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琦 《大观周刊》2012,(45):35-35
张洁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也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开创者。她的一系列女性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批事业独立、追求真爱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关注当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在事业、家庭中的境遇,向男权主义社会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凸显了崛起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因为时代与社会的影响与制约,宋元小说话本对那些大胆追求婚姻爱情幸福的年轻女性给予了朴素的同情与赞美,同时又为这种赞美设置了社会道德与秩序的底线;既对年轻女性充满欣赏爱慕,又常伴有轻薄亵玩的心理;既希望女性婚姻幸福,又表现出男性自私的爱情理想,体现了话本女性意识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砖拍系列零零伍他们是这样一类动物——如果我能每年纽约到他们当中任何一位的一两部书稿,就能让出版社的头头常年见到我都会端出一副温婉如春风拂面般的笑容。湖南文艺出版社去年出过一本残雪的访谈录,书名叫做《为了报仇写小说》。这一块砖头跟长沙的残姐姐无关,是奔一位武汉的姐姐——池莉而去的。为什么取这么一个题目,在后半部分就会说到。一直认为,好的小说,得会讲故事——就是最现代的现代派,你也得会讲故事,比如《尤利西斯》吧,大众看不懂属于正常,书中的故事叙述绝对是让小众读者能琢磨出导样的味道来的。池莉的长、中、短各式作品我都接触过,虽都读得不多,总体观感还是很明显:池莉的短篇小说极会讲故  相似文献   

4.
陈洁 《新闻世界》2014,(11):148-149
池莉的创作一直以平视的角度表现武汉这座城市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武汉在池莉的作品中,不仅是一个符号,它具体而逼真,地域特点浸透作品的每句话每个字,成为一种城市文化的代表精神。她的作品中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选取市民形象、饮食俗语和街道建筑这几个方面浅显地谈谈作品中对武汉形象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文坛上活跃着两位女作家——方方和池莉,他们分别以《风景》、《烦恼人生》在全国范围内赢得认同和名声,从而奠定了在文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是当代中国文坛执着于颂扬市井平民凡俗生活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蕴含着一种宽容的审美意识,蕴含着对凡俗人生的深情关注,体现出鲜明的世俗情怀;展现困在爱情婚姻中的市井平民的生活,消解了神圣的爱情。  相似文献   

7.
王芬 《大观周刊》2012,(14):22-23
张辛欣是新时期之初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她对女性意识进行了激烈表达,但受多方面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表达的惶惑,超越的滞重,追求的破灭三方面反思张辛欣的女性小说。探讨揭示其女性意识中的深层矛盾,分析阐释传统重负和工作异化对女性的双重压制,日月确指出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精神追求的强大保障。并渴望通过反思来促进当下女性文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芬 《大观周刊》2012,(17):28-29
张辛欣是新时期之初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她对女性意识进行了激烈表达,但受多方面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表达的惶惑,超越的滞重,追求的破灭三方面反思张辛欣的女性小说。探讨揭示其女性意识中的深层矛盾,分析阐释传统重负和工作异化对女性的双重压制,明确指出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精神追求的强大保障。并渴望通过反思来促进当下女性文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事物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以其文化功能服务于社会,文化发展与博物馆完善相辅相成地前进着。长期以来,过分强化和突出博物馆的社会政治功能,而对博物馆文化本质的重视和研究有所忽略,致使博物馆的文化意识和观念淡薄,文化积累和建设乏力,这不能不影响博物馆质量和作用。本文试就文化意识、文化基础作些探讨,希望引起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黎藜 《传媒观察》2012,(9):24-25
消费时代,广告中女性形象在被物化的同时也在传播着带着歧视意义的性别意识。部分广告如益达口香糖"酸甜苦辣"尝试展现进步的女性观念,但这种不彻底的女性意识实质是男权观照下的伪女性意识。因此,只有通过防止过度娱乐化、防止庸俗价值观影响、还原女性视角等方式,才能真正构建起公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释了统治欧洲文坛两千多年的主流文学形式——史诗和戏剧与女性相疏离的本质所在。时代的变迁,教育的普及造就了女性作家和女性读者群。种种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合力促成了女性小说的兴起。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近年来网络女性小说中出现了一种新类型——"后宫小说",从《后宫——甄嬛传》到《大清后宫》,众卿红颜为了博得帝王恩宠而勾心斗角的故事被描述演绎得淋漓尽致。近期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宫斗:青蔷天》一书用文字对这一现象大声说"不",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横跨中西、纵贯千古,以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探讨了女性阅读需求与女性小说兴起的互动关系,阐述了女性小说首兴于英国的历程,分析了中国女性小说迟到的原因,是为女性文学专题文献回溯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美国杂志出版家、著名的《读者文摘》创始人德威特·华莱士曾说:“《读者文摘》是办给不读书的人看的。”这话颇值得图书出版业者玩味。华莱士道破的也许正是现代大众的精神消费诉求:娱乐、休闲、轻松,还有信息。而这,恰是传统纸介质的图书敌不过广播、电视、电脑等新媒体的地方。在已过去的20世纪,每当有一种新的媒体诞生,便会有人为传统方式的图书出版业捏一把汗,后来发现不过是虚惊一场。毕竟,图书自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在提供娱乐的功能上,图书与“电”媒体也不见得就是相克相敌,有时也还可以相长相生。比如,小说类图…  相似文献   

15.
女性意识缺席是女性期刊的致命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期刊是以女性为目标受众的大众传媒。在我国,女性期刊大多由各级妇联组织主办,以“向女性宣传社会,向社会宣传女性”为办刊宗旨。尽管女性期刊灵活的市场化运作在经营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女性角色定型化描述造成的女性意识缺席导致了女性期刊一直未能改变文化身份的边缘化状态,并开始成为女性期刊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女性期刊的崛起中国女性传媒的真正勃兴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1983年广东省妇联的《广东妇女》杂志改名《家庭》与1985年湖北省妇联创办《知音》杂志是女性传媒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两种期刊以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软新…  相似文献   

16.
影视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更概括和表现了一个社会的文化内涵.长久以往,影视方面大都是由男性来主导,并站在男性的角度去思考和关注社会历史等相关话题.而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发展,也迎来了我国的DV时代,我国开始涌现了一批较为优秀的女性纪录片制作人,这些制作人运用独特视角,站在女性的角度去探索女性在家庭、社会的含义,以及自我的追求,并在记录的过程中彰显女性意识,本文旨在深入探索我国女性纪录片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7.
最近,生活日报的济南新闻板块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整个板块的位置迁移,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稿件的采写和处理上,本地的重要事件或者有意思的事件,只要能引起读者关注,就把它做足做透,争取形成版上的看点.这也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应该考虑如何才能从各个侧面把新闻做足做透,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或服务,因此,笔者认为,编辑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意识: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次反复,英国奖额最高的图书奖奥伦格女性小说奖终于得以设立,奖金额为3万英镑。该奖旨在鼓励女性参与小说创作,从1995年4月1日至1996年3月31日期间任何国家女性创作的小说均可参评,条件是必须以英文创作在英国出版。首届奥  相似文献   

19.
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意象感受。自然节律、四季变化、日出日落、人生场景、生老病死等,都会留在人的脑海中形成复杂的意象“库存”。当作家进入创作过程时,他必然要从自己的意象库存中进行选择,撷取最能发挥隐喻象征功能的意象,发现它与深层主旨之间的相似性、可喻性,也才能把自己的心理意象投射于其中,达到暗示和意指他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李颖 《出版广角》2013,(4):82-83
"疯女人"在自己充满悲剧的一生中,有着对自己命运的思索和认识,渴望真挚的爱情,希望拥有幸福的人生,处处显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张爱玲笔下的"疯女人"形象,充满欲望和苦闷,充满叛逆和抗争精神,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留下极制化的"疯女"典型。从《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到《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再到《十八春》中的顾曼璐等,她们都表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失常,特别是曹七巧,她所展现的"疯女人"典型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