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地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制约”其天性。在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从反思中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要求班主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重新认识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需要开发的生命个体,并从班级管理中发现生命的保存、延伸、发展和增值,来阐释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新理念是:以人为本,其核心就是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基本目标是在“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仅要关注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而且要关注  相似文献   

3.
班集体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理解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另外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班集体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应理解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另外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强调“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鲜明地告诉笔者:新课程要突破以学科教材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生活、兴趣,又要关注社会发展,充满时代气息;要实现学习方式的突破,把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过程作为追求全面发展的过程。如何实现这一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金元 《亚太教育》2019,(12):40-40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班主任需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从了解学生、班级建设和家校结合等方面出发,多角度关注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董永哲 《考试周刊》2009,(26):226-227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六方面角色的转变,即变“以班主任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合作”,变“班主任一言堂”为“学生主动参与”,变“单纯经验型”为“学习探索型”,变“家长保姆式”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孙慧敏 《考试周刊》2011,(39):187-187
生物新课标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关注学生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生物新课程的内容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9.
叶挺添 《中学文科》2009,(7):112-112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而素质教育的精神包括诸多内容,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能体现时代精神和当代使命的新的学生观,即把学生看作学习生活不可替代的主体,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要确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班主任工作理念,尊重和善待每一位学生,坚持“没有发展不了的学生,只有尚待发展的学生”育人理念。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课作为21世纪走进小学课堂的新型基础工具学科,是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素质教育把着眼点归结于学生发展的“两全、主动”,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由此,新课程的实施则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目标鲜明地指向“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为了每一个孩子的一切”的学生主体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朱荣娟 《考试周刊》2012,(64):190-190
调查发现班主任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严肃认真的管理者”。班主任的首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师”,而不应仅仅是学生“学习指导的老师”: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应关注学生如何“成为富有个性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而不应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共同的语言:班主任应首先是机敏而又富有幽默感的平等对话者,知识丰富,睿智和蔼,而不应是紧紧盯住学生一言一行,关注是否有学生违规的“警察”。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是教学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要有效地实施教学 ,必须精心设计教学。那么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个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如何坚持“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 ,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学”呢 ?本文试提出如下原则和方法。一、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性 ,主体性在构成上包括 :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贯彻主体性原则 ,首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 ,以他们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设计。因此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要关注…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同时 ,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使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此 ,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特性 ,即要体现全体性、全面性和主体性。全体性。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使全体学生都获得成功 ,就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和密度上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要把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在化学学习中 ,学生应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巧。而且 ,要以生动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2001年7月,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在《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的全新课程理念,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转变教育观念,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的必要性(一)新课程改革的政策取向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发展空间。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发现,自主探究新的知识,从而提出探究性学习的需要,探究性课堂教学策略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基本理念之一。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学…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机械地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发展历程,灵活组织教学,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快乐的学习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唤 起学生要学习的需求,那些符合儿童“玩”的天性的教学,才能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惊讶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而让儿童在课上真正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20.
杨苏 《大学时代》2006,(11):191-192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创新实践过程,而自主教育、自我管理是其重要特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