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的恩师孙喜亭先生不幸于2018年11月12日11时40分仙逝,享年88岁。2003年9月17日,先生不幸罹患脑梗,从此口不能言、行动不便,绝大多数时间只能坐在窗前或阳台上,默默地看着外面熟悉而陌生的世界。在师母、亲友和弟子的鼓励下,身病志愈坚的先生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一直坚持到2013年。经师母慨允,我把先生写下的五万余字记载他病中生活的文字整理后印刷成一本名为《日子:2005—2013年日记》的小册子。在整理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文字饱含着先生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挚爱、对学校的关爱、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恩师孙喜亭先生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思想家,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教育研究的积极推动者、研究者和传播者的杰出代表。孙先生的许多著作都是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普遍原理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是在密切关注中国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教育问题观察研究的成果和理论求索。素质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主导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孙先生为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形成、传播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孙喜亭同志是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上学时的同班同学。这位原在石家庄市团委任职的调干生比我大六岁,高高的个子,仪表堂堂,目光炯炯,说话底气十足,神情虽显严肃,但他却像个大哥哥似的对我和同学们很关心很爱护。后来,我和他同住一个宿舍一架两层床,他下铺我上铺,朝夕相处,亲如手足。一次,我左脚的鞋底断裂,我还没没发现,却让他看见了,他立即找出他的一双翻毛皮鞋让我换上。诸如此类他关心我帮助我的事太多,天长日久,我真把他当成了兄长。他的为人处事,政治思想觉悟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对我也产生了  相似文献   

4.
孙喜亭先生关于教育规律的论述是其教育学术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学习孙喜亭先生关于教育规律的论述对于教育学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孙喜亭先生认为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探索教育规律,区分教育学的对象与教育学的任务,有助于处理教育学体系构建与教育问题研究之间的关系。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探讨教育规律才能使教育学成为科学,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才能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无规律论"是错误的,是对"社会决定论"和"社会规律"的误解,其产生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结果。"教育外部规律"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它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在宜昌市著名的游览胜地三游洞,新近复修了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景祐初年。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欧阳修因同情和支持范仲淹改革弊政的主张,被贬为夷陵县令。这一年十月欧阳修离开洛阳,行程六千多里,到达夷陵(现宜昌市和宜昌县)。夷  相似文献   

6.
正【宋】欧阳修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旋……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尚书虞部①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大险,至此而始平夷,以为行人之喜幸。夷陵固为下州②,廪③与俸皆薄,而僻且远,虽有善政,不足为名誉以资进取。朱公能不以陋而安之,其心又喜夫人之去忧患而就乐易,《诗》所谓"恺悌君子"  相似文献   

7.
<正>著名教育理论家黄济先生是我校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先生1921年7月20日生于山东即墨,幼年失去双亲,随祖母长大。由于家境由盛而衰,他青少年时代的求学生涯时辍时续,历经艰辛。小时曾读私塾6年,学习四书五经和子集之类的书,从而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古汉语根底。1936年考入青岛私立礼贤中学,1941年毕业后因家境困窘而辍学回家当小学教员。1943年继续读高中。1946年—1948年,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进入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在学生运动和进步同学的影响下,黄先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8年7月,他由清华大学地下党组织介绍进入解放区,入华北大学一部及二部教育系,开始系统地学习、研究和掌握马列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毕业后即留校工作。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乃转入人大教育学教研室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又随人大教育学教研室合并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教育学教研室任教至今。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此要谈的“教育理论家”这一头衔,并非要送给那些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并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而是要赠予教育界某些满脑袋新理论、满嘴新词汇,行为上却总是因循守旧了无新意.脑口手严重脱节的“纯理论家”们。  相似文献   

9.
孙显军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记》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汉书·景帝纪》载中元五年诏曰:"夫吏者民之师也。"韩愈讲:"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即此而言,古代中国从来不缺师资——上自帝王师,中及经师、人师,下至塾师、一字师,朝朝代代,在在处处,学高为师范、行足为师法者比比。  相似文献   

10.
湖北竹山的登爽亭媲美于滁州醉翁亭和凤翔喜雨亭,该亭始创于宋代己未年(1199),亭名先曰“喜丰”,后易“登爽”,易名缘于宋人姚叔勉的“登临宴乐襟怀爽”的诗句。到元代登爽亭坍毁,元至正六年(1346)重建之。  相似文献   

11.
二月的南大校园,乍暖还寒。刚刚开学的师生们忧心忡忡地传递着这样一个消息:哲学系孙伯教授再次病重住院;学界同仁和孙先生的弟子们也纷纷从北京、上海、广西、河南等地赶来,看望这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前辈和良师,祈盼孙先生能再一次战胜死神。2月23日,孙先生用尽生命最后一份力气,告别他心爱的讲坛和弟子们,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殡仪馆前各界人士排起长队,默默为孙先生送行,感念这位集道德文章于一身的老人的学问品行……50多年前,选择了马列。兹此,他守护思想,一以贯之1930年,孙伯生于革命老区江苏泰兴。在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土壤上,度过了…  相似文献   

12.
二月的南大校园,乍暖还寒。刚刚开学的师生们忧心忡忡地传递着这样一个消息:哲学系孙伯鍨教授再次病重住院;学界同仁和孙先生的弟子们也纷纷从北京、上海、广西、河南等地赶来,看望这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前辈和良师,祈盼孙先生能再一次战胜死神。……  相似文献   

13.
孙伟华(1977-),男,吉林长春人,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讲师,襄阳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雕塑及城市公共艺术教学及创作。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鲁迅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遗产中的宝贵财富;鲁迅的教育实践,为我们后辈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学习和研究鲁迅教育方面的重要理论和光辉教育实践经验,对于办好社会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教育的本质和作用问题,历来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回答。一切剥削阶级及其教  相似文献   

15.
从元人周仁《登爽亭记》和宋人郑延年《瑞麦记》可以考证出十堰市竹山县宋代曾有一登爽亭,可与宋代醉翁亭、喜雨亭并称为姊妹三亭。可惜的是,此亭于明清时期因兵祸等原因已形体消亡。  相似文献   

16.
辛安亭先生是我国现代知名的教育家。他曾对他的小外孙乔岳做了二十个月(从乔岳一岁零四个月始到三周岁止)的言语教育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辛老总结出了十一条幼儿言语教育原则: 一、随时随事指教,感兴趣时多教,无兴趣时停止教小核子学语言,特别在三岁以内的小孩,只能在玩中去教,绝不能强教。如果孩子不愿接受还要硬教,则会挫伤  相似文献   

17.
如何摆正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是教育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3月23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顾明远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职业技术教育应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目前流行的  相似文献   

18.
庄俞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编辑。他生于困顿的晚清社会,深刻认识到教育救国的重要性,致力于通过倡导和践行新教育思想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庄俞提倡培养尚公的新国民,力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创办职业教育补习学校以解决民生问题。庄俞对民国教育的更大贡献在于参与编纂新式教科书.他将传统国学精华和现代西学知识有机结合,和其他商务名家一起编写出了科学的现代教科书,奠定了商务印书馆在社会文化界的龙头地位,推动了民国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庄俞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编辑。他生于困顿的晚清社会,深刻认识到教育救国的重要性,致力于通过倡导和践行新教育思想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庄俞提倡培养尚公的新国民,力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创办职业教育补习学校以解决民生问题。庄俞对民国教育的更大贡献在于参与编纂新式教科书,他将传统国学精华和现代西学知识有机结合,和其他商务名家一起编写出了科学的现代教科书,奠定了商务印书馆在社会文化界的龙头地位,推动了民国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辛安亭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通俗读物作家。他毕生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是党的教材战线的卓越前驱和新中国教材编辑出版体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推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体系特别是教材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从辛安亭先生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进一步深化辛安亭先生教育思想研究,可以从加强史料建设、开展比较研究、坚持秉笔直书、明晰研究基础、重视综合考量、强化理实互动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