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是语言的升华,语言也是声乐作品创作的基础,旋律走向、节奏的韵律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着深刻的联系,朗诵同样是以丰富的技巧来表达语言的艺术形式,通过朗诵这一形式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以及声乐演唱中的强弱节奏的把握,让声乐演唱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朗诵和歌唱都是以人声为载体通过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声音艺术。二者在表达方法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声乐训练中注重朗诵,有助于歌唱气息的沉稳支持、声音的统一、共鸣的运用、咬字吐字的准确以及歌曲情感风格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早有"语言是歌之本"之说,歌唱的语言可谓声乐的灵魂。优美的声音固然不可或缺,而语言的表达,咬字吐字的正确与否,则直接影响着歌唱的发声位置及共鸣等技术指标的完成。只有准确的语言表达与优美声音的有机结合,才能生动而形象地体现曲情词义,使听众产生共鸣,通过情感的传递迸发出心灵的火花。  相似文献   

4.
人们的口语声音总有高低抑扬,轻重疾徐,顿挫断连的起伏变化。在长期的语言运用中这种声音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腔调节奏旋律模式,贯穿于各种不同的话语声流之中,使人的语言悦耳动听具有音乐性。这就是语调。它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个性、态度。因此,语调不仅具有浓郁的表情色彩,是语言表情的主要手段,而且可充分表现人和事物的个性特征,使语言富有活力。朗诵必须善于发挥语调的表情、个性、音乐功能,使朗诵语言艺术化。  相似文献   

5.
歌唱中清晰的咬字吐字,会使声音更集中,更柔美,要想成功地演绎一首声乐作品,首先必须做到发声和咬字吐字的完美结合,也就是用优美的歌喉和清晰的语言向观众表达歌曲的内容,所以,清晰的咬字吐字是学习声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艺术的大家族中,民族声乐是极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本文拟从民族声乐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同行们共同研究探讨。一、歌唱的语言歌唱中的语言即歌词,是歌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中语言的处理是民族声乐演唱的基础,美的声音要透过清晰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来表达,清晰而富有感情的语言要通过优美的声音来润色和传达,音乐能使语言升华,语言能使音乐深化。强调歌唱中的语言问题,首先要强调吐字、咬字,掌握了吐字、咬字的技巧,才能将语言艺术话、音乐化。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的方言不同,因此在民族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歌唱中一个较重要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声乐教学中,不公要进行发声的训练,还要进行吐字方面的训练。为此,教师应重视咬字吐词同发声、行腔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的训练;歌唱咬字吐词要唱好基本音素;注意歌唱中的非自然状态咬字方法;歌唱咬字还应重视词、句重音、语调、节奏、语气等。  相似文献   

8.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朗诵和歌唱虽分属于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但二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而且更具体地说,二者都是人声的艺术,都是以人声为载体的声音艺术。正是由于朗诵和歌唱之间存在这些相似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二者之间就存在着迁移。  相似文献   

9.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朗诵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歌唱则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综合了语言、声音和音乐于一体的声乐艺术。朗诵和歌唱虽分属于语言艺术和声乐艺术,但二者都属于声音的艺术.而且更具体地说.二者都是人声的艺术,都是以人声为载体的声音艺术。正是由于朗诵和歌唱之间存在这些相似性,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二者之间就存在着迁移。  相似文献   

10.
声乐艺术是一门声音情感艺术,是用科学规范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的歌声,去表现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本文从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吐字咬字对声乐演唱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曾蓓君 《考试周刊》2007,(28):144-145
声乐艺术是语言和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掌握语言在歌唱时的特有规律,做到正确地咬字与吐字。因此,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吐字,通过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自然,富有感情色彩,达到字正腔圆,使之能更准确、更完美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有声语言中音形意的和谐统一把朗诵艺术引向一个独立的审美世界,朗诵主体缘情而发,在动态的声音表象中任意驰骋,激活了文字语言与有声语言相互交融的美感蕴藉。在朗诵艺术情感美、意境美、韵律美的审美创造中,朗诵主体发挥能动性,驾驭有声语言的节奏美感和语调美感表现技艺,从音声化的角度给文学作品增添了活力,生发出可视、可听、可感、可知的声音形象,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美感境界,从而实现从文学作品审美意蕴的内化到声音表象的外化。  相似文献   

13.
浅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艺术是语言和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 ,掌握语言在歌唱时的特有规律 ,做到正确的咬字与吐字。因此 ,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吐字 ,通过咬字准确 ,吐字清晰自然 ,富有感情色彩 ,达到字正腔圆 ,使之能更好、更完美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4.
熊杰 《考试周刊》2010,(25):31-32
歌唱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它不仅是产生优美动人的旋律的依据,而且是通过咬字吐字、发音发声与动听旋律相结合塑造出深刻丰满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的源泉。其中的咬字吐字是中国传统唱论中对歌唱语言发声技术的专门称谓。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对歌唱语言的要求是极高极严的,对咬字吐字很有讲究。民族声乐的咬字吐字是表现歌唱语言的基本技术,充分展现了汉语语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声乐艺术是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相结合的艺术。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语言需要借助字音来表达。在演唱歌曲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语言在演唱中的基础性作用。一首作品的成功演绎,发声技巧和咬字吐字的完美结合是极为重要的,而在演唱中国声乐作品时,演唱者若不能正确掌握咬字吐字的关键技巧,就会导致其无法以最佳的状态演绎作品的内涵。因此,在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汉字字音的构成,熟练地掌握咬字吐字的技巧,不仅可以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还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本文从中国声乐作品入手,以咬字吐字为切入点论述在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时常出现的咬字吐字问题及具体表现,对咬字吐字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做出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语言,它同时又是一门艺术——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文章通过歌唱语言的作用、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归韵收声以及歌唱语调的轻重、连断停顿几方面来阐述只有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与优美动听的歌喉相结合的歌唱,才能较好地表现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达到演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声乐在发声咬字,以及处理词曲关系方面,明显地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为,以声、韵、调为特点的汉语发音规则,是形成中国民族唱法的特殊韵味、美感和风采的主要因素。而中国语言的韵类十分丰富,语言的构成也极其细致,独具特色。一首好的歌曲的歌词,往往富有诗的优美意境,其内容形式,韵律和结构都为音乐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因此,要想深刻了解民族唱法语言和声音的关系,就必须在研究声音的同时。不断地探讨民族语言特点、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审美趋向。本文拟结合个人的教学与演唱实践就中国民族声乐中的咬字,以及咬字与发声的关系等问题,谈谈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歌唱是人的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时间艺术。歌唱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歌唱,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通过音调的抑扬顿挫把语言的含义表达出来。朗诵教学法,又名朗读法。将朗读法运用于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歌唱的语言器官,使它们在协调的状态下有感染力地,高位置地朗诵歌词,寻找正确的发音位置或发声点,再将朗诵时的感觉迁移到歌唱教学的声音训练中,既能解决小学生歌唱中的声音状态问题,又能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歌唱语言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朗诵法在小学生歌唱教学中运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解决小学生歌唱中的声音状态问题,还可以增加小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歌唱发声就是语言的艺术化表现.把说话中的呼吸、咬字、气息、共鸣等艺术化、夸张化的表现在歌唱中,能使发声更自然、更舒服,且更有利于初学者找到发声的方法.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借鉴朗诵的一些训练方法,可以增强歌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声乐表演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郭秀琦 《甘肃教育》2009,(21):43-43
一、朗诵在歌唱中的地位 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歌唱语言是指歌唱中所使用的语言,具备有声语言的一切特性,但它又有别于日常的会话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