行模型精度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降雨量估算精度最高,各项承灾体损失估算精度达70%以上,能较为快速准确地评估临安区洪涝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重大灾害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在巨灾风险防范体系中政府承担了主要的损失补偿责任,尚缺乏市场化的应对机制,但面对巨额的经济损失,这只能是杯水车薪。文章强调在我国巨灾保险体系建设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同时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建立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且地质灾害种类、分布广、影响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至数千亿元。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发、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首要危害。加强地质灾害评估,降低地质灾害危害造成的损失对于科学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抵制灾害评估现状及重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海域使用分类定级与定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域使用分类定级和海域使用基准价评估是海域管理最基础性的工作,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强这类基础研究工作。论文包括3个部分:①以海域特殊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为基础,对海域分类定级的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行阐述;根据海域海籍调查及海洋功能区划,将用海类型划分为11类,具体筛选了影响海域定级因素因子,制定出五大用海类型的分级指标体系和各因子的权重;实证研究了大连养殖用海的定级;②借鉴土地评估中的收益还原法确定了海域使用的评估模型,对大连各级别养殖增殖用海纯收益进行了估算,确定了大连4个级别养殖增殖用海的海域使用金标准;③针对我国海域使用分类定级和海域使用基准价评估研究现状,从规范用海评估、建立海域分类定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法监督、建立科学合理的海域使用管理技术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海域分类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具体问题。研究成果可为制定适合我国海域使用现状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吉林省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工作情况,从加快建立环境污染损失评估机制、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排污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基金等方面,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气象灾害指的是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的,对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后果的损失,气象灾害时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破坏力最大、发生频率最多、造成的损失最严重的灾害,也是影响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的四分之三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为气象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巨大,严重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所以,对气象灾害的地理特征充分了解,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对电网的运行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形十分复杂多变,而且河流众多,导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各地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并且根据灾害损失数据表明,山洪灾害带来的损失与危害是越发严重,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防洪减灾中的重点问题。防治山洪灾害出现的措施并非常见的工程措施,而是本文针对的水文气象预报预警技术,该技术主要研究暴雨天气的特点与形式,地区水文特征以及临界雨量等内容,针对这些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措施来开展预防山洪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冰冻圈灾害特征、影响及其学科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冰冻圈灾害包括陆地冰冻圈灾害、海洋冰冻圈灾害和大气冰冻圈灾害,冰冻圈灾害分布广泛,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巨大。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越来越高,使冰冻圈及其影响地区消除贫困、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早期,冰冻圈灾害学主要以单灾种的致灾事件、灾害影响和防治研究为主,且多集中于雪崩、冰湖溃决和冰川泥石流灾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冰冻圈灾害学研究范畴扩大,冻土灾害、海冰灾害、冰凌灾害等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近10年,伴随冰冻圈科学体系的建立、完善,冰冻圈灾害学学科体系正在孕育发展,且在冰冻圈灾害风险、影响与适应方面进展显著。基于已有研究,文章详细阐述了冰冻圈灾害学学科内涵,评述了冰冻圈灾害时空特征及其综合影响,进而提出了未来冰冻圈灾害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气象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全局。1998年的长江特大暴雨洪水、2008年的华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据统计,气象灾害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70%及以上。因此,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17.
牛方曲  高晓路  季珏 《资源科学》2012,34(2):359-366
基于中国县级尺度房屋结构、人口数据库、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研究建立了中国区域中长期房屋震灾损失评估系统。实现了对中国各区域未来可能的震灾房屋破坏情况的损失评估,基于此实现对灾害损失的各种统计与GIS可视化表达功能。利用该评估系统,决策人员可直观的把握各区域的房屋震灾可能的损失情况,为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和灾后应急机制提供可靠依据。由于采用了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便于不同的用户远程访问,促进了研究成果到应用的转化和应用普及。该系统的构建为研究灾害防治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受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危机,为防范于未然,本文构建预警机制方案,以预警指标体系和危机评估标准制定危机监测子系统和危机评估子系统,并把危机报告反馈到组织管理者,防范和应对各种危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气候灾害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脆弱区之一。气候异常给我国带来的气候灾害比较严重,旱涝灾害尤甚,这些灾害每年造成上百亿公斤的粮食损失和近千亿元的经济损失。气候灾害的成因及预测已成为我国大气科学的前沿研究问题,我国大气科学界一直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加油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防范雷电和静电危害对于保障其建筑物、设施安全以及人身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雷电及静电对汽车加油站安全隐患的基础上,从安全防范技术层面上提出了有关加油站防雷防静电具体措施,旨在最大限度降低雷电灾害损失,确保加油站建筑物及加油设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