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我国1997~2008年各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农业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的原因。研究认为:提高种植业的机械作业水平、农业劳均产值、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出以及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而单纯地增加农机总动力、农民家庭收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却对提高农业能源效率有消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尽快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由数量增长型转型向质量提升转变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新  叶倩  王迪 《资源科学》2019,41(10):1791-1800
为考察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本文在分析中国2009—2016年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年际变化、区域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回归树方法定量分析了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从2009年的119.63万t标准煤上升到2016年的508.51万t标准煤,以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为主,其中生物气化比重逐渐下降,固化成型比重迅速上升。全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均值从2009年的7.54 kg标准煤/hm 2上升到2016年的30.51 kg标准煤/hm 2。供给、需求和环境因素对其省际差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7.10%、35.60%和22.30%。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总体上随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用电量和农村能源财政投入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人均耕地面积和机耕面积比例的上升而下降,随着饲草需求强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前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行政力量的推动。西北、东北和华中等地区应加强对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财政和科技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DEA-Tobit两步法对全国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综合效率最高的是北京、上海、福建、陕西和青海这五个地区,且地区间存在区域差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人数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从业人员数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就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率而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相对于政府主导型农推体系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美国农业焚烧管理对中国秸秆禁烧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诚  毕于运  高春雨  王亚静  王红彦  孙宁 《资源科学》2018,40(12):2382-2391
为解决秸秆露天焚烧给中国环境保护与农村建设带来的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农业焚烧管理中最主要的内容即烟雾管理计划,重点研究了烟雾管理计划对中国秸秆焚烧治理的启示。通过归纳分析表明,美国烟雾管理计划通常由焚烧授权、烟雾管理组件、公众教育、监督与执法、实施效果评价等5个方面组成,具体做法是针对不同等级的焚烧规模进行不同的分级管理,制定规范的焚烧授权标准以明确是否可以焚烧,依据烟雾扩散能力、风向、安全距离等确定可焚烧时间和可焚烧区域、最大可焚烧量,并进行严格的执法监督和处罚。基于上述分析,建议中国出台专门针对秸秆焚烧治理的法律规定,制定秸秆焚烧授权管理办法,因地制宜制定秸秆焚烧气象指数分级办法,加强秸秆焚烧过程中的管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16世纪都铎政府推行宗教改革政策,解散了全国的所有修道院,将其土地没收。而与此同时,英国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变革,被有些史学家称为“农业革命”。试从土地保有权、圈地运动两个方面,就都铎政府没收修道院土地的政策对16世纪英国农业经济变革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1979—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划分六大区域考察农业技术效率以及农业信贷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691,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各区域农业技术效率差别显著,东北地区最高(0.940),而中南地区最低(0.662);整体上农业信贷对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是从各区域来看,东北、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亦是如此;而华北和华东地区则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农业碳排放问题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农地流转是重大农业变革,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作用,然而现有研究未深入探索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影响了农业碳减排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方法】本文在理论探讨基础上结合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综合利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在严格检验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中介路径及其空间特性。【结果】①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即农地流转面积扩大会促进农业碳排放增加;②农业经营规模在农地流转促进农业碳排放增加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农地流转能通过提升农业经营规模进而增加农业碳排放;③考虑空间效应时,农地流转对本地区农业碳排放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农业碳排放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农业经营规模在农地流转对本地区农业碳排放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农地流转对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影响,农地流转推进过程应重视农业碳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已经列为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战略任务。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发展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主要是气象学界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农业灾害和气候变化情景下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分布特点及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先行者山东省为省域案例,系统梳理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的4个发展阶段,阐释其空间分布特点及产业特征,并基于DEA模型从总体运行水平、规模报酬趋势等方面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园区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效率总体较好,但个别园区由于投入结构与投入规模不合理致使园区DEA无效。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问题,结合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实践及经验,提出注重科技资源投入效率、完善园区管理体系、促进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建议,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两次农业普查对农村主要基础设施的调查资料,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公路、码头及铁路三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水路和公路的普及程度对中国各省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铁路运输网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改进效果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调查目的:了解不合理地处置秸秆对环境危害的严重性,用直观的事实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探索正确处理秸秆的方法,从科学的角度,减轻秸秆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西藏玉米进行氮、磷、钾不同配比研究。结果显示:氮、磷、钾不同配比几乎都可以提高玉米秸秆产量,处理14(N2P1K1)、12(N1P1K2)、2(N0P2K2)的氮、磷、钾配比最有利于玉米秸秆产量的提高,均比对照增产30%以上;氮、磷、钾不同配比还可以改善玉米秸秆的营养成份,处理9(N2P2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处理10(N2P2K3)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脂肪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处理2(N0P2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灰分含量、P含量,处理14(N2P1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Ca含量,处理4(N2P0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无氮浸出物含量。因此,当地尿素最佳施用量为15.95kg/666.7m2;磷酸二铵的最佳施用量为26.87kg/666.7m2;硫酸钾的最佳施用量为37.13kg/666.7m2。  相似文献   

13.
美国生物能源战略和农业政策对我国未来农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美国生物能源战略与美国农业政策 1.1 产能过剩是美国农业的主要矛盾 长期以来,美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就是产能过剩,农产品产量大大超出国内市场的需求,美国粮食产量占世界36%以上,玉米、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一,分别占40%和50%.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伟  杨婕  马占云 《资源科学》2010,32(10):1926-1931
生物质能在缓解能源紧张,降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作物秸秆作为其丰富重要的原料之一,它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对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秸秆产量,本研究利用CERES作物模型模拟了基本气候BS情景下(1961年-1990年)和SRES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B2情景的(2011年-2100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秸秆生产量,分析并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其秸秆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作物秸秆生产总量表现为先降低(2020s)后增加(2050s、2080s)的趋势,其中水稻的秸秆单产和总量将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秸秆单产、总量则有增加趋势,尤其是小麦增加幅度更大;②未来气候变化将增大作物秸秆生产总量的年际波动,影响秸秆利用量的稳定性;③华北地区是未来三大作物秸秆总量增加的主要区域,有利于秸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东北的东部地区秸秆总量表现为大幅度的降低。本文成果属初步研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今后需要继续深入探讨,逐步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实际,谈谈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字农业反映了农业现代化的大趋势,必将成为21世纪农业的崭新模式。从分析美国数字农业特点出发,论述了湖北农业发展从中获得的启示及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立  赵丛雨  宋宇 《资源科学》2019,41(11):1972-198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农村土地由“二权分离”向“三权分离”转变,以促进土地流转和农业市场化,但也可能导致农户对承包经营权稳定性的整体预期下降,进而影响农民采取如秸秆还田等长期性土地投资的积极性。本文基于2016年河南省农户秸秆处置行为的问卷调研及565个地块样本数据,构建了农户秸秆处置行为三阶段分析框架,并运用二元离散Probit模型分析和识别了农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性对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权稳定性的差异,农户在拥有承包权的地块上具有更强的秸秆还田意愿。具体来说,样本农户在无承包权的地块上秸秆还田的概率比拥有承包权的地块平均低7.7个百分点。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应采取额外措施提高耕作者在租赁、托管等无承包权地块上的还田意愿,避免因为土地流转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农民采取保护性耕作意愿的降低,导致农村土地和环境问题恶化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张童朝  颜廷武  仇童伟 《资源科学》2020,42(6):1123-1134
中国农业面临着劳动力老龄化与绿色化转型的双重约束。聚焦于跨期技术属性,本文提出了中国情景下年龄对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倒U形影响假说,进而以秸秆还田为例,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利用冀鲁皖鄂4省1372份农民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①年龄对于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效应呈倒U形态势,“中年农民”成为现阶段绿色农业技术扩散的积极力量;②人力资本和风险偏好是年龄影响农民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重要中介变量,两者的中介效应占年龄总效应的71.94%;③信息化和耕地规模对中青年农民的跨期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具有促进作用;经济价值认知、是否贫困、供水情况、补贴和处罚政策对中老年农民采用跨期绿色农业技术表现出积极影响;社会资本对中青年农民的技术采纳具有负向影响,但有利于中老年农民采纳跨期绿色农业技术。由于年龄较高农民积极采纳跨期绿色农业技术其实是该群体非农就业机会减少而被动“以农为业”的结果,这表明农业生产包括农业资源保护与开发缺乏最为优质的劳动力支撑;另一方面,非农就业的青壮年劳动力由于缺乏务农经历,多年后回归农业又能否承担起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责任也值得思考。因此,劳动力老龄化对中国农业短期的影响在于如何把地种好,而长期的潜在威胁依然是谁来种地。  相似文献   

19.
焚烧秸秆是一个屡禁不止的老大难问题,由于秸秆焚烧造成线路跳闸的事件时有发生。秸秆焚烧防控成效的关键是根据管控重点科学安排管控措施。本文分析秸秆焚烧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危害,从宣传引导、供电企业内部流程优化控制和政府监管的角度提出防控秸秆焚烧的的有效管控措施,力求将秸秆焚烧对电力设施的破坏程度降至最低,有效保障电网稳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胡善成  靳来群  刘慧宏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805-1815
知识经济下基础知识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知识分为基础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并结合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一个包含基础知识生产的模型,用来分析基础知识及其转化为应用技术的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经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基础知识及其转化为应用技术的效率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利用2004-2015年基础研究投入与经济增长相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