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练,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精巧玲珑的对联在学校经常见到,最常见到的是郭沫若为陶行知题写的楹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2.
对联,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古人在学习语文时,把它作为一种词语的基本训练;解放前,不少农村学校还沿袭这一教学方法;可解放后,在中小学几乎无人教学生学习对联。因此,许多人仅知有对联,却不知其特点。以致在年节婚嫁时,门上虽贴了对联,开会时,会场上虽挂了对联,大多不合其要求,它只能叫作标语。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综合视听材料,充分发挥电、光、形、声的优点,合成 CAI 课件,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教材内容,在一种轻松和愉悦的环境氛围中饶有兴味地学习,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和理解。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教者描述春天的景色,教室里轻声回荡着《春江花月夜》的乐曲,把学生引入春之佳境,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对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到了我们中学教学的每一个科目中,那么如何在讲授中学语文课程时把握多媒体教学呢?本文从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在教学中也有一定的弊端,我们要扬其长避其短,让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授课合二为一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奇葩。结构上讲究平仄相对、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从内容上看,又集文化、思想于一身,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教学中运用对联,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运用对联介绍作家作品在文人故居、祠庙等纪念地都有不少带有纪念意义的对联,或者概括其生平思想,或者介绍其著述流派。在讲课的初始环节,可以借来简介作者,加深了解。如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祝福》等鲁迅作品,引用“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对…  相似文献   

6.
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设备进行的语文教学。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种教学活动。随着广大城乡中学教学设施的改善,教学手段的更新,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已经逐步推开。中学语文教学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促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本文首先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巧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容量,加大教学密度,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人社会科学。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十分必要。中国传统化素有史结合的特点,引用对联于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尝试。本就如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运用对联这一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识记历史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作用和选用对联的原则作一番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把对联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是我近来的一次尝试。我在教学五年制下册《历史》第五课《义和团廊坊大捷》时,就加进了一副对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觉得,这是成功的一课,是令人满意的。现在,我不揣冒昧,小结出来,请行家指点。 《义和团廊坊大捷》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除了要学生掌握其基本知识外,还要认识两个基本观点,即:(一)义和团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二)廊坊大捷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显示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革命战斗精神。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一改以往平铺直叙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中适当运用与教材内容关联密切的对联,对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具有诸多的美学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古今名联进行教学,以吸引学习兴趣、加深课文理解、提高鉴赏水平、培养语感能力、积累写作知识.本文论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联的运用谈几点个人的尝试和看法,求教于大方之家。一、运用中学语文课文中现成的对联,把握文章中心语文课文中有不少文章直接引用了前人的对朕,而且这些对朕在文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抓住这些对联讲情讲透,也就抓住了全文的思想脉搏.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毛泽东同志引用解缙的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对联运用作探析,旨在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巧用对联来概括文意,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运用鉴赏能力.这种教学尝试会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起到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联,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体裁虽小,但容量丰富,耐人寻味。初中语文第五册《事事关心》就引用对联阐述了“既要事事关心,又要关心政治”的道理。初中语文第四册《核舟记》也记载了我国古代字迹最小的一幅对联。这些对联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由此受到启发,把对联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来使用,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心理效应。这里,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此作点探讨。一、利用对联激发学习兴趣。对联言简意赅,不仅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而且有艺术欣赏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到好处的引用一些,就能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教师  相似文献   

14.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几年来,很多省市的高考题目都涉及对联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要让学生感受民族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将对联引入语文课堂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下面谈谈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情感教学,做到用情感性语言感染学生,情感教态打动学生,并避免走入情感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语文教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而恰恰相反,情感是语文的生命,因此,情感教育的融入便成为了一大重心。当今的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情感教学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情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脑应用的广泛发展,在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新课标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多媒体的作用不可或缺。下面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缺点及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情感教学,做到用情感性语言感染学生,情感教态打动学生,并避免走入情感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完善与创新教学形式,注重分层教学的应用,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落后,随着新课改的进行,现代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式的教学模式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学到知识,理解知识,并且掌握知识。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并且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为了提高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应该加强情境教学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