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49年以来中国的主流科学技术观是以"科学是生产力"观点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观,本质上属于功利主义科学观的范畴。其主要缺陷是:以技术代科学或重技术轻科学的倾向普遍;科学技术的文化、政治等社会功能未受重视;科学自主性的意识淡薄;科学主义思想影响广泛等。塑造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的基本方向是:坚持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合理性、适当吸收理想主义科学观的优长之处以及其他各种相关的思想资源,在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统一、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的统一,以及科学的生产力属性和科学的文化、政治等社会属性的统一等,努力超越"生产力科学技术观",走向一种新的、更高级的主流科学技术观。当前,重塑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至少应强化以下基本观念:(1)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技术源于并支撑科学;(3)科学技术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4)科学的自主性不容漠视;(5)科学并非完美无缺。  相似文献   

2.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了实践与升级,我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就在马克思的观点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思路与理念.但是马克思科技观具有两重性,所以面对新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科学运用马克思科技观引领当代科技创新与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由刘大椿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从辩护到审度——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一书整合了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的研究成果,分别以“马克思科学观研究”“当代科学论探索”与“西方科学论研究”为主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然后通过马克思科学哲学、马克思科学社会学、科学观的转换、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战略与公共政策、中国科学论的发展、西方正统科学论、后现代科学论等八个章节从辩护到审度对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国华 《科学学研究》1997,15(4):94-100
严济慈科学观述论刘国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严济慈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科学事业,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和探讨他的科学观,对于了解这位科学巨擘的内心世界和教育现代青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科学研究的价值和目的科学技术与...  相似文献   

4.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773-1780
 普赖斯采用科学的工具分析科学自身,对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科学技术相互关系等问题有着深刻认识。普赖斯的学术生涯,正值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初创、发展或走向成熟的时期,惠威尔、萨顿、巴特菲尔德、贝尔纳、默顿等人的思想,对其科学技术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普赖斯科学技术观的核心是对科学和技术本质特征的总体把握,主线是对科学和技术相互关系的深入思考,其价值规范包括科学的社会价值、科学家社会责任和价值评判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因其对主流观念的激烈批判而在许多方面与当代女性主义有融合的趋向。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观从后现代主义那里汲取丰富的理论资源,对传统科学展开了彻底的批判。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观对当代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科学观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恩的科学观是一种语境论科学观。科学本体来源子历史语境,科学发展是历史和科学语境中科学观、传统与进步的更替,科学价值体现历史、科学和社会语境中科学对相关科学、社会和民众的多元功能性。科恩的语境论科学观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融合性、语境广义性、证据性和方法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现代地球科学技术正在深刻、全面地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哲学、军事等社会因素是地球科学技术形成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球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物质文明繁荣、精神文明进步、社会生活现代化、社会结构变革等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地认识“人地关系”,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地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微风习习 ,秋意正浓。 11月的南京恰处深秋 ,乍寒还暖 ,更有一番南国的风情。在古老而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南京大学 ,由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和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后现代科学观与科学大战”学术研讨会于 11月 5日至 6日如期而至。来自全  相似文献   

9.
简论科学本质观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把科学本质观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与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两类,传统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经验主义科学本质观、理性主义科学本质观和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本质观;现代的科学本质观主要有证伪主义科学本质观、历史主义科学本质观和建构主义科学本质观。文章粗略地分析了这两类科学本质观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五四运动又赋予“科学”和“民主”新的内涵。这一历史过程与陈独秀的科学观及其演变有密切关系。五四运动百年之后回顾陈独秀的科学观,可以发现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刻影响,但学界对此的反思多有不足。本文考察了陈独秀科学观的演进过程,重点分析五四运动对陈独秀科学观转变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陈独秀的科学观具有符号化、人格化、政治化的阶段性特征,五四运动后陈独秀的科学观在一定意义上形塑了现代中国处理科学与政治关系的逻辑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受人类强烈干扰的生态系统。因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加速退化和消失正受到科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世界各国积极实施了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研究与管理行动。但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仍存在较多方面问题,总体保护和恢复成效不足。本文建议,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功保护和修复需要在地球系统科学观的框架下进行,以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充分融合其他地球科学学科,研究受不同程度人类活动干扰下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动力学特征与演变规律,并认识这些自然规律与滨海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最后提出有关未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科学研究的四个重要方面,对未来湿地系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敏 《科学学研究》2011,29(6):808-813
 基于已出版的有关文献研究探析西方社会对科学认识的历史演变过程,发现可分为从古希腊时期把科学视为个人纯粹理性认识的真理,到文艺复兴时期起强调观察实验并追求实效的科学知识,到19世纪后半期起逻辑思维和经验验证并重的科学认识,20世纪后半期起重视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理解解释活动,再到深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和情境深刻影响和制约的社会科学活动,直到目前将科学视为高度体现人类能动性的科学实践活动。这些不同阶段的科学观根据其特点被分别概括为真理科学观、经验科学观、表象科学观、文化历史主义科学观、社会科学观和实践科学观。最后简要讨论西方科学观演变对我国科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面对自然,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是福祉与祸害同行.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护佑神".人类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然的对立面,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是对科学技术负责,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也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4.
钱穆的一生与中国饱受西方物质文明冲击的20世纪相始终,他的科学观可以看作是对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的进一步深化.在钱穆看来,“科学”主要是西方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它有自己的适用空间和适用方法,而与自然科学相对的人文科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因此构建人文科学就不能以自然科学为绳律.钱穆的科学观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也存在着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威对科学的独特看法被称为实用主义的科学观,而这个科学观却又是以科学划界为基础的。杜威的科学划界观把实用主义中的实用和经验作为基本准则。实用性表现了人把握和构建世界的能力,它与真理性密切关联。经验性体现了人直接感知和理解世界的能力,它与检验和验证科学的经验与实验相联系。  相似文献   

16.
杜威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往科学知识对确定性形而上学传统的追寻被打破,科学由高高在上的尊贵的实在"真理"变成了我们获取知识的"工具".科学知识的概念只不过是人们对经验操作的结果,是人们认识的手段.杜威对这样的科学观赋予了极高的社会责任,他认为科学可以在道德评价中起到了沟通事实与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功利主义科学观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技术价值和功利价值 ,是推动科学进步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可持续发展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为可能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它对于科学本身和可持续发展也显示出了越来越多的消极影响 ,甚至成为产生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科技异化形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并逐渐失去了为可持续发展进行辩护的充足理由 ,这本源于其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18.
弗兰西斯.培根在西方科学史上是以倡导“知识就是力量”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而著称的,在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者则因此把他列为父权制科学观的始作俑者。然而,西方思想史的深入研究表明,培根的科学观具有非常复杂的内涵,后世的解读赋予了过多的世俗化含义,因此我们有必要予以重新解读与评估。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具有自己的科学观。其中涉及科学的概念和起源,科学的功能和科学万能,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普及,科学与其他学科或门类的关系。本文对其科学观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扼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20.
功利主义科学观强调科学的工具价值、技术价值和功利价值,是推动科学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动力。然而功利主义科学观是一柄双刃剑,在现代社会中它对于科学本身和可持续发展也显示出了越来越多的消极影响,甚至成为产生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科技异化形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既要充分重视功利主义科学观的积极作用,也要采取切实措施规避功利主义科学观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