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艳丽 《现代语文》2011,(10):105-106
案例背景 语文教师对教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仅影响着一堂课的质量,同时还影响着学生阅读文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新课标对学生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钱方 《文学教育(上)》2010,(22):110-110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有创意的阅读”。  相似文献   

3.
黄新 《中学文科》2006,(10):4-14
文学作品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欣赏文学作品的具体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评价要求:“根据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抒情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对初中学段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出这样的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它强调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初中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夏利娟 《学周刊C版》2013,(6):100-1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到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的形象、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新课标中对学生的阅读量的要求很高,它不仅规定了学生要大量地阅读优美作品,而且提倡学生化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积极的探索学习者。教师只起引导人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意识,对阅读这一块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刘春华 《现代语文》2014,(3):130-13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7-9年级学生提出了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10.
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中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阅读”中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生做起来最难、也最易丢分的就是阅读这一大“板块”,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了老师和学生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学生阅读古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同时又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义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阅读形成气质,阅读改变人生,阅读塑造个性。只有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阅读中去,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才能把语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是一种提升自我理解能力、获得自我成长的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中“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张海彦 《学语文》2011,(3):40-4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阅读初中阶段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到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感人的形象、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新课标中对学生的阅读量的要求很高,它不仅规定了学生要大量地阅读优美作品,而且提倡学生化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积极的探索学习者.教师只起引导人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人翁的意识,对阅读这一块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在阅读中获取有益的信息,在阅读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在阅读中平静学生浮躁的心。阅读支撑起学生的灵魂,让学生真正地享受语文,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8.
蒋太刚 《成才之路》2009,(16):47-47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在阅读方面对学生提出了一项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课标指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现代文中叙事性作品学习的具体要求是:"要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要求在阅读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质疑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有效教学的核心。质疑式阅读教学比较适合文学类的阅读教材,它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自主质疑,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从中感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并通过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